一种治咳嗽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124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止咳益气,可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治咳嗽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有声无痰为咳,无声有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咳嗽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别,在春夏秋冬的发病频率又各不相同,尤在冬天发病最高,多因外感风寒所致,先感冒后肺部感染,再转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老弱体虚之人更易患咳嗽。急性咳嗽,西医治疗一般使用甲硝唑、病毒锉、青霉素和先锋等药物。虽短期效果好,但长久服用西药会有副作用,且往往治标不治本,从中医角度来看,养生治疗是最佳的固本培元的疗法。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重点是增强人体机理,提高免疫抗病能力。所以研究开发一些扶正固本,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中草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止咳益气,可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治咳嗽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咳嗽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天麦冬12-15份;

玉竹10-12份;

石斛10-12份;

冬术10-12份;

百部10-12份;

茯苓10-12份;

黄连10-12份;

杏仁10-12份;

浙贝10-12份;

桔梗6-10份;

前胡6-10份;

甘草5-8份;

薄荷5-8份。

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将12-15份的天麦冬、10-12份的玉竹、10-12份的石斛、10-12份的冬术、10-12份的百部、10-12份的茯苓、10-12份的黄连、10-12份的杏仁、10-12份的浙贝、6-10份的桔梗、6-10份的前胡、5-8份的甘草洗净;

2)加热,将步骤1)中洗净的各组分原料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2000份并以文火加热1-1.5小时,然后将5-8份的薄荷放入再以文火加热1-1.5小时;

3)留液去渣,将步骤2)中加热制备的固液混合物进行滤渣,获取去渣的液相温汤成品。

一种上述中药的使用方法,以温汤服用,每日2次,早上8-9点及晚上睡前各1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止咳益气,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治疗咳嗽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详细描述。

一种治咳嗽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天麦冬12-15份;

玉竹10-12份;

石斛10-12份;

冬术10-12份;

百部10-12份;

茯苓10-12份;

黄连10-12份;

杏仁10-12份;

浙贝10-12份;

桔梗6-10份;

前胡6-10份;

甘草5-8份;

薄荷5-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将12-15份的天麦冬、10-12份的玉竹、10-12份的石斛、10-12份的冬术、10-12份的百部、10-12份的茯苓、10-12份的黄连、10-12份的杏仁、10-12份的浙贝、6-10份的桔梗、6-10份的前胡、5-8份的甘草洗净;

2、加热,将步骤1中洗净的各组分原料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2000份并以文火加热1-1.5小时,然后将5-8份的薄荷放入再以文火加热1-1.5小时;

3、留液去渣,将步骤2中加热制备的固液混合物进行滤渣,获取去渣的液相温汤成品。

以本发明提供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制得的上述中药的使用方法:以温汤服用,每日2次,早上8-9点及晚上睡前各1次。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止咳益气,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治疗咳嗽效果明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