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乳汁淤积症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698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汁淤积症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汁淤积症是女性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初产妇。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乳内肿物,常被误诊为乳腺肿瘤。

乳汁淤积症的产妇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表面微红,有压痛,体温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可使产妇产生焦虑、烦躁情绪,间接降低母乳喂养率,影响产妇健康,严重时还可导致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产妇由于哺乳经验不足以及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细胞和组织碎屑,易引起输乳管堵塞而至乳汁淤积。如果已经出现了乳汁淤积或已有小的脓肿形成,更要积极治疗,防止病变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西医并无特效药物,临床上对症予以服用抗菌素或静脉给予抗菌素进行治疗,严重者可以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手术治疗,抗菌素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对婴儿有一定的影响,而手术治疗对患者身体伤害大,一般不予采用。

中医认为乳汁淤积症系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气滞血瘀,乳汁凝滞不通,邪热壅滞而发。因此治疗多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为主。如如公布号CN 104740116 A(申请号:201310732698.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乳汁淤积的中药方,其特点是:组分:双花、柴胡、苏叶、薄荷、瓜蒌皮、黄连、龙胆草、公英、浮萍。其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清热解毒、解瘀止痛、活血散结之功效,该药方虽有一定的疗效,但药方所选中药较少,缺少益气补血、行气活血、散结消肿、疏通乳络等方面的中药,所以见效慢,适应面窄。本发明根据长期临床实践总结,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具有益气补血、行气活血、活血化瘀、疏肝和胃、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活血通络、利尿通乳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乳汁淤积症治愈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乳汁淤积症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具有益气补血、行气活血、活血化瘀、疏肝和胃、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活血通络、利尿通乳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汁淤积症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乳汁淤积症的中药冲剂,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牛奶柴65~80份、莴苣62~76份、龙眼肉59~73份、蕨麻56~70份、

爬藤榕53~66份、石通50~63份、八月札46~60份、丹参42~57份、

冬葵叶39~54份、枸橘36~50份、黑龙丝33~48份、甘草30~45份、

刺蒺藜27~42份、远志24~39份、斑叶兰21~36份、香附18~33份、

泥胡菜16~30份、天生草14~27份、毛冬青12~24份、朴消9~21份、

紫花地丁7~18份、苏木5~15份、绿萼梅3~12份、川芎1~10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牛奶柴68~77份、莴苣65~73份、龙眼肉62~70份、蕨麻59~67份、

爬藤榕56~63份、石通53~60份、八月札49~57份、丹参45~54份、

冬葵叶42~51份、枸橘39~47份、黑龙丝36~45份、甘草33~42份、

刺蒺藜30~39份、远志27~36份、斑叶兰24~32份、香附21~30份、

泥胡菜19~27份、天生草17~24份、毛冬青15~21份、朴消12~18份、

紫花地丁9~15份、苏木7~12份、绿萼梅5~10份、川芎3~7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牛奶柴72份、莴苣69份、龙眼肉66份、蕨麻63份、

爬藤榕59份、石通56份、八月札53份、丹参49份、

冬葵叶46份、枸橘43份、黑龙丝40份、甘草37份、

刺蒺藜34份、远志31份、斑叶兰28份、香附25份、

泥胡菜22份、天生草19份、毛冬青17份、朴消14份、

紫花地丁12份、苏木9份、绿萼梅7份、川芎5份。

一种用于治疗乳汁淤积症的中药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牛奶柴、莴苣、蕨麻、爬藤榕、石通、冬葵叶、枸橘、黑龙丝、刺蒺藜、远志、泥胡菜、天生草、毛冬青、朴消、紫花地丁、苏木、绿萼梅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2)将龙眼肉、八月札、斑叶兰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膏,备用;

(3)取丹参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4)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5)取香附洗净切片,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6)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7)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辅料蔗糖和糊精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封装成每袋12g的中药冲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牛奶柴:味甘;淡;性温。归肺;脾;肾经。补中健脾;祛风湿;活血通络。主治气虚乏力;四肢酸软;风湿痹痛;筋骨不利;跌打损伤;经闭;乳汁不通。

莴苣:味苦;甘;性凉。归胃;小肠经。利尿;通乳;清热解毒。主治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虫蛇咬伤;肿毒。《纲目》:"通乳汁,利小便,杀虫蛇毒。"

龙眼肉:味甘;性温。入心;肾;肝;脾经。补心脾;益气血;安心神。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崩漏。《得配本草》载:“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龙眼肉对心肌遭受低温、高温和缺氧刺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静和健胃作用。

蕨麻:味甘;苦;寒。归脾;胃经。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利湿。用于病后贫血,营养不良,脾虚腹泻,风湿痹痛。《西藏常用中草药》:"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气补血,治脾虚腹泻,病后贫血,营养不良。"现代研究证明:蕨麻含收缩及松弛平滑肌的两种成分,对平滑肌有一定影响,并有强心作用。

爬藤榕:味辛;甘;性温。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小儿惊风;胃痛;跌打损伤。

石通:味苦,性凉。清热利尿,通乳,消食,通便。主治尿道感染,尿频,尿道痛,心烦尿赤,口舌生疮,腹中胀满,大便秘结,乳汁不通。

八月札:昧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主治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丹参: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本经》载:“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丹参具有消炎止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状况、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抗菌和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的作用,丹参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度及调节内外凝血系统的功能。

冬葵叶:味甘;性寒。归肺;肝;胆经。清热;利湿;滑肠;通乳。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下痢;湿热黄疸;二便不通;乳汁不下;疮疖痈肿;丹毒。《医林纂要》:益心,泻肾,滑肠,去结行水,通乳。

枸橘:味辛;苦;性温。归肝;胃经。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消积化滞。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乳房结块;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跌打损伤;食积;便秘;子宫脱垂。《上海常用中草药》:利气,健胃,通便。治胃部胀满,消化不良,便秘,子宫脱垂,乳房结核。

黑龙丝:味微辛;淡;性平。凉血祛瘀,利尿通乳,止咳。主治乳汁不通,乳腺炎,膀胱炎,尿道炎,发热,咳嗽,产后瘀血,血崩。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抗胃溃疡、抗胃炎作用。

刺蒺藜:味苦;辛;性平。归肝;肺;肾;心经。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

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祛痰;消肿。主治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神农本草经》载:“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炒远志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对平滑肌和心肌有兴奋刺激作用,此外还有抑制酒精吸收、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斑叶兰:味甘;辛;性平。润肺止咳;补肾益气;行气活血;消肿解毒。主治肺痨咳嗽;气管炎;头晕乏力;神经衰弱;阳痿;跌打损伤;骨节疼痛;咽喉肿痛;乳痈;疮疖;瘰疬;毒蛇咬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肺病咳嗽,气管炎。"

香附:味辛;微寒;无毒。归肝;肺;脾;胃;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治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女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泥胡菜:味辛;苦;性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痔漏;痈肿疔疮;乳痈;淋巴结炎;风疹瘙痒;外伤出血;骨折。《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瘀生肌。

天生草:味淡;性平。健脾消积;舒筋活络;解毒消肿。主小儿疳积;脾虚带下,湿痹酸痛;乳痈肿痛,毒蛇咬伤。《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风湿,小儿疳积,乳腺炎,毒蛇咬伤。

毛冬青:味苦;涩;性寒。入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主治风湿感冒;肺热咳喘;咽痛;乳蛾;牙龈肿痛;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烧烫伤;痈疽;中心性视网膜炎。《广西中草药》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小便,活血通脉,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毛冬青有显著的扩张血管作用,抗菌消炎,促进愈合,有效溶解瘀块和血栓,修复瓣膜使表皮坏死细胞再生,激活血管神经,对多种细胞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朴消:味辛;苦咸;性寒。归胃;大肠经。泻热润燥;清热消肿;软坚散结。主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乳肿;痔疮肿痛;停痰积聚;妇人瘀血腹痛。《别录》:"主胃中食坎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跌打损伤、痈肿、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本经逢原》载:“治疔肿恶疮,兼疗痈疽发背,无名肿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紫花地丁在试管内有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其醇提物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清热、消肿、消炎等作用。

苏木:味甘;咸;性平;无毒。归心;肝;胃;大肠经。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主治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本草求真》:苏木,功用有类红花,少用则能和血,多用则能破血。但红花性微温和,此则性微寒凉也。故凡病因表里风起,而致血滞不行,暨产后血晕胀满以死,及血痛血瘕、经闭气壅、痈肿、跌扑损伤等症,皆宜相症合以他药调治。现代研究证明:苏木可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减少心率,减低左室作功,但增加心肌耗氧量;能显著降低血液粘度,在各种切速下苏木的作用均非常显著;具有抗癌作用;还有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

绿萼梅:味苦;微甘;微酸;性凉。归肝;胃;肺经。疏肝解郁;开胃生津;化痰。主治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本草纲目拾遗》载:“开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绿萼梅含有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等多种挥发油,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肝胃不和、胃脘胁肋胀痛,喛气不舒等疾病。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癓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本草正》载:“散风寒,治痛,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逐疼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川芎提取液对抑制白血病细胞有一定作用,制剂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川芎所含的川芎嗪、阿魏酸纳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扩张冠状动脉,增进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并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所含的川芎内酯有平滑肌解痉和抑制肠肌、子宫收缩等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用药材的药性相适相辅,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益气补血、行气活血、活血化瘀、疏肝和胃、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活血通络、利尿通乳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乳汁淤积症治愈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牛奶柴65~80g、莴苣62~76g、龙眼肉59~73g、蕨麻56~70g、

爬藤榕53~66g、石通50~63g、八月札46~60g、丹参42~57g、

冬葵叶39~54g、枸橘36~50g、黑龙丝33~48g、甘草30~45g、

刺蒺藜27~42g、远志24~39g、斑叶兰21~36g、香附18~33g、

泥胡菜16~30g、天生草14~27g、毛冬青12~24g、朴消9~21g、

紫花地丁7~18g、苏木5~15g、绿萼梅3~12g、川芎1~10g。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牛奶柴、莴苣、蕨麻、爬藤榕、石通、冬葵叶、枸橘、黑龙丝、刺蒺藜、远志、泥胡菜、天生草、毛冬青、朴消、紫花地丁、苏木、绿萼梅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2)将龙眼肉、八月札、斑叶兰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膏,备用;

(3)取丹参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4)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5)取香附洗净切片,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6)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7)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辅料蔗糖和糊精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后,封装成每袋12g的中药冲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早晚分服,饭前半小时以开水冲服,5天为1个疗程。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牛奶柴68~77g、莴苣65~73g、龙眼肉62~70g、蕨麻59~67g、

爬藤榕56~63g、石通53~60g、八月札49~57g、丹参45~54g、

冬葵叶42~51g、枸橘39~47g、黑龙丝36~45g、甘草33~42g、

刺蒺藜30~39g、远志27~36g、斑叶兰24~32g、香附21~30g、

泥胡菜19~27g、天生草17~24g、毛冬青15~21g、朴消12~18g、

紫花地丁9~15g、苏木7~12g、绿萼梅5~10g、川芎3~7g。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牛奶柴72g、莴苣69g、龙眼肉66g、蕨麻63g、

爬藤榕59g、石通56g、八月札53g、丹参49g、

冬葵叶46g、枸橘43g、黑龙丝40g、甘草37g、

刺蒺藜34g、远志31g、斑叶兰28g、香附25g、

泥胡菜22g、天生草19g、毛冬青17g、朴消14g、

紫花地丁12g、苏木9g、绿萼梅7g、川芎5g。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确诊的乳汁淤积症患者6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女性,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31.6岁。对照组30例,女性,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9岁。两组资历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早晚分服,饭前半小时以开水冲服,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对症予以静脉注射抗菌类药物进行常规治疗。

3、疗效判定:

(1)治愈:乳房肿块等症状消失,乳房排乳通畅。,

(2)好转:乳房肿块等症状明显缓解,乳房排乳状况明显改善。

(3)无效:症状同施治前无明显差异。

4、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40%、总有效率7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治疗组对于本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典型病例举例:

1、孙××,女,32岁。该患者近几天哺乳时发现右边乳房开始乳汁淤积,结有硬块,用吸奶器和手挤都出不了什么奶水。后来院问诊,经检查诊断为乳汁淤积症,经服用本发明所述中药1个疗程后,肿块消失,排乳正常,已痊愈。

2、何××,女,28岁。该患者哺乳时发现右侧乳房外侧乳汁淤积严重,内有硬块,接触时有疼痛感,自己热敷按摩未见效果。后来院问诊,经检查诊断为乳汁淤积症,经服用本发明所述中药1个疗程后,肿块消失,排乳正常,已痊愈。

乳汁淤积多为乳腺腺管不通畅导致,表现为局部硬结,疼痛,时间长会导致乳腺炎症。乳汁淤积的发生是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产后饮食厚味,肝胃不和所引起经络阻塞、气血瘀滞、乳头阻塞、排乳不畅、相互郁结有关。本发明根据病因,对症下药,方中香附、刺蒺藜、绿萼梅、八月札、枸橘可疏肝和胃、理气解郁;方中龙眼肉、蕨麻可益气补血;方中斑叶兰、爬藤榕可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方中丹参、川芎、苏木可活血化瘀;方中紫花地丁、朴消、泥胡菜、天生草、远志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方中牛奶柴、毛冬青可活血通络;方中莴苣、冬葵叶、石通、黑龙丝可利尿通乳;方中甘草可调和诸药;方中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补血、行气活血、活血化瘀、疏肝和胃、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活血通络、利尿通乳之功效,可疏通乳络,将淤积乳汁排出,使肿块消失,避免化脓性乳腺炎发生,本发明中药服用方便,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乳汁淤积症治愈率较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