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0145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牛奶浆根、黄芪、玫瑰花、熟地、纤冠藤、当归、奶浆参、茯苓、旱田草、白术、天葵子、甘草、隔山消、柴胡、黑芝麻、香附、苘麻子、红花、白蒺藜、橘核、黄蜀葵子、路路通、小通草、川芎。本发明选用药材符合君臣左使之理,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补益肝肾、健脾和胃、益气补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理气活血、通络散结、利水通乳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产后乳汁郁结治愈率较高。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产后乳汁郁结常见于初产妇,是产科产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乳汁郁结后,乳房随 之出现硬块,乳晕处变得很硬,乳汁郁结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乳腺管不通或哺乳困难,临床表 现为乳房饱满、乳房胀痛、局部有乳块,有时伴有发热等症状。
[0003] 西医对于产后乳汁郁结尚无对症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局部热敷 按摩加吸奶器抽吸,由于吸奶器抽吸是机械性方法,不能疏通乳腺管,仅能解除部分乳胀,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对乳腺管不通畅者收效甚微,有的还会因吸奶器抽吸产生局部疼 痛,加重患者的疼痛。
[0004] 中医认为,乳汁为血所化生,赖气推动运行。产妇产后通常多虚多瘀,复因情志不 畅,多愁善郁,肝气不舒,肝郁气滞,则乳络易壅,导致气血失调,痰癖结于乳。本发明根据病 因,对症下药,具有补益肝肾、健脾和胃、益气补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理气活血、通络散 结、利水通乳之功效,可快速疏通乳络,解决乳汁郁结症状,解除产妇痛苦,吸收效果好,疗 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产后乳汁郁结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及制备方法,具有补益肝肾、健 脾和胃、益气补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理气活血、通络散结、利水通乳之功效,治病求源标 本兼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乳汁郁结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7] -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 数为:
[0008] 牛奶浆根65~80g、黄芪63~76g、玫瑰花60~72g、熟地57~69g、
[0009] 纤冠藤54~65g、当归51~62g、奶浆参48~58g、茯苓45~55g、
[0010] 旱田草42~52g、白术39~49g、天奏子36~46g、甘草33~43g、
[0011] 隔山消30~40g、柴胡27~37g、黑芝麻24~34g、香附21~31g、
[0012] 苘麻子18~28g、红花15~25g、白蒺藜12~22g、橘核10~18g、
[0013] 黄蜀葵子7~15g、路路通5~12g、小通草3~9g、川芎1~7g。
[0014]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5] 牛奶衆根68~77g、黄苗66~73g、玫瑰花63~69g、熟地60~66g、
[0016] 纤冠藤57~62g、当归54~59g、奶浆参51~55g、茯苓48~52g、
[0017] 旱田草45~49g、白术42~46g、天奏子39~43g、甘草36~40g、
[0018] 隔山消33~37g、柴胡30~35g、黑芝麻27~31g、香附23~28g、
[0019] 苘麻子20~25g、红花17~22g、白蒺藜15~20g、橘核12~16g、
[0020] 黄蜀葵子9~13g、路路通7~10g、小通草4~7g、川芎2~5g。
[0021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22] 牛奶浆根73g、黄芪70g、玫瑰花66g、熟地63g、
[0023] 纤冠藤60g、当归57g、奶浆参53g、茯苓50g、
[0024] 旱田草47g、白术44g、天葵子41g、甘草38g、
[0025] 隔山消35g、柴胡32g、黑芝麻29g、香附26g、
[0026] 苘麻子23g、红花20g、白蒺藜17g、橘核14g、
[0027] 黄蜀葵子llg、路路通8g、小通草5g、川芎3g。
[0028] 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9] (1)将牛奶浆根、玫瑰花、纤冠藤、奶浆参、旱田草、白术、隔山消、黑芝麻、苘麻子、 红花、黄蜀葵子、路路通、小通草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 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 ~2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 膏,备用;
[0030] (2)将熟地、当归、茯苓、天葵子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 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 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 膏,备用;
[0031] (3)将黄芪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炒至黄色并不粘手时, 取出晾凉,粉碎研末,过1 〇〇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2] (4)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 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3] (5)取柴胡片,用醋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醋吸尽并微干,取出,晒干,粉碎研末, 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4] (6)取香附洗净切片,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 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肩,粉碎研末,过1 〇〇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5] (7)取去刺的白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晒干,粉 碎研末,过1 〇〇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6] (8)取净橘核,用盐水拌匀,稍闷,放入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色,并有香气为度,取出 晒干,捣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7] (9)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粉碎研末, 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8] (10)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步 骤(7)、步骤(8)、步骤(9)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辅料蔗糖和糊精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 整粒后,封装成每袋12g的中药冲剂。
[0039]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40]牛奶浆根:味甘;辛;性温。归肺;脾;肾经。益气健脾;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主治劳 倦乏力;食少;乳汁不下;脾虚白带;脱肛;月经不调;头风疼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 《闽东本草》:补中益气,健脾化湿,强筋壮骨,消肿,活血解毒。治中气虚弱,气血衰微,四肢 酸软,筋骨不利,经闭,乳汁不通。
[0041]黄芪:味甘;性温。入心;肺;脾;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治气 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体虚浮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痈疽难溃;或溃 久不敛。《新华本草纲要》载:"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生肌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黄 芪具有利尿降压、消炎镇痛、强心、抗氧自由基生成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 可从多方面作用于机体,改善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肾病等相关血管性病变患者的血流 动力学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功能。
[0042]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无毒。归肝;脾经。理气解郁;和血调经。主治肝气郁结所 致胸膈满闷,脘胁胀痛,乳房作胀,月经不调,痢疾,泄泻,带下,跌打损伤痈肿。《本草正义》: 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室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 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0043] 熟地: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肝肾 阴亏;腰膝酸软;肾虚喘促。《本草汇言》载:"久病阴伤,新产血败,在所必需者也。"现代医学 研究证实,熟地中含有谷留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甙类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熟地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 改善心肌缺血等,熟地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
[0044] 纤冠藤:味甘;微辛;性微温。归肝经。祛风湿;活血通络;通乳。主腰肌劳损;关节疼 痛;乳汁不下;子宫下垂。《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味苦、性温,有祛风活血、通乳的功能。用于 腰肌劳损、关节疼痛和乳汁不下。
[0045]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萎 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本草正》载:"其味甘而重,故专能 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 损之病,无所不宜。"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当归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慢性风湿关节炎急性 发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46] 奶浆参:味苦;甘;性温。补益肝肾;健脾利湿。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水肿;带下疳 积;缺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强肝肾。治头晕体虚,四肢无力,奶少,视力模糊,筋骨 疼痛。
[0047]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治小便 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渲;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别录》 载:"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 保神守中。"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茯苓具有强心、利尿、抗菌、降低血糖、抗肿瘤的作用,并对 消化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能降低胃酸。
[0048]旱田草:味甘;淡;性平。理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胃痛;乳 痈;瘰疬;跌打损伤;蛇犬咬伤。《泉州本草》:〃清热毒,消肿毒,通淋利水。治痈疽肿毒,五淋, 遗精,月经不调,白带,尿血。〃
[0049]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气虚弱; 神疲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湿痹酸痛;气虚自汗; 胎动不安。《本经逢原》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 间血,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 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术具有利尿、降血糖、强壮、抗凝血、抗肿瘤、抗菌、促进造血和蛋 白质合成的作用。
[0050] 天葵子:味甘;苦;性寒。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 瘰疠,毒蛇咬伤。《滇南本草》:"散诸疮肿,攻痈疽,排脓定痛,治瘰疬,消散结核,治妇人奶 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乳痈,乳岩坚硬如石,服之或散或溃。〃
[0051]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 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 药物毒性。《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 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 降血压、降血脂、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 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抗胃溃疡、抗胃炎作用。
[0052]隔山消: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健脾胃;解毒。主肝肾 两虚;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脾虚不运;脘腹胀满;性欲不 振;泄泻;产后乳少;鱼□疮毒。《陕西中草药》:滋阴养血,健脾顺气,镇静止痛,催乳。治胃痛 腹胀,虚劳,肾虚,腰痛,阳萎,小儿痞块,白带,乳汁不足。
[0053]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外感发 热;寒热往来;疱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 垂。《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 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现代医学研究证 实,柴胡具有解热、镇静、镇痛、镇咳、抗炎作用。同时对抗肝损害,利胆,抗脂肪肝,及促进肠 懦动等有一定作用。
[0054] 黑芝麻:味甘;性平。归肝;脾;肾经。补益肝肾;养血益精;润肠通便。用于头晕眼 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黑芝麻具有降血糖作用、 促肾上腺作用、抗炎作用及对心血管有一定作用。
[0055] 香附:味辛;微寒;无毒。归肝;肺;脾;胃;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治 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 带下;胎动不安。《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女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附肿,腹胀,脚 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 胎前产后百病。
[0056] 苘麻子:味苦;性平。归大肠、小肠、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退翳。用于 赤白痢疾、水肿尿少、热淋小便涩痛、产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及痈肿、目翳等症。
[0057] 红花:味辛;性温。入肝;肾经。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 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贵州草药》载:"清热解毒,治无名肿毒,骨折。"现代医学研究 证实,红花有提高机体免疫机能、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营养血流量、抑制 血栓形成等多种药理作用。
[0058]白蒺藜:味苦;辛;性平。入肝;肺;肾;心经。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治头痛;眩晕; 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本草便读》 载:"善行善破,专入肺、肝,宣肺之滞,疏肝之淤,故能治风痹目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 蒺藜所含的蒺藜皂甙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增强心脏收缩力、减慢心律的作 用,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垂体后叶素及异丙肾上腺素所诱发的缺血性心电图变化,缓 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有抗心肌缺血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
[0059] 橘核:味苦;平。归肝;肾;膀胱经。理气;散结;止痛。主治: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腰 痛。《医林纂要》:润肾、坚肾。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橘核具有解热、抑菌、镇痛、扩张平滑肌的 作用。
[0060] 圆叶锦葵根:味甘;性平。利水,消肿,通乳。治淋病,水肿,乳汁不通,痈肿,跌扑损 伤,骨折。《纲目》:〃治痈肿,利小便,五淋水肿,产难,通乳汁。〃
[0061] 路路通:味苦;性平。归十二经。祛风除湿;疏肝活络;利水。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 木;手足拘挛;脘腹疼痛;经闭;乳汁不通;水肿胀满;湿疹。《纲目拾遗》:楓果,树似白杨,内 圆如蜂窝,即路路通。其性大能通行十二经穴,故《救生苦海》治水肿胀用之,以其能搜逐伏 水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路路通具有保肝作用。
[0062] 小通草:味甘;淡;性凉。归肺;胃;膀胱经。清热;利水;通乳。主治热病烦渴,小便黄 赤,尿少或尿闭,急性膀胱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乳汁不通。
[0063]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癥瘕肿 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本草正》载:"散风寒,治痛,破瘀 蓄,通血脉,解结气,逐疼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川芎提取液对 抑制白血病细胞有一定作用,制剂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 乱弧菌、绿脓杆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川芎可扩张冠状动脉,增进冠脉流 量,缓解心绞痛,并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所含的川芎内酯有平滑肌解痉和抑制肠肌、子宫 收缩等作用。
[006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65] 本发明选用药材君、臣、左、使诸理皆备,药性相适相辅,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补 益肝肾、健脾和胃、益气补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理气活血、通络散结、利水通乳之功效, 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产后乳汁郁结治愈率较 尚。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67] 实施例1
[0068]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9] 牛奶浆根65~80g、黄芪63~76g、玫瑰花60~72g、熟地57~69g、
[0070] 纤冠藤54~65g、当归51~62g、奶浆参48~58g、茯苓45~55g、
[0071 ] 旱田草42~52g、白术39~49g、天奏子36~46g、甘草33~43g、
[0072] 隔山消30~40g、柴胡27~37g、黑芝麻24~34g、香附21~31g、
[0073] 苘麻子18~28g、红花15~25g、白漠藜12~22g、橘核10~18g、
[0074] 黄蜀葵子7~15g、路路通5~12g、小通草3~9g、川芎1~7g。
[0075]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0076] (1)将牛奶浆根、玫瑰花、纤冠藤、奶浆参、旱田草、白术、隔山消、黑芝麻、苘麻子、 红花、黄蜀葵子、路路通、小通草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 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I ~2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 膏,备用;
[0077] (2)将熟地、当归、茯苓、天葵子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 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 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 膏,备用;
[0078] (3)将黄芪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炒至黄色并不粘手时, 取出晾凉,粉碎研末,过1 〇〇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79] (4)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 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80] (5)取柴胡片,用醋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醋吸尽并微干,取出,晒干,粉碎研末, 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81 ] (6)取香附洗净切片,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 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肩,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82] (7)取去刺的白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晒干,粉 碎研末,过1 〇〇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83] (8)取净橘核,用盐水拌匀,稍闷,放入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色,并有香气为度,取出 晒干,捣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84] (9)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粉碎研末, 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85] (10)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步 骤(7)、步骤(8)、步骤(9)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辅料蔗糖和糊精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 整粒后,封装成每袋12g的中药冲剂。
[0086]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以开水冲服,5天为1个疗程。
[0087] 实施例2
[0088]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89] 牛奶衆根68~77g、黄苗66~73g、玫瑰花63~69g、熟地60~66g、
[0090] 纤冠藤57~62g、当归54~59g、奶浆参51~55g、茯苓48~52g、
[0091 ] 旱田草45~49g、白术42~46g、天奏子39~43g、甘草36~40g、
[0092] 隔山消33~37g、柴胡30~35g、黑芝麻27~31g、香附23~28g、
[0093] 苘麻子20~25g、红花17~22g、白漠藜15~20g、橘核12~16g、
[0094] 黄蜀葵子9~13g、路路通7~10g、小通草4~7g、川芎2~5g。
[0095]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96] 实施例3
[0097]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98] 牛奶浆根73g、黄芪70g、玫瑰花66g、熟地63g、
[0099] 纤冠藤60g、当归57g、奶浆参53g、茯苓50g、
[0?00] 旱田草47g、白术44g、天葵子41g、甘草38g、
[0101] 隔山消35g、柴胡32g、黑芝麻29g、香附26g、
[0102] 苘麻子23g、红花20g、白蒺藜17g、橘核14g、
[0103] 黄蜀葵子llg、路路通8g、小通草5g、川芎3g。
[0104]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105] 临床资料:
[0106] 1、病例选择
[0107]选择我院确诊的产后乳汁郁结患者6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 例,女性,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2.7岁,病程1~2天。对照组30例,女性,年龄23~37岁, 平均年龄32.4岁,病程1~2天。两组资历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108] 2、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以开水冲服, 5天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辅以适当的局部热敷与人工按摩。对照组患者给予局部热敷、人 工按摩与吸奶器抽吸等常规治疗方法,来改善乳房局部症状。
[0109] 3、疗效判定:
[0110] (1)治愈:乳胀、乳块、疼痛等症状消失,排乳通畅,乳汁排出量增加。
[0111] (2)好转:乳胀、乳块、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排乳状况明显改善。
[0112] (3)无效:症状同施治前无明显差异。
[0113] 4、结果
[0114] 治疗组治愈率83.3 %、总有效率96.7 %,对照组治愈率46.7 %、总有效率80 %,两 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〇.05),故治疗组对于本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0115]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0117] 典型病例举例:
[0118] 1、赵XX,女,31岁,职员。该患者产后一个月,近2天乳汁减少,乳房胀痛,手触摸 时内有可移动的小硬块。来院问诊,经检查诊断为产后乳汁郁结,遵医嘱服用本发明所述中 药,并辅以局部热敷和人工按摩,连服3天后,上述症状已完全消失,排乳正常,已痊愈。
[0119] 2、蔡X X,女,26岁,工人。患者产后半个月发现右侧乳房中有结块,吸奶时乳汁不 通畅,有胀痛感。来院问诊,经检查诊断为产后乳汁郁结,遵医嘱服用本发明所述中药,并辅 以局部热敷和人工按摩,连服5天后,上述症状已完全消失,排乳通畅,已痊愈。
[0120] 产妇在哺乳期受到某种刺激就会反射性地致使乳管不通,排乳不畅,或因乳房发 生炎症之后使输乳管道变窄或完全堵塞,造成乳汁郁结。产后乳汁郁结是产科产后的常见 并发症之一。本发明根据长期临床实践总结,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具有补益肝肾、健脾和胃、 益气补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理气活血、通络散结、利水通乳之功效,方中黑芝麻、奶浆 参、隔山消可补益肝肾;方中黄芪、白术、当归、熟地可益气补血;方中茯苓可健脾和胃、宁心 安神;方中川芎、红花可活血化瘀;方中柴胡、香附、玫瑰花、白蒺藜可疏肝解郁;方中旱田 草、天葵子、橘核可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消肿散结;方中牛奶浆根、纤冠藤、小通草、黄蜀葵 子、苘麻子、路路通可活血通络、利水通乳;方中甘草可调和诸药;方中诸药合用可疏肝理 气、调补气血、疏通乳络,及时疏通乳腺管,从根本上解决乳汁郁结症状,解除产妇痛苦,本 发明中药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产后乳汁郁结 治愈率较高。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 成及重量份数为: 牛奶浆根65~80g、黄芪63~76g、玫瑰花60~72g、熟地57~69g、 纤冠藤54~65g、当归51~62g、奶浆参48~58g、茯苓45~55g、 旱田草42~52g、白术39~49g、天奏子36~46g、甘草33~43g、 隔山消30~40g、柴胡27~37g、黑芝麻24~34g、香附21~31g、 苘麻子18~28g、红花15~25g、白漠藜12~22g、橘核10~18g、 黄蜀葵子7~15g、路路通5~12g、小通草3~9g、川;1~7g。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 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牛奶楽根68~77g、黄苗66~73g、玫瑰花63~69g、熟地60~66g、 纤冠藤57~62g、当归54~59g、奶浆参51~55g、茯苓48~52g、 旱田草45~49g、白术42~46g、天奏子39~43g、甘草36~40g、 隔山消33~37g、柴胡30~35g、黑芝麻27~31g、香附23~28g、 苘麻子20~25g、红花17~22g、白漠藜15~20g、橘核12~16g、 黄蜀葵子9~13g、路路通7~10g、小通草4~7g、川;2~5g。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 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牛奶浆根73g、黄芪70g、玫瑰花66g、熟地63g、 纤冠藤60g、当归57g、奶浆参53g、茯苓50g、 旱田草47g、白术44g、天葵子41g、甘草38g、 隔山消35g、柴胡32g、黑芝麻29g、香附26g、 苘麻子23g、红花20g、白蒺藜17g、橘核14g、 黄蜀葵子llg、路路通8g、小通草5g、川芎3g。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后乳汁郁结的护理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 将牛奶浆根、玫瑰花、纤冠藤、奶浆参、旱田草、白术、隔山消、黑芝麻、苘麻子、红花、 黄蜀葵子、路路通、小通草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 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 时,冷却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 用; (2) 将熟地、当归、茯苓、天葵子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 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 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膏, 备用; (3) 将黄芪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炒至黄色并不粘手时,取出 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4) 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深 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5) 取柴胡片,用醋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醋吸尽并微干,取出,晒干,粉碎研末,过 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6) 取香附洗净切片,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 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肩,粉碎研末,过1 〇〇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7) 取去刺的白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晒干,粉碎研 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8) 取净橘核,用盐水拌匀,稍闷,放入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色,并有香气为度,取出晒 干,捣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9) 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 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10) 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步骤 (7)、步骤(8)、步骤(9)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辅料蔗糖和糊精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整 粒后,封装成每袋12g的中药冲剂。
【文档编号】A61P15/14GK105963462SQ201610606841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8日
【发明人】孙维凤, 孙艳丽
【申请人】孙维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