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9914阅读:20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间盘突出有腰椎、颈椎、胸椎间盘突出等类型,其中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是骨科门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也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原因。中医认为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气虚伤,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结于筋脉肌骨不散,加之伤劳过度,扭闪挫跌,复致筋脉受损瘀阻经络,不通为痛,故见腰痛如折,转摇不能,腰腿酸麻拘急,往往迁延难愈。因此,外伤及风寒湿邪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因,肾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及临床表现主要有: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发病前常有腰部扭伤史,腰部劳累史或腰部受寒史。此腰腿痛因行走站立久坐等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暂时缓解,一侧或双侧下肢痛沿坐骨神经分布的放射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后侧至足背或足底,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下肢疼痛加重。对于高位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种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也称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有:中药直接外敷法、各种中、西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推拿手法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中药外敷熏洗,甚至单纯的卧床休息也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腰椎牵引,腰椎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增大,造成椎间盘内的负压,加之后纵韧带的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关系。椎间隙的增大,关节突关节的拉开,使椎间孔恢复正常的外形,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牵引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压力。牵引有利于使腰椎后关节微细异常的改变恢复到正常关系,使脊柱后关节嵌顿的滑膜复位,或使关节突关节的轻微错位得到复位,但单纯牵引很难达到较好效果,实践证明:颈腰椎牵引最好能够配合“中医正骨”手法同用效果才理想。还有就是过度牵引容易导致腰脊椎不稳、疼痛加重。针灸治疗,针灸疗法临床上应用的主要依据是中医基础理论,具有通表里、贯上下、行气血、营阴阳的作用。针灸治病,是直接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和反应,来调整人体的营养气血和脏腑功能,治愈疾病。但针灸疗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只能说是一种辅助疗法。推拿治疗,中医学认为推拿治疗的主要作用为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和舒筋活络、活血散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此外,它可配合中药外敷法同治,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达到较好的保健康复作用。除此之外,通过非手术治疗还有许多别的方式。(2)手术疗法,则包括融合术、减压术、后路手术等。副作用就是手术毕竟有一定风险而且费用较高,手术后也存在复发的可能因素。此外,还有介于手术和非手术之间的介入治疗,如经皮髓核抽吸术,胶元酶溶解术,椎间盘激光溶核术等副作用也是有一定风险且治疗费用也相对较多。总之,医生和患者应根据具体的病理变化和症状表现以及经济条件,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多采用尽量减少病人损伤的方法进行治疗,故常被称为“保守治疗”。80%~9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方法治疗而愈,此方法对于患者而言最为安全,治疗费用也较为低廉且疗效较佳。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原因为:(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3)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病的复发。(4)肝肾亏损未能及时补充恢复。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关节灵活。肝肾亏损、生理性机能减退,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易导致骨关节病的复发或骨病的不易愈合。所以平时一定要补肾强骨壮腰骨病才不易复发。(5)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椎稳定性欠佳,故在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中老年人之骨质增生症已逐年增多,临床上探讨了对骨质增生的分型辨治,骨质增生可发生在颈椎、腰椎、关节及跟骨等处,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及从事承重、久站、久坐的工作人员,以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脊椎的病变多见。骨质增生症的病因迄今未明,多归属于老年性退行性病变的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假说甚多,如机械说、机能说、血管障碍、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等。基本认识是在内因基础上,由外因的诱发而导致发病。目前国内治疗骨质增生症的方法有很多,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紫外线疗法、西药治疗、手术治疗等,对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但迄今尚无特殊有效疗法。在中医中无骨质增生症的病名,从其病理而论可归属于中医“骨痹”范畴。在《黄帝内经》中已有“骨痹”的病名,指出其临床以“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为主症,病机则有“肾不生则髓不能满”及“寒气至”的内因及诱因。从中医学上看,骨质增生的内因为年老体衰,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外因则主要为风寒湿邪之侵淫,及外伤劳损等,以上原因均可能引起骨质增生并引发并发症。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不仅会单独出现,也有可能同时出现,由于人体机制复杂,患病原因繁多,加大了对患者的治疗难度,目前尚无确切的有效治疗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发明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处方,通过多种药材之间药性的相互调和,可有效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等病症。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处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猪尾龙骨150-200份、麻风树15-25份、九里香10-20份、山黄麻15-30份、山石榴10-25份、美丽胡枝子12-30份、鬼点灯5-18份、黄花参3-8份、水槟榔5-10份、牛尾菜5-15份、牛大力5-15份、五指毛桃5-12份、吹风散5-15份、半风荷8-20份、伸筋藤6-20份、淡竹叶3-10份、山黄皮根4-12份、血藤5-15份、海风藤6-15份、穿破石5-20份、鬼针草5-20份。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猪尾龙骨160-180份、麻风树18-22份、九里香14-18份、山黄麻20-25份、山石榴15-20、美丽胡枝子16-22份、鬼点灯10-14份、黄花参4-7份、水槟榔6-8份、牛尾菜7-12份、牛大力8-12份、五指毛桃7-10份、吹风散8-12份、半风荷14-18份、伸筋藤10-15份、淡竹叶5-7份、山黄皮根6-10份、血藤8-12份、海风藤8-10份、穿破石10-15份、鬼针草10-15份。本发明使用的中药材的来源和功效如下:麻风树,拉丁名为Dendrocnideurentissima(Gagnep.)Chew,又名青桐木、膏桐、臭油桐、小桐子、芙蓉树、柴油树、火麻树,大戟科,麻风树属,以树皮、叶及果实入药。有泻下和催吐作用,并有一定的抗癌功效,抑制癌细胞扩散。具有散瘀消肿,止血止痒之功效。可用于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皮肤瘙痒,麻风,癞痢头,慢性溃疡,关节挫伤,阴道滴虫,湿疹,脚癣等病症。山黄麻,拉丁名为Trematomentosa(Roxb.)Hara又名山麻木、麻桐树、麻络木、山麻等,榆科,山黄麻属,以根、叶入药。味涩、性平。具有止血、消肿、散瘀之功效。可用于伤出血、跌打瘀肿、腹痛等病症。九里香,拉丁名为MurrayaexoticaL.,又名满山香、看牛儿、千里香、五里香等,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属。以根茎入药。味辛、微苦,性湿。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等功效,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胃溃疡、跌打损伤、腰腿痛、牙痛、睾丸肿痛、痔疮等。山石榴,拉丁名为Catunaregamspinosa(Thunb.)Tirveng.,又名假石榴、猪肚簕、刺子、山蒲桃、屎缸拔、刺榴、簕牯树等,茜草科,山石榴属。味苦、涩,性凉。其树皮、根和果实可药用,有利尿、祛风湿的功效,可治跌打损伤、腹痛等。美丽胡枝子,拉丁名为LespedezaFormosa(Vog.)Koehne,又名三妹木、假蓝根、碎蓝本、沙牛木、夜门关、鸡丢枝、三必根、红布纱、马须草、马乌柴、羊古草等,豆科,胡枝子属。味苦、性平。治小便不利。鬼点灯,拉丁名为Bothriospermumtenellum(Hornem.)Fisch.EtMey,又名红灯笼、小马耳朵、细叠子草、雀灵草等,为紫草科植物柔弱斑种草的全草。味苦、涩,性平,小毒。有止咳、止血之功效。主咳嗽、吐血。黄花参,拉丁名为PolygalafallaxHemsl.,又名假黄花远志、黄花远志、倒吊黄、黄金印、念健、鸡仔树、吊吊黄、白马胎、一身保暖、鸭仔兜、毛叶草等。远志科,远志属。味微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益气补血的功效。主形体虚弱,头晕目眩,外伤出血等病症。水槟榔,又名屈头鸡、马槟榔、水三七、土三七等。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味苦辛、性温。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理气止痛,截疟等功效。用于咽喉肿痛,急性胃肠炎,泌尿道感染,牙痛,慢性胃肠炎,泌尿道感染,牙痛,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疟疾,跌打损伤;外用治疮疡肿毒,外伤出血。凉血,散瘀,消炎止痛。治消化道溃疡,肠炎,肺结核,百日咳,咽痛,痈肿,牙痛等病症。牛尾菜,拉丁名为HeterosmilaxchinensisWang,又名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结、马尾伸筋、七层楼、金刚豆藤、草菝葜等,百合科,菝葜属。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味甘、苦,性平。具有祛风活络,祛痰止咳之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咯血。牛大力,拉丁名为MillettiaspecisoaChamp,别名猪脚笠、金钟根、山莲藕、倒吊金钟、大力薯。豆科,崖豆藤属,以根入药,味甘,性平。具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的功效。主治肺热,肺虚咳嗽,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等。五指毛桃,又名牛奶木、土黄芪、土五加皮、火龙叶、九龙根、五爪桃、粗叶榕等。桑科榕属,味甘、辛,性平。具有健脾化湿,行气化痰,舒筋活络等作用。用于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脾虚浮肿,病后盗汗,白带。吹风散,又名入地射香、水灯盏、细风藤、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等,味甘、性温。具有行气止痛,祛风除湿等作用。可治肠胃炎,感冒,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骨折等病症。半风荷,又名风荷桂、白荷、鸭脚荷、枫荷柱、边荷枫、阴阳枫、木五加、三叉一支嫖、梨荷枫、白半枫荷、白皮半风荷等,性温,味甘。具有祛风利湿,调经活血的作用,用于偏头痛,臂丛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外用治刀上出血等。伸筋藤,又名春根藤、穿根藤、椿根藤、铁骨春根、川筋藤等,为防己科植物中华青牛胆的茎。味微甘、涩,性温,无毒。内服祛风化湿、活血通络、舒筋壮骨、入肝肾经。主治关节痛、风湿四肢痛、腰痛、足根酸痛等。淡竹叶,拉丁名为HerbaLoophatheri,又名竹叶、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等,禾本科,淡竹叶属,味甘,性寒。有清凉,解热、利尿及催产之效,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等病症。山黄皮根,为芸香科植物山黄皮的根茎,味辛、苦;性温。具健脾健胃、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截疟之功效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腹泻痢疾,风湿水肿,尿路感染,湿疹,疥癣,疮疖,蛇伤。血藤,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味酸涩,性平。具有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打损伤。海风藤,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kadsura(Choisy)0hwi的干燥藤茎,藤属。味辛、苦,性微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穿破石,拉丁名为VentilagoleiocarpaBenth.,又名黄龙脱壳、葨芝、金蝉、柘根、川破石、地棉根、退壳、黄龙退壳、牵牛入石、金腰带、黄蛇根、山荔枝、千重皮等,鼠李科,冀核果属,味淡、微苦,性凉。以根入药。具有祛风通络,清热除湿,解毒消肿的作用。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疽,腮腺炎,肺结核,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淋浊,蛊胀,闭经,劳伤咳血,疗疮痈肿。鬼针草,学名Bidenspilosa,又名一包针、三叶鬼针草、四方枝、虾钳草、蟹钳草、对叉草、粘人草、粘连子、引线包、豆渣草、豆渣菜、陕西、盲肠草、王八叉、小狗叉等,为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泻,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阑尾炎,肾炎,胆囊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闭经,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感染,小儿惊风、疳积等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7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方案一: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方案二:取全部药材,混合后用40-7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方案三:取全部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6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方案四:取猪尾龙骨,将其洗净、斩块,取其余中药材,分别洗净、切段或切片,备用;将猪尾龙骨和中药材放入紫砂锅内,加入5-7倍量的水,武火煮沸20-30分钟后转文火熬制1-2小时,加入适量食盐,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合剂等。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稀释剂: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糖醇类等。润湿剂与粘合剂:纯化水、乙醇、明胶、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崩解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交联聚维酮等。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等。助溶剂: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矫味剂:蔗糖、单糖、芳香剂等。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方法1:片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片剂。上述片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方法2:胶囊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胶囊剂。上述胶囊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方法3:糖浆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糖浆剂。上述糖浆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方法4:合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合剂。上述合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之一或全部。方法5:口服液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溶解后净化、浓缩,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口服液。上述口服液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方法6:药膳取方案四所得活性成分,制成药膳,即得。本发明的配方合理创新,使用多种中药材,发挥各自药性,同时相互调和,如麻风树、山黄麻、九里香、水槟榔、五指毛桃、穿破石、鬼针草具有活血散淤、舒筋活络等作用;山石榴、吹风散、半风荷、淡竹叶、伸筋藤可祛风化湿、活血通络、舒筋壮骨、入肝肾经;海风藤可止痹痛、通经络;山黄皮根、黄花参可利湿解毒等;此外,猪尾龙骨具有滋补肾阴、填补精髓等优点,对肾虚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烦热和贫血等病症有一定作用,通过食疗方式,不仅充分发挥本发明的药用价值,且口感丰富,令本发明具有,有效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等病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处方安全无副作用,配方合理,充分发挥猪尾龙骨具有滋补肾阴、填补精髓的优点,配合多种中药材,各自发挥其功效,又相互调和药性,使本发明的处方具有活血散淤、舒筋活络、健脾健胃、疏风清热等作用;可有效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等病症。(2)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处方,对治疗腰椎骨质增生92.0%,对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总有效率达87.5%,治疗腰椎颈椎骨质增生93.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总有效率达92.6%,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总有效率达88.9%,治疗腰椎骨质增生、间盘突出总有效率达87.5%。治疗效果显著迅速,患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1-2疗程或服用本发明的药膳3-5煲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3疗程或服用10-15煲后可治疗痊愈,基本无复发现象。(3)本发明的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治疗方法方便,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数是体积百分数,v/v表示溶液的体积比。实施例1片剂称取猪尾龙骨150kg、麻风树15kg、九里香10kg、山黄麻15kg、山石榴10kg、美丽胡枝子12kg、鬼点灯5kg、黄花参3kg、水槟榔5kg、牛尾菜5kg、牛大力5kg、五指毛桃5kg、吹风散5kg、半风荷8kg、伸筋藤6kg、淡竹叶3kg、山黄皮根4kg、血藤5kg、海风藤6kg、穿破石5kg、鬼针草5kg。混合后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加入片剂辅料淀粉、乙醇、明胶、糊精、滑石粉,制得片剂。实施例2片剂称取猪尾龙骨160kg、麻风树16kg、九里香12kg、山黄麻17kg、山石榴12kg、美丽胡枝子14kg、鬼点灯7kg、黄花参4kg、水槟榔6kg、牛尾菜6kg、牛大力6kg、五指毛桃6kg、吹风散7kg、半风荷10kg、伸筋藤8kg、淡竹叶4kg、山黄皮根5kg、血藤5kg、海风藤7kg、穿破石7kg、鬼针草7kg。混合后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70%、50%,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片剂辅料糖粉、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制得片剂。实施例3胶囊剂称取猪尾龙骨165kg、麻风树17kg、九里香13kg、山黄麻18kg、山石榴14kg、美丽胡枝子15kg、鬼点灯9kg、黄花参4kg、水槟榔6kg、牛尾菜7kg、牛大力8kg、五指毛桃7kg、吹风散7kg、半风荷12kg、伸筋藤9kg、淡竹叶5kg、山黄皮根5kg、血藤7kg、海风藤7kg、穿破石9kg、鬼针草8kg。混合后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0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胶囊剂辅料乳糖、乙醇、交联聚维酮、硬脂酸镁,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实施例4胶囊剂称取猪尾龙骨170kg、麻风树18kg、九里香14kg、山黄麻20kg、山石榴15kg、美丽胡枝子16kg、鬼点灯10kg、黄花参5kg、水槟榔7kg、牛尾菜9kg、牛大力10kg、五指毛桃8kg、吹风散8kg、半风荷14kg、伸筋藤10kg、淡竹叶6kg、山黄皮根6kg、血藤8kg、海风藤8kg、穿破石10kg、鬼针草10kg。混合后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4℃时相对密度为1.18的清膏,在清膏中加入胶囊剂辅料淀粉、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聚乙二醇,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实施例5糖浆剂称取猪尾龙骨170kg、麻风树20kg、九里香15kg、山黄麻22kg、山石榴17kg、美丽胡枝子18kg、鬼点灯11kg、黄花参5kg、水槟榔7kg、牛尾菜10kg、牛大力10kg、五指毛桃9kg、吹风散9kg、半风荷15kg、伸筋藤12kg、淡竹叶6kg、山黄皮根8kg、血藤9kg、海风藤9kg、穿破石12kg、鬼针草11kg。混合后用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60%、50%、40%,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8倍、6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8℃时相对密度为1.18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糖浆剂辅料山梨酸、蔗糖、丙二醇、乙醇及水搅拌均匀,制得糖浆剂。实施例6合剂称取猪尾龙骨180kg、麻风树20kg、九里香16kg、山黄麻23kg、山石榴18kg、美丽胡枝子20kg、鬼点灯12kg、黄花参6kg、水槟榔8kg、牛尾菜11kg、牛大力11kg、五指毛桃10kg、吹风散10kg、半风荷17kg、伸筋藤14kg、淡竹叶7kg、山黄皮根9kg、血藤10kg、海风藤10kg、穿破石14kg、鬼针草12kg。混合后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6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0%,静置18小时,滤过,浓缩滤液至总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3倍,加入合剂辅料蔗糖、苯甲酸、芳香剂及水搅拌均匀,制得合剂。实施例7口服液称取猪尾龙骨180kg、麻风树22kg、九里香18kg、山黄麻25kg、山石榴20kg、美丽胡枝子22kg、鬼点灯14kg、黄花参7kg、水槟榔8kg、牛尾菜12kg、牛大力12kg、五指毛桃10kg、吹风散12kg、半风荷18kg、伸筋藤15kg、淡竹叶7kg、山黄皮根10kg、血藤12kg、海风藤10kg、穿破石15kg、鬼针草15kg。混合后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在清膏中加入口服液辅料芳香剂、苯甲酸、乙醇及水搅拌均匀,分装,制得口服液。实施例8颗粒剂称取猪尾龙骨190kg、麻风树24kg、九里香19kg、山黄麻27kg、山石榴23kg、美丽胡枝子25kg、鬼点灯16kg、黄花参8kg、水槟榔9kg、牛尾菜13kg、牛大力14kg、五指毛桃11kg、吹风散14kg、半风荷19kg、伸筋藤17kg、淡竹叶8kg、山黄皮根11kg、血藤13kg、海风藤12kg、穿破石18kg、鬼针草17kg。混合后用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70%、60%、45%,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8倍、5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3倍、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颗粒剂辅料糊精、羧甲基淀粉钠、山梨酸、微粉硅胶、蔗糖,制粒、干燥、整粒。实施例9颗粒剂称取猪尾龙骨200kg、麻风树25kg、九里香20kg、山黄麻30kg、山石榴25kg、美丽胡枝子30kg、鬼点灯18kg、黄花参8kg、水槟榔10kg、牛尾菜15kg、牛大力15kg、五指毛桃12kg、吹风散15kg、半风荷20kg、伸筋藤20kg、淡竹叶10kg、山黄皮根12kg、血藤15kg、海风藤15kg、穿破石20kg、鬼针草20kg。混合后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辅料淀粉、山梨酸,滑石粉、蔗糖、明胶,制粒、干燥、整粒。实施例10本发明的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药膳,由以下原料制成:猪尾龙骨160g、麻风树15g、九里香12g、山黄麻18g、山石榴16g、美丽胡枝子15g、鬼点灯10g、黄花参5g、水槟榔6g、牛尾菜10g、牛大力10g、五指毛桃8g、吹风散7g、半风荷15g、伸筋藤10g、淡竹叶5g、山黄皮根9g、血藤12g、海风藤6g、穿破石10、鬼针草10g。所述的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药膳,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猪尾龙骨洗净、斩块,将其余中药材分别洗净、切段或切片,备用;(2)将猪尾龙骨和中药材放入紫砂锅内,加入7倍量的水,武火煮沸30分钟后转文火熬制2小时,加入适量食盐,即可服食。实施例11本发明的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药膳,由以下原料制成:猪尾龙骨180g、麻风树22g、九里香18g、山黄麻25g、山石榴20g、美丽胡枝子22g、鬼点灯14g、黄花参7g、水槟榔8g、牛尾菜12g、牛大力12g、五指毛桃10g、吹风散12g、半风荷18g、伸筋藤15g、淡竹叶7g、山黄皮根10g、血藤12g、海风藤10g、穿破石15、鬼针草15g。所述的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药膳,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猪尾龙骨洗净、斩块,将其余中药材分别洗净、切段或切片,备用;(2)将猪尾龙骨和中药材放入紫砂锅内,加入6倍量的水,武火煮沸25分钟后转文火熬制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即可服食。实施例12本发明的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药膳,由以下原料制成:猪尾龙骨200g、麻风树25g、九里香20g、山黄麻30g、山石榴20g、美丽胡枝子28g、鬼点灯17g、黄花参8g、水槟榔9g、牛尾菜15g、牛大力15g、五指毛桃10g、吹风散14g、半风荷19g、伸筋藤20g、淡竹叶9g、山黄皮根10g、血藤15g、海风藤15g、穿破石20、鬼针草19g。所述的治疗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药膳,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猪尾龙骨洗净、斩块,将其余中药材分别洗净、切段或切片,备用;(2)将猪尾龙骨和中药材放入紫砂锅内,加入5倍量的水,武火煮沸20分钟后转文火熬制1小时,加入适量食盐,即可服食。临床试验总结1.研究对象观察100名患者,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在33-72岁之间,其中腰椎骨质增生25名,颈椎骨质增生8名,腰椎颈椎骨质增生15名,腰椎间盘突出27名,颈椎间盘突出9名,腰椎骨质增生、间盘突出16名。2.治疗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8所述的中药制剂或实施例12的药膳进行治疗,使用中药制剂者每天3次,每次5g,30天为一疗程;服用药膳者,每天服食一煲,分3次服食;7日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局部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x线复查骨质增生症、间盘突出症等未有增长,1年后随访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局部活动无明显受限,可恢复原来工作。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劳累或受寒后可出现症状,但较前有所减轻,可参与较轻的工作。无效:用药治疗2~3个疗程,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关节活动障碍无变化,甚则加重。4治疗结果其治疗结果见表1表1对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病症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腰椎骨质增生2021292.0颈椎骨质增生412187.5腰椎颈椎骨质增生1211193.3腰椎间盘突出2131292.6颈椎间盘突出521188.9腰椎骨质增生、间盘突出1121287.5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处方对治疗腰椎骨质增生92.0%,对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总有效率达87.5%,治疗腰椎颈椎骨质增生93.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总有效率达92.6%,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总有效率达88.9%,治疗腰椎骨质增生、间盘突出总有效率达87.5%。治疗效果显著,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患处的疼痛、手脚麻痹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使用2-3疗程后治疗痊愈;患者服用本发明药膳3-5煲后,患处的疼痛、头晕、手脚酸软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在使用期间没有发现皮疹、瘙痒、红斑、起泡等过敏反应,服用10-15煲后可治疗痊愈,无复发现象。典型病例病例1:张XX,男,54岁。主诉:确诊颈椎骨质增生,病史8年,颈项不适伴头晕、左手麻木,肩背疼痛,头晕、恶心,颈部活动受限,经多方治疗,效果均不明显。颈椎X光片:颈3/4、4/5椎体前缘均可见骨质增生。中医辨证:患者因外感风寒邪气滞留肢体筋脉,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则发生疼痛,麻木症状。患者中年之时,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治宜活血通络,滋补肝肾。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治疗2个疗程,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病例2:余X,女,34岁。主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増,时痛如刀割火燿,并以蚁行感沿右下肢放射,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经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上述腰痛症状仍存,纳可,夜寐安,二便自调。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治疗2个疗程,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病例3:莫XX,男,48岁。主诉:腰痛病史9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休息后症状略减轻,未予重视,症状持续加重,随后出现左下肢放射痛。经检查,腰骶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痛,放射痛以臀部为甚,久坐及平卧时放射痛明显,翻身、弯腰时疼痛加重,坐位起立时疼痛症状加重,行走时疼痛病症明显,未见间歇性跛行,无夜间加重,寐差,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经X线片:脊柱居中,生理曲度存在,腰4-骶1棘突左侧压痛(+),腰4-骶1棘突右侧压痛(±),叩击疼(+),放射痛加强实验(±),梨状肌牵拉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左侧55°,右侧65°,加强试验左侧(±),右侧(-),中医诊断气滞血瘀,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治疗2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症状有明显改善,第二疗程结束后病症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2月27日 15:32
    风荷桂,半风荷是两种不一样的草药,不知也不要乱发表文章,别误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