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膏贴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6784阅读:1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膏贴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膏贴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药膏贴,俗称狗皮膏药,始于清明年间的民间用于活血化瘀、益气养血、通经走络、强筋健骨、祛风散寒等症状。药膏贴的定义是将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药,摊涂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外用药剂。贴于体表的膏药会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影响,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在目前市场上,所用的药膏贴是利用医用压敏胶直接贴在患处,这样所用到的药物少,且医用压敏胶粘性大,撕扯时极易产生痛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膏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撕扯膏药时带来痛感、且药效不显著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药膏贴,包括基底和药膏层;所述药膏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表面;所述药膏层包括粘结层和药物层,所述药物层设置于所述粘结层上表面,所述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表面。

进一步,还包括高渗透膜;所述高渗透膜设置于所述药物层上表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方面,高渗透膜可以提高药物的透过率,进而加速治疗效率;另一方面,当在高渗透膜上再放置一层药物时,可以通过高渗透膜将第一层药物中的部分药品渗透至第二层药物中,增加第二层药物的药效。

进一步,还包括塑料膜;所述塑料膜设置于所述高渗透膜的上表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方面,塑料膜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了高渗透膜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另一方面,塑料膜保护药物层的膏药,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另外,塑料膜在轻搓软化药膏时,不仅防止高渗透膜因彼此接触面磨损还遭受破坏,而且防止了药膏在轻搓时溢出,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保护膜;所述第一保护膜设置于所述基底上表面,且覆盖于所述塑料膜;所述第一保护膜直径大于所述基底的直径。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方面,第一保护膜防止塑料膜被损坏,进而使高渗透膜以及药物层受到破坏;另一方面,第一保护膜作为整个药膏贴的上保护壳,主要是防止药膏贴受到污染,从而破坏药物,甚至破坏药性。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保护膜;所述第二保护膜设置于所述基底的下表面,且直径大于所述基底的直径。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保护膜作为整个药膏贴下侧的外壳,配合第一保护膜,将基底、药膏层、高渗透膜和塑料膜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内,保证了整个药膏贴的安全性,使药膏贴保存完好。

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膜和所述第二保护膜胶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方面,胶接是一种利用在连接面上产生的机械结合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合力而使两个物件胶接在一起的工艺方法。胶接不仅适用于同种材料,也可适用于异种材料。另一方面,胶接的工艺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工艺设备,胶接操作不必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因而胶接不易产生变形,接头应力分布均匀。另外,胶接的物件的接头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且连接牢固,一般不会断接。

进一步,还包括防粘条;所述防粘条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膜和所述第二保护膜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保护膜和所述第二保护膜的边缘处。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防粘条设置在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之间的边缘处,为了便于揭开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膏贴的使用方法,加热所述基底的下表面,使所述药膏层软化,将所述药膏层软化后的药膏贴固定在患处。

进一步,在加热之前,利用所述防粘条分别揭掉所述第一保护膜和所述第二保护膜。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在加热前撕掉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便于加热药膏贴。

进一步,在加热之后,将所述药膏层软化后的药膏贴对折轻搓,撕下所述塑料膜,将药膏贴粘附在患处。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在加热药膏贴之后,将药膏贴对折轻搓,使药物混合均匀,并增加药物层表面的粘性。在轻搓时保持塑料膜仍然依附在药物层,是为了防止在轻搓时药膏沾到其他地方,同时,塑料膜防止了高渗透膜在轻搓时因彼此的摩擦,而损坏高渗透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药膏贴包括基底和药膏层,药膏层设置在基底的上表面;药膏层又包括粘结层和药物层,粘结层直接与基底接触,通过其吸附粘结作用粘附在基底的上表面,药物层设置在粘结层的上表面。整张药膏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改善了撕扯膏药时带来痛感、且药效不显著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药膏贴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药膏贴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药膏贴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基底; 2-药膏层; 3-高渗透膜;

4-塑料膜; 5-第一保护膜; 6-第二保护膜;

7-防粘条;

21-粘结层; 22-药物层;

71-上防粘条; 72-下防粘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药膏贴,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药膏贴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药膏贴E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2所示,药膏贴的主要结构包括基底1和药膏层2。具体地,药膏层2设置于基底1上表面;药膏层2包括粘结层21和药物层22,药物层22设置于粘结层21上表面,粘结层21设置于基底1上表面。

在现有技术中所用到的药膏贴一般都是由厂家直接熬制膏药,贴在药膏贴上,再销售给患者,所用的药膏贴是均利用医用压敏胶直接贴在患处,这样所用到的药物少,且医用压敏胶粘性大,撕扯时极易产生痛感。

本实施例中的药膏贴,以基底1为基础,在基底1上表面设置药膏层2,药膏层2包括与基底1直接接触的粘结层21和与人体肌肤接触的药物层22,药膏层2可以根据患者的现实需求涂抹不同种类的药物。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高渗透膜3;高渗透膜3设置于药物层22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高渗透膜3可以提高药物的透过率,增加药膏见效程度;另一方面,当在高渗透膜3上表面再放置一层药物时,上层药物通过高渗透膜3向下层药物逐渐扩散,当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利用高渗透膜3将上层药物去除,再将制备完成的药物敷贴在人体患处。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塑料膜4;塑料膜4设置于高渗透膜3的上表面。具体的,塑料膜4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简称EVA)制成。EVA塑料制成的EVA薄膜是一种功能性棚膜,具有较高的耐候、防雾滴和保温性能,且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较高的透光率,化学稳定性良好,无毒。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塑料膜4起到保护作用,阻碍了高渗透膜3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另一方面,塑料膜4防止药物层22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另外,塑料膜4在轻搓软化药膏时,不仅防止高渗透膜3因彼此接触面磨损还遭受破坏,而且防止了药膏在轻搓时溢出,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保护膜5;第一保护膜5设置于基底1上表面,且覆盖于塑料膜4;第一保护膜5直径大于基底1的直径。具体的,第一保护膜5为离型纸。离型纸是一种防止预浸料粘连,又可以保护预浸料不受污染的防粘纸。离型纸既能满足粘住预浸料,又满足易于将两者分离,不与树脂体系发生化学反应或是污染树脂体系,在周围环境温湿度发生变化时,离型纸的长度、宽度均保持不变。同时,离型纸具有足够的致密性,能防止水分通过并进入预浸料。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作为第一保护膜5的离型纸不与塑料膜4发生化学反应或是污染塑料膜4,同时又可以防止水分通过自身并进入到药物层22。其次,第一保护膜5防止塑料被损坏,进而使高渗透膜3以及药物层22受到破坏。另外,第一保护膜5作为整个药膏贴的上保护壳,主要是防止药膏贴受到污染,从而破坏药物,甚至破坏药性。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保护膜6;第二保护膜6设置于基底1的下表面,且直径大于基底1的直径。具体的,第二保护膜6为离型纸。离型纸是一种防止预浸料粘连,又可以保护预浸料不受污染的防粘纸。离型纸既能满足粘住预浸料,又满足易于将两者分离,不与树脂体系发生化学反应或是污染树脂体系,在周围环境温湿度发生变化时,离型纸的长度、宽度均保持不变。同时,离型纸具有足够的致密性,能防止水分通过并进入预浸料。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作为第二保护膜6的离型纸能够防止水分通过自身并进入到基底1,进而进入药膏层2。其次,第二保护膜6作为整个药膏贴的下外壳,配合第一保护膜5,将基底1、药膏层2、高渗透膜3和塑料膜4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内,保证了整个药膏贴的安全性,使药膏贴保存完好。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6胶接。具体的,第一保护膜5和和第二保护膜6通过胶粘剂胶接。胶接是一种利用在连接面上产生的机械结合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合力而使两个物件胶接在一起的工艺方法。胶接不仅适用于同种材料,也可适用于异种材料。胶接的工艺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工艺设备,胶接操作不必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因而胶接不易产生变形,接头应力分布均匀。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利用医用压敏胶将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6相粘接,将基底1、药膏层2、高渗透膜3和塑料膜4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内,保证了整个药膏贴的安全性,使药膏贴保存完好无损。另一方面,胶接的物件的接头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且连接牢固,一般不会断接。另外,医用压敏胶是一种生物医学特殊功能性胶粘剂,除了具有通常的胶接功能和力学性能,还具有生物医学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防粘条7;防粘条7设置于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6之间,且位于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6的边缘处。具体的,防粘条7为两个背向的离型纸。上离型纸内表面与第一保护膜5的内表面胶接,沿向B的方向撕离;下离型纸的内表面与第二保护膜6的内表面胶接,沿向C的方向撕离。在本实施例中,首先,离型纸是一种防止预浸料粘连,又可以保护预浸料不受污染的防粘纸。离型纸既能满足粘住预浸料,又满足易于将两者分离,不与树脂体系发生化学反应或是污染树脂体系,在周围环境温湿度发生变化时,离型纸的长度、宽度均保持不变。同时,离型纸具有足够的致密性,能防止水分通过并进入预浸料。其次,胶接是一种利用在连接面上产生的机械结合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合力而使两个物件胶接在一起的工艺方法。胶接不仅适用于同种材料,也可适用于异种材料。胶接的工艺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工艺设备,胶接操作不必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因而胶接不易产生变形,接头应力分布均匀。另外,防粘条7设置在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6之间的边缘处,为了便于揭开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6。

类似地,防粘条7由明胶海绵制成。在明胶海绵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胶粘剂。明胶海绵的上表面连接第一保护膜5的边缘处,下表面连接第二保护膜6的边缘处,当使用药膏贴时,通过分离明胶海绵将第一保护膜5与第二保护膜6彼此分离。

类似地,在第一保护膜5与第二保护膜6相接触的边缘处,预留一部分位置,在该位置不设置胶粘剂,当使用药膏贴时,通过这部分无胶粘剂的边缘口处将第一保护膜5与第二保护膜6彼此分离。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药膏贴的使用方法,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药膏贴的使用方法流程图。加热基底1的下表面,使药膏层2软化,将药膏层2软化后的药膏贴固定在患处。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在加热之前,利用防粘条7分别揭掉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6。具体的,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6起到了保护药膏贴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时,需先去除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6。当防粘条7为上下设置时,先通过上防粘条71沿B的方向撕掉第一保护膜5,因第二保护膜6与基底1之间并没有连接,所以当撕掉第一保护膜5时,第二保护膜6也会自然脱落。或是先利用下防粘条72沿C的方向撕掉第二保护膜6,也能取得药膏贴。在本实施例中,在加热前撕掉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6,便于加热药膏贴。使用酒精灯加热基底1下表面,加热药膏贴至药膏逐渐软化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加热药膏贴时,需保持适当的火候大小,以及酒精灯火苗与药膏贴基底1之间的距离,为防止加热过度、或距离太过靠近导致基底1被烧穿。

类似地,当防粘条7由明胶海绵制成时,利用工具从明胶海绵外侧平行切割,使明胶海绵分割为两部分,通过胶接于第一保护膜5的明胶海绵撕掉第一保护膜5。

类似地,去除第一保护膜5与第二保护膜6的药膏贴,可通过在基底1放置产生热蒸汽的设备加热药膏贴至药膏软化。

类似地,先利用热水或热蒸汽加热药膏贴,待药膏贴中的药膏软化后,撕掉第一保护膜5与第二保护膜6。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在加热之后,将药膏层2软化后的药膏贴对折轻搓,撕下塑料膜4,将药膏贴粘附在患处。在本实施例中,在加热药膏贴之后,将软化的药膏贴对折轻搓,使药物混合均匀,并增加药物层22表面的粘性。另外,在轻搓时保持塑料膜4仍然依附在药物层22,是为了防止药膏在轻搓时沾到其他地方,同时,塑料膜4防止了高渗透膜3在轻搓时因彼此的摩擦,而损坏高渗透膜3。

类似地,先将块状的膏药加热融化至粘稠状,待膏药温度达到人体可承受温度时,将此时的膏药均匀涂抹在基底1上表面,然后利用膏药自身的粘性粘结在皮肤上。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使用的膏药,需在加热前,去除第一保护膜5与第二保护膜6,同时仍然需要再撕掉塑料膜4和高渗透膜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