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程控多罐组合加热拔火罐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18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连续式程控多罐组合加热拔火罐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拔火罐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程控多罐组合加热拔火罐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拔火罐治疗装置,均是只包含一个独立的罐体,即使在某些场合,多个罐体组合使用,但每个单独的罐体均是独立控制,各罐体之间没有联系,操作的便捷性较差;另外,拔火罐治疗装置的使用者的舒适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式程控多罐组合加热拔火罐治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拔火罐治疗装置组合使用过程中,操作便捷性较差以及使用者的舒适性较差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续式程控多罐组合加热拔火罐治疗装置,至少包括真空泵、主控单元以及至少2个罐体,每个罐体均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且每个罐体与真空泵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压力传感器设于电磁阀和罐体之间的管路上,所有的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均与主控单元连接。

上述结构的连续式程控多罐组合加热拔火罐治疗装置,由一个真空泵连接多个罐体(至少为2个),并且真空泵与每一个罐体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由主控单元控制多个罐体的压力依次变化。在拔罐过程中,多个罐体内的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动态变化,且各个罐体内的压力依次变化,形成连续的波浪式变化,在拔罐治疗的同时,还具有按摩效果,拔罐与按摩相结合,不仅治疗效果提升,而且舒适性也得到了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的控温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与主控单元连接,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并控制罐体的温度,并使罐体内的温度保持在恒温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为覆盖于罐体上的电加热膜或电磁加热圈。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罐体上设有2个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控单元中设有温度比较单元。

作为优选,每个罐体与真空泵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2个压力传感器,所述主控单元中设有压力比较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上设有换气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上设有换气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换气通道为在罐体壁内曲折延伸的曲线形通道,该曲线形通道的一端与罐体内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阀包括节流阀和泄压阀。

作为优选,还包括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与主控单元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连续式程控多罐组合加热拔火罐治疗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真空泵与罐体之间的连接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优选的管路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连续式程控多罐组合加热拔火罐治疗装置,至少包括真空泵50、主控单元60以及多个罐体10,该罐体10的数量至少为2个,具体数量可根据患者拔罐的位置而定,通常数量在2-10个为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罐体10均通过管路20与真空泵50连接。并且,每个罐体10与真空泵50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70和电磁阀80,电磁阀80通常包括节流阀81和泄压阀82,压力传感器70设于电磁阀80和罐体10之间的管路20上,所有的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均与主控单元60连接。

本实施例的连续式程控多罐组合加热拔火罐治疗装置,在拔罐治疗的过程中,由主控单元控制每个罐体内的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动态变化,且各个罐体内的压力依次交替变化,多个罐体之间形成连续的波浪式变化,对治疗的患者形成按摩的效果。该拔火罐治疗装置在拔罐治疗的同时,还具有按摩效果,拔罐与按摩相结合,不仅治疗效果提升,而且舒适性也得到了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0上还设有加热装置30和温度传感器40,其中加热装置30优选为覆盖于罐体上的电加热膜或电磁加热圈。其中加热装置30的控温装置和温度传感器40均与主控单元60连接,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并控制罐体10的温度,并使罐体10内的温度保持在恒温状态。该结构的好处在于,患者拔罐治疗的同时,还具有热敷的效果,治疗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技术改进,温度传感器40的数量为2个,同时,主控单元中包含温度比较单元62。如此改进的目的在于,通过温度比较单元62在监测罐体内实时温度的同时,还实时监测2个温度传感器的差值,以克服在只有一个温度传感器的情况下,万一传感器发生故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进而导致无法准确控制罐体内的温度。双传感器的设置,使得系统的稳定性更好,即使一个传感器发生故障,由于2个传感器的差值发生变化,报警单元90启动,使用者可以马上发现故障并针对该故障做出合适的选择;并且能在另一个温度传感器的正常工作下,拔火罐治疗过程继续进行。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之处,每个罐体10与真空泵50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2个压力传感器70,主控单元中设有压力比较单元61。如此改进的目的与双温度传感器的目的相同,同样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更佳精准的控制罐体内的压力,并使罐体内的压力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周期性的动态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之处,如图3、图4所示,罐体10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换气通道13,该换气通道13上设有换气开关14。其中图3为第一种实施例的换气通道示意图,图4为第二种实施例的换气通道示意图。设置换气通道的目的在于,拔罐过程中,随时有外界的新鲜空气补充到罐本体中,由于换气通道的气流速率小于真空泵吸气的速率,在真空泵持续工作的状态下,可以保证罐本体内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负压状态。该技术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罐体内空气不流通导致的缺陷,充足的氧气对患者拔罐治疗处的皮肤具有更为有利的影响。

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换气通道13为在罐体壁内曲折延伸的曲线形通道,该曲线形通道的一端与罐本体内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该结构的好处在于,新鲜空气进入罐本体内部的过程中,气流进入的路径更长,与罐本体的接触时间更长,外界的新鲜空气在换气通道中已被加热,更加容易保证罐本体内腔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

如图5所示,基于本实施例的罐体结构,一种优选的管路20内至少设有吸气通道22和线路通道23。通过将吸气通道和线路通道均设置于管路内,有效防止了线路外露,且美观性更好。另外,吸气通道与线路通道分开设置,防止互相干扰。作为优选,所述线路通道包括两个加热装置线路通道和两个温度传感器线路通道。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主控单元还连接有显示单元63和输入单元64,以便于显示拔火罐的运行状态以及设定拔火罐的运行参数。同时,主控单元连接有报警单元90,当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报警单元提醒使用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主控单元、压力比较单元、温度比较单元、显示单元、输入单元以及报警单元均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涉及对其本身的结构改进,故对其本身的结构及功能不做进一步的赘述。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