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9685阅读:19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尘肺是工业生产中长期吸入某种粉尘引起的肺实质广泛纤维化的病变,是被纤维组织牵拉的支气管发生扭曲、变形、狭窄、痉挛造成阻塞性通气障碍,发生的支气管炎、肺炎以及由于肺纤维化使肺泡萎缩而引起的临近细胞代偿性肺气肿。这种病人久治不愈、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肺“TB”、“肺心病”、“自发性气胸”,最后因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根据国家卫计委2014通报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当年共报告职业病29972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26873例,尘肺病报告病例数占2014年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9.66%。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国内外的基本方法仍是只限于对症处理的消极疗法。西医采用清洗手术及药物化疗治疗,虽然有治疗尘肺的药物如克西平、磷酸喹哌、柠檬酸铝等在实验动物或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均表现出有明显的副作用,主要是肌注后肌肉跳动和硬块形成,个别由于过敏反应出现口干、面唇部发麻、头晕,部分病人嗜睡和乏力、心动过缓、视力减退、血压下降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问世不久的“肺冲洗术”,能够去掉肺中的粉尘、脏东西,为部分尘肺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因其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使一些高龄老人、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敢问津。另外,其手术相对比较麻烦,有引起感染的可能和一定的危险性。而中医认为,尘粉吸入肺部后,使之破坏了肺组织结构,日久渐之伤脾、伤肾、虽然病变在肺,但因脾为生化之源,脾虚则水谷精气不能上输与肺,肺津不足无以自养,使肺阴日虚,然而目前在针对此机理的中医治疗中,尚未发现有效的、短期内治疗尘肺病的药物,并且肺结核病近年来为多发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现有的治疗肺结核的中药疗效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极易造成耐药性。中医中药按照辨证施治的方法对该病的治疗虽然具有肯定地效果,但仍然缺少系统的、经得起重复的、简便易行的成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补肾益肺、内外兼治,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槐白皮15~30份、桑白皮15~35份、椿白皮15~30份、地骨皮5~15份、甘草3~5份、麦冬3~5份、百合5~10份、三白草根5~10份。

上述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优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槐白皮20份、桑白皮25份、椿白皮20份、地骨皮15份、甘草5份、麦冬5份、百合5份、三白草根5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其剂型为汤剂或颗粒剂。

上述的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将配方量的槐白皮、桑白皮、椿白皮、地骨皮、甘草、麦冬、百合和三白草根,加水冷浸1~2小时,武火煎沸后,文火煎煮30~40分钟,共煎煮2~3次,合并煎液,即得汤剂。

上述的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将配方量的槐白皮、桑白皮、椿白皮、地骨皮、甘草、麦冬、百合和三白草根分别制粒,取单味中药颗粒剂混合,溶解后再经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制粒、 干燥、整粒、过筛得颗粒剂。

本发明的药理分析:

槐白皮:为豆科植物槐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据《药性论》及《日华子本草》记载,味苦,无毒,用于治中风皮肤不仁,喉痹。

桑白皮: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298页记载,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味甘性寒,归肺经。用于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椿白皮: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根皮的韧皮部,气微,苦涩,凉。据《医林纂要》记载,泄肺逆,燥脾湿,去血中湿热。治泄泻、久痢、肠风,崩、带,小便赤数。

地骨皮:肾药兼治肺,补肾益肺,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124页记载,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味甘性寒,归肺、肝、肾经。用于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甘草: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86页记载,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in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麦冬: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155页记载,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inn.f.)Ker-Gawl.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百合: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132页记载,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或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 C.的干燥肉质鳞叶。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味甘性寒。归心、肺经。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虛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三白草根: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根茎,具有利水除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味甘辛,性寒。据《重庆草药》记载:用于补气,健脾,除湿。治白带,痨病,咳嗽,吐血,虚肿。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中槐白皮、桑白皮、椿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地骨皮肾药兼治肺,补肾益肺,清肺降火。甘草、麦冬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百合养阴润肺,三白草根利水除湿、清热解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补肾益肺、内外兼治等功效,治疗尘肺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槐白皮15份、桑白皮15份、椿白皮15份、地骨皮5份、甘草3份、麦冬3份、百合5份、三白草根5份。

制备工艺1:

将配方量的槐白皮、桑白皮、椿白皮、地骨皮、甘草、麦冬、百合和三白草根,加水冷浸1~2小时,武火煎沸后,文火煎煮30~40分钟,共煎煮2~3次,合并煎液,即得汤剂。

制备工艺2:

将配方量的槐白皮、桑白皮、椿白皮、地骨皮、甘草、麦冬、百合和三白草根分别制粒,取单味中药颗粒剂混合,溶解后再经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制粒、干燥、整粒、过筛得颗粒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槐白皮30份、桑白皮35份、椿白皮30份、地骨皮15份、甘草5份、麦冬5份、百合10份、三白草根10份。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槐白皮:18份、桑白皮20份、椿白皮22份、地骨皮8份、甘草5份、麦冬4份、百合8份、三白草根8份。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槐白皮21份、桑白皮22份、椿白皮22份、地骨皮12份、甘草4份、麦冬5份、百合7份、三白草根7份。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尘肺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槐白皮20份、桑白皮25份、椿白皮20份、地骨皮15份、甘草5份、麦冬5份、百合5份、三白草根5份。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典型病例:

病例1:祝某某,男,陕西省旬阳县人

2006年5月16日检查出双肺弥漫性分布粟粒,2007年确诊矽肺三期。给予本发明中药进行治疗,一个月双肺纹理增粗,模糊交织成网状,并伴有小点状高密度影。双肺透亮度较低,未见明显渗出性病灶。心影大小正常,肺动脉段无隆突,双隔面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病例2:祝某某,男,陕西省旬阳县人

经检查为1、双肺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未涂,并咳血。2、尘肺三期。给予本发明中药进行治疗,一个月双肺纹理增粗,模糊交织成网状,并伴有小点状高密度影。双肺透亮度较低,未见明显渗出性病灶。心影大小正常,肺动脉段无隆突,双隔面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病例3:宋某某,男,陕西省旬阳县人

经检查为尘肺一期,双肺纹理增粗,模糊,交织成网状,并伴有小点状高密度影,双肺透亮度低。肺门轮廓模糊,密度增高,结构不清并轻度增大。给予本发明中药进行治疗,一个月后双肺纹理增粗,模糊,并伴有小点状高密度影,双肺透亮度稍低。肺门轮廓清晰,无增大。心影大小正常,肺动脉段无隆突,双隔面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