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35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胶囊,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胶囊。
背景技术
:痤疮一种好发于颜面、颈、胸背或臀部等处的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发于青春发育期,皮损是与毛囊一致性的丘疹、黑头粉刺、白头粉刺、脓疮、囊肿、结节等,易反复发生,严重者可形成凹陷或增生性瘢痕,深部的炎症可以形成巨大的脓肿,愈后可遗留瘢痕,病程迁延难愈。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微生物感染、遗传、化妆品使用等因素有关。由于痤疮病因多样且易发并发症,只凭少数几味药难以照顾全面,须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鉴于各种中药材的多种活性成分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各种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变化会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影响,药物联用时,既可能产生协同增效的药效,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进而导致药物治疗作用减弱或治疗失败,有些药物联用还会使得药物毒性增强,引起不良反应;即使药物联用使得作用增强,但当治疗作用过度增强时会超出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乃至危害患者。部分研究往自拟中药方剂以期治疗痤疮,其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方剂配伍不合理,常常是只从某些单味或复方药的个别功能主治与某些药效学指标去生搬硬套中医药理论,方剂药味随意加减,造成组方不合理,与中医药理论相矛盾。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胶囊,通过中药材的合理配伍,有助于治疗痤疮,且能有效防止复发,达到整体调节和远期效果的良好功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胶囊,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菊花7份、大黄5份、丹参10份、丁香9份、厚朴8份、黄柏9份、金银花8份、异叶米口袋5份、铁刀木叶6份、灯台叶7份、糯米藤6份、冬青叶8份、麦饭石14份、巴夏嘎11份、狭叶巴戟13份、藏点地梅5份、无瓣枣9份、黄花胡椒4份、云南野当归6份、药喇叭根12份、虾壳钱7份、柳茶11份、甘草10份、藁本10份。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药材分别去除杂质后混合,送入烘干箱内于120℃温度下烘干,粉碎成100-130目细末,经紫外线消毒后按0.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菊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味】甘、苦,微寒。【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大黄【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丹参【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微寒。【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丁香【来源】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性味】辛,温。【归经】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厚朴【来源】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黄柏【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金银花【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味】甘,寒。【归经】归肺、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异叶米口袋【来源】豆科异叶米口袋,以全草入药。【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水肿,痈肿,疔毒,淋巴结结核等症。铁刀木叶【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铁刀木的干燥小叶。【性味】味苦、性寒,入水、风塔。【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灯台叶【来源】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植物糖胶树的干燥树叶。【性味】味苦、微涩、寒。【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糯米藤【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糯米团的带根全草。【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止血。治疗疮,痈肿,瘰疬,痢疾,妇女白带,小儿疳积,吐血,外伤出血。冬青叶【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叶片。【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治烫伤,溃疡久不愈合,闭塞性脉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菌痢,外伤出血,冻瘃,皲裂。麦饭石【来源】药材基源:为中酸性火成岩类岩石石英二长斑岩。【性味】甘;温;无毒。【归经】肝;胃;肾经。【功能主治】解毒散结;去腐生肌;除寒祛湿;益肝健胃;活血化瘀;利尿化石;延年益寿。主痈疽发背;痤疮;湿疹;脚气;痱子;手指皲裂;黄褐斑;牙痛;口腔溃疡;风湿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经衰弱;外伤红肿;高血压;老年性血管硬化;肿瘤;尿路结石。巴夏嘎【来源】车前科植物毛果婆婆钠等同属近缘植物的干燥全草。【性味】气味苦味,性寒。【功能主治】清热、愈疮、生肌、止血、明目。临床上广泛用于疮疗,创伤,炎症,眼疾。狭叶巴戟【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狭叶巴戟的根皮和叶。【性味】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火解毒,利胆退黄,杀虫止痒,敛疮生肌。主治黄疸,胆石症,疔疮痈疖脓肿,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漆树过敏,小儿疮疡久不收口。藏点地梅【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西藏点地梅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利尿,燥协日乌素,消肿,杀黏。主治浮肿,水肿,关节协日乌素病,炭疽,咽喉肿痛。无瓣枣【来源】为鼠李科植物褐果枣的果实。【性味】味酸、微涩,性凉。【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杀虫止痒。主治疔疮痈疖脓肿,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毒虫咬伤。黄花胡椒【来源】为胡椒科植物黄花胡椒的藤茎。【性味】味辣,性热。【功能主治】温通气血。散寒止痛,止痒。主治腹脘胀痛,痛经,癣。云南野当归【来源】伞形科当归属植物云南野当归,以根入药。秋冬采根,洗净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补血润燥,滑肠。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瘀血闭经,贫血,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肠燥便秘等。药喇叭根【来源】为旋花科植物泻根的干燥块根。【性味】二级干热,味甘。【功能主治】生干生热,攻泻燥湿,祛寒止痛,逐水退肿,止旧咳,退旧热,驱肠虫。主治湿寒性或戮液质性疾病,如大便不通,习惯性便秘,全身水肿,肠道梗阻,陈旧性头痛,寒性发热,癫病,腰背酸痛,坐骨神经痛,瘫痪,面瘫,关节疼痛,旧咳不止,旧热不退,肠道生虫等。虾壳钱【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台湾堇菜的全草。【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祛风止咳;活血通经。主小儿食饮不振;感冒;咳嗽;痛经;红崩白带;腹痛下痢;风湿病。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藁本【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性味】辛,温。【归经】归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柳茶【来源】以蔷薇科鲜卑花属植物窄叶鲜卑花及鲜卑花的枝叶及果序(带果实的果枝)入药。【功能主治】清胃热、助消化、调节脂代谢。蝴蝶满园春【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虞美人的全草或花、果实。【性味】苦;涩;微寒;有毒。【归经】大肠经。【功能主治】镇咳;镇痛;止泻。主咳嗽;偏头痛;腹痛;痢疾。竹叶兰【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背鹿衔草的根或全株。【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补肺益肾;调经止血。主肺热咳嗽;气虚喘咳;头晕耳鸣;骨折;吐血。玫瑰露【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玫瑰花的蒸馏液。【性味】淡;平。【归经】肝;脾;胃经。【功能主治】和中,养颜泽发。主肝气犯胃,脘腹胀满疼痛,肤发枯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对痤疮的治疗达到标本同治。组方讲究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巴夏嘎、药喇叭根、狭叶巴戟、麦饭石、柳茶等6味药材共为君药,在复方中起主导作用,通过作用于主要靶点来治疗疾病;藁本、无瓣枣、异叶米口袋、丹参、虾壳钱等8味药材为臣药,通过作用于与君药相同的靶点来增强君药的药理作用,从而减少君药所需剂量;其余为佐、使草药,以提高君、臣药的生物利用度,协调他们各成份的活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人经反复试验,并结合药理研究观察证实,添加柳茶与麦饭石相伍后可显著减轻炎性皮损,抑制局部色素沉积,防止瘢痕形成。巴夏嘎、药喇叭根、无瓣枣三者相伍,可产生显著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的独特疗效。虾壳钱可增狭叶巴戟之效,加速促进色素沉着的消退。2、本发明针对痤疮发病机理,从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展开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无毒副作用,能明显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标本兼治防止复发,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称取:菊花7克、大黄5克、丹参10克、丁香9克、厚朴8克、黄柏9克、金银花8克、异叶米口袋5克、铁刀木叶6克、灯台叶7克、糯米藤6克、冬青叶8克、麦饭石14克、巴夏嘎11克、狭叶巴戟13克、藏点地梅5克、无瓣枣9克、黄花胡椒4克、云南野当归6克、药喇叭根12克、虾壳钱7克、柳茶11克、甘草10克、藁本10克。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药材分别去除杂质后混合,送入烘干箱内于120℃温度下烘干,粉碎成100-130目细末,紫外线消毒后按0.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饭后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选择2013年以来在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40例临床观察,临床症状均符合痤疮诊治标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药物选择: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胶囊,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饭后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0.2g,每日2次;四环素片0.5g,每日2次,外涂肤炎宁搽剂。疗程同治疗组。连续冶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3、疗效判定:(1)治愈:皮疹全部消退或仅留少数粉刺。(2)好转:皮疹有明显消退。(3)未愈:皮疹无明显消退或新皮疹不断出现。4、结果:选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胶囊的治疗组中,治愈14例,好转5例,未愈1例,治愈率70%,总有效率95%。平均治愈时间25天。对治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无1例复发。对照组中治愈10例,好转4例,未愈6例,治愈率50%,总有效率70%。平均治愈时间28天。对治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2例复发。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施例2称取:菊花7克、大黄5克、丹参10克、丁香9克、厚朴8克、黄柏9克、金银花8克、异叶米口袋5克、铁刀木叶6克、灯台叶7克、糯米藤6克、冬青叶8克、麦饭石14克、巴夏嘎11克、狭叶巴戟13克、藏点地梅5克、无瓣枣9克、黄花胡椒4克、云南野当归6克、药喇叭根12克、虾壳钱7克、甘草10克、藁本1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选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成的中药胶囊的10名痤疮患者中,治愈6例,好转3例,未愈1例,治愈率50%,总有效率90%。对治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1例复发。实施例3称取:菊花7克、大黄5克、丹参10克、丁香9克、厚朴8克、黄柏9克、金银花8克、异叶米口袋5克、铁刀木叶6克、灯台叶7克、糯米藤6克、冬青叶8克、麦饭石14克、狭叶巴戟13克、藏点地梅5克、黄花胡椒4克、云南野当归6克、药喇叭根12克、虾壳钱7克、柳茶11克、甘草10克、藁本1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选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成的中药胶囊的10名痤疮患者中,治愈5例,好转2例,未愈3例,治愈率50%,总有效率70%。对治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2例复发。实施例4称取:菊花7克、大黄5克、丹参10克、丁香9克、厚朴8克、黄柏9克、金银花8克、异叶米口袋5克、冬青叶8克、麦饭石14克、狭叶巴戟13克、藏点地梅5克、无瓣枣9克、黄花胡椒4克、云南野当归6克、药喇叭根12克、虾壳钱7克、柳茶11克、甘草1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称取:菊花7克、大黄5克、丹参10克、丁香9克、厚朴8克、黄柏9克、金银花8克、异叶米口袋5克、铁刀木叶6克、灯台叶7克、糯米藤6克、冬青叶8克、麦饭石14克、蝴蝶满园春5克、狭叶巴戟13克、藏点地梅5克、无瓣枣9克、黄花胡椒4克、云南野当归6克、药喇叭根12克、柳茶11克、甘草10克、藁本1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6称取:菊花7克、大黄5克、丹参10克、丁香9克、厚朴8克、黄柏9克、金银花8克、异叶米口袋5克、蝴蝶满园春6克、竹叶兰6克、冬青叶8克、麦饭石14克、巴夏嘎11克、狭叶巴戟13克、藏点地梅5克、无瓣枣9克、黄花胡椒4克、云南野当归6克、药喇叭根12克、虾壳钱7克、柳茶11克、甘草10克、藁本1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7称取:菊花7克、大黄5克、丹参10克、丁香9克、厚朴8克、黄柏9克、金银花8克、异叶米口袋5克、蝴蝶满园春6克、竹叶兰6克、铁刀木叶6克、灯台叶7克、糯米藤6克、冬青叶8克、麦饭石14克、巴夏嘎11克、狭叶巴戟13克、藏点地梅5克、无瓣枣9克、黄花胡椒4克、云南野当归6克、药喇叭根12克、虾壳钱7克、柳茶11克、甘草10克、藁本1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8称取:玫瑰露7克、菊花7克、大黄5克、丹参10克、丁香9克、厚朴8克、黄柏9克、金银花8克、异叶米口袋5克、蝴蝶满园春6克、竹叶兰6克、铁刀木叶6克、灯台叶7克、糯米藤6克、冬青叶8克、麦饭石14克、巴夏嘎11克、狭叶巴戟13克、藏点地梅5克、无瓣枣9克、黄花胡椒4克、云南野当归6克、药喇叭根12克、虾壳钱7克、柳茶11克、甘草10克、藁本1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20例临床观察,临床症状均符合痤疮诊治标准。病人随机分成5组,分别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8制成的中药胶囊,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饭后温开水送服,记录疗效如下:病例治愈好转未愈不良反应2年内复发平均治愈时间实施例443100129天实施例544001127天实施例644000024天实施例744000020天实施例844000015天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例如本发明除制成胶囊剂外,还可用常见工艺制成其他口服剂型。相关中药及其药理通过现有公开文献及网络均可获得,也可以用相近功效的药材代之代用。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