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4296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痤疮又称青年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胸背部,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多发于青春期的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痤疮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对此病的中药治疗药物临床疗效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苦参50-100份、鸦胆子10-20份、板蓝根100-200份、焦大黄10-50份、黄连10-50份、白花蛇舌草50-200份、半边莲100-200份、黄芩100-200份、黄柏100-200份、当归100-300份、桃仁100-200份、红花50-100份、苍术50-100份、白术100-200份、薏苡仁100-200份、丹参100-200份、紫草100-200份、金银花100-200份、浙贝母100-200份、甘草50-100份和荷叶10-50份。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苦参80份、鸦胆子15份、板蓝根150份、焦大黄30份、黄连40份、白花蛇舌草100份、半边莲100份、黄芩150份、黄柏150份、当归200份、桃仁150份、红花100份、苍术80份、白术150份、薏苡仁150份、丹参150份、紫草150份、金银花150份、浙贝母150份、甘草80份和荷叶30份。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由其制成水煎剂、丸剂(包括水丸、蜜丸、糖衣丸、胶丸、肠溶丸或滴丸)、茶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或散剂剂型。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治疗机理:

痤疮是内热炽盛、外受风邪所致,但有肺热、血热肝热,阴虚内热所致,脓疮等皮损属于风热,毒热所致,又如癫痕性痤疮可因气滞血瘀所致,故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2、组方原理:

本发明旨在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方中苦参、鸦胆子、板蓝根、焦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黄芩、黄柏、当归为君药,清热解毒、祛风除痘;桃仁、红花、丹参、紫草为臣药,金银花、浙贝母、白术、薏苡仁、苍术为使药,甘草、荷叶调和诸药。

本发明配伍严谨、辩证立法方药的当对症,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治愈率高,治愈后使病人皮肤恢复正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苦参50g、鸦胆子10g、板蓝根100g、焦大黄25g、黄连25g、白花蛇舌草100g、半边莲100g、黄芩100g、黄柏100g、当归150g、桃仁100g、红花50g、苍术50g、白术100g、薏苡仁100g、丹参100g、紫草100g、金银花100g、浙贝母100g、甘草50g和荷叶25g。本实施例适用于重症。

实施例2:

苦参5g、鸦胆子1g、板蓝根10g、焦大黄1g、黄连1g、白花蛇舌草5g、半边莲10g、黄芩10g、黄柏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5g、苍术5g、白术10g、薏苡仁10g、丹参10g、紫草10g、金银花10g、浙贝母10g、甘草5g和荷叶1g。本实施例适用于轻症。

实施例3:

苦参8g、鸦胆子1.5g、板蓝根15g、焦大黄3g、黄连4g、白花蛇舌草10g、半边莲10g、黄芩15g、黄柏15g、当归20g、桃仁15g、红花10g、苍术8g、白术15g、薏苡仁15g、丹参15g、紫草15g、金银花15g、浙贝母15g、甘草8g和荷叶3g。

实施例4:

苦参10g、鸦胆子3g、板蓝根30g、焦大黄10g、黄连10g、白花蛇舌草30g、半边莲30g、黄芩10g、黄柏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苍术10g、白术10g、薏苡仁10g、丹参30g、紫草10g、金银花10g、浙贝母10g、甘草6g、荷叶6g。

上述实施例均可制成水煎剂、丸剂(包括水丸、蜜丸、糖衣丸、胶丸、肠溶丸或滴丸)、茶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或散剂剂型。

服用方法:

水煎剂:每日1剂,分3次服用,每次300ml;

蜜丸:每日3丸,分3次服用,每丸6-9g。

服药禁忌:

忌食生冷、辛酸、海鲜、酒类、肥厚油腻食物,避免接触花粉。

临床试验例:

一、中医辩证标准:

选择申请人随访资料完整的内热炽盛、外受风邪所致痤疮患者50例。

二、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改善,脸部痘疹消失,面部皮肤光泽,三年无复发;

显效::服用一个疗程,疗效显著,痘疹块基本消失,二年没有复发;

有效: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

三、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水煎剂,每日1剂,分3次服用,每次300ml,疗程为4-16周,随访三年。

四、结果统计:

五、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明显减轻痤疮症状,未见不良反应。

六、典型病例:

病例1:秦某,男,19岁,学生,2013年5月就诊。病患者自述:前十天在火锅店吃辛辣滋腻海鲜后,在脸部出现麦粒大小痘疹,经各诊所医院治疗无效前来就诊,患者身体肥胖、脸色黑、脉滑迟、大便干,舌体胖大、苔厚腻。诊断为内热炽盛,气滞血瘀,立法;清热解毒、污血消肿,给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水煎剂,经治疗一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三年未复发。

病例2:祁某,男,22岁,大学生,2014年9月就诊,患者自述:在二月前因在南方城市上大学,因夏天南方热,又因饮食辛辣,经常吃海鲜,在二月前脸部出现痘疹,而且越来越多,越大,有些发痒,影响面颜。在本大学经西医治疗无效,特来就诊,给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水煎剂,经治疗一个疗程基本痊愈,二年未再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组合物由括苦参、鸦胆子、板蓝根、焦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黄芩、黄柏、当归、桃仁、红花、苍术、白术、薏苡仁、丹参、紫草、金银花、浙贝母、甘草和荷叶组成。本发明旨在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组合物配伍严谨、辩证立法方药的当对症,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治愈率高,治愈后使病人皮肤恢复正常。

技术研发人员:何兴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兴博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