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大青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1752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的复方大青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方大青叶提取物物为棕(褐)色粉末,味微酸、苦、涩,有引湿性,其主要适用范围包括: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以及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2、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3、经体内、体外实验发现有抗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作用。4、对传染性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降温快,毒性小。5、对多种致炎剂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抗病毒作用:对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不同病毒株有抑制或延缓细胞病变作用。

目前关于复方大青叶提取物制备方法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国家药品标准WB3-B-1057-91-2015中有明确记载:【处方】大青叶60kg、羌活15kg、拳参15kg、金银花30kg、大黄15kg;【制法】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真空干燥,粉碎即得。

然而目前上述标准中记载的制备方法存在一些缺陷:提取物干燥工序困难,采用真空干燥法时,流浸膏放入烘盘后,由于流浸膏粘性太大,很难彻底干燥,干燥后成整块状,出料、粉碎困难;而采用喷雾干燥法时,由于物料粘性大,导致雾化困难,雾化器经常堵塞。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开发新的复方大青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方大青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大青叶60重量份、羌活15重量份、拳参15kg重量份、金银花30重量份、大黄15重量份,加8至15倍量的水煎煮1至2小时,将水煮液静置12小时候,2000转/分钟离心,清夜浓缩成密度为1.00g/ml至1.10g/ml的稠膏;

2)将得到的稠膏加入醇沉罐,开启搅拌以每小时180重量份的速度滴加重量百分比为95%的乙醇和食用甘油的混合物,加入总量为300至600重量份,其中所述乙醇和食用甘油的体积比为9.9:0.1至7:3,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24至72小时,离心分离出杂质沉淀及上清液;

3)上清液进入浓缩罐,浓缩成相对密度1.20g/ml至1.25g/ml的稠膏,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方大青叶提取物颗粒;或者将上清液浓缩成1.30g/ml至1.35g/ml的稠膏,用真空干燥箱干燥,然后粉碎。

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乙醇和食用甘油的体积比为优选为9.5:0.5至8:2,最优选为9:1。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浓缩之前对物料进行醇沉处理,特别是采用乙醇和食用甘油的混合溶剂,在确保稠膏成分不流失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稠膏的粘度和密度,适合后续的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进行描述之前,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制于一般含义和字典含义,而应当在允许发明人适当定义术语以进行最佳解释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与本发明的技术方面相应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因此,这里提出的描述仅仅是出于举例说明目的的优选实例,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从而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其获得其他等价方式或改进方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在将步骤1)中的水煮液浓缩成密度为1.00g/ml至1.10g/ml的稠膏后,采用醇沉步骤进行处理,其中采用重量百分比为95%的乙醇和食用甘油的混合溶剂作为醇沉剂,通过调节食用甘油的加入量可以有效调节后期由上清液浓缩得到的稠膏的粘度和密度等,进而有效解决之后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重量百分比为95%的乙醇和食用甘油的体积比为9.9:0.1至7:3,优选为9.5:0.5至8:2,最优选9:1。当两者的体积比高于9.9:0.1,即食用甘油不足时,很难起到对稠膏的粘度和密度调节的作用,而当两者的体积比低于7:3,即食用甘油过量时,往往稠膏的流动性太高,不易成型,另外在后期的喷雾干燥中很难获得充分干燥的颗粒。

以下实施例仅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例子列举,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和构思的范围内的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所用的原料和仪器,除非另有声明,均为市售可得产品。

实施例1

1)取大青叶60kg、羌活15kg、拳参15kg、金银花30kg、大黄15kg,将大青叶、拳参、羌活、金银花、大黄加15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将水煮液静置12小时后,2000转/分钟离心,清夜浓缩成密度为1.00g/ml至1.10g/ml的稠膏;

2)将得到的稠膏加入醇沉罐,开启搅拌以每小时180L的速度滴加重量百分比为95%乙醇270L和食用甘油30L(总量为300L,乙醇与食用甘油的体积比为9:1),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24小时,分离出杂质沉淀及上清液;

3)上清液进入浓缩罐,浓缩成相对密度1.20g/ml至1.25g/ml的稠膏,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方大青叶提取物颗粒。

实施例2

1)取大青叶60kg、羌活15kg、拳参15kg、金银花30kg、大黄15kg,将大青叶、拳参、羌活、金银花、大黄加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将水煮液静置12小时后,2000转/分钟离心,清夜浓缩成密度为1.00g/ml至1.10g/ml的稠膏;

2)将得到的稠膏加入醇沉罐,开启搅拌以每小时180L的速度滴加重量百分比为95%乙醇360L和食用甘油40L(总量为400L,乙醇与食用甘油的体积比为9:1),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24小时,分离出杂质沉淀及上清液;

3)上清液进入浓缩罐,浓缩成相对密度1.20g/ml至1.25g/ml的稠膏,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方大青叶提取物颗粒。

实施例3

1)取大青叶60kg、羌活15kg、拳参15kg、金银花30kg、大黄15kg,将大青叶、拳参、羌活、金银花、大黄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将水煮液静置12小时后,2000转/分钟离心,清夜浓缩成密度为1.00g/ml至1.10g/ml的稠膏;

2)将得到的稠膏加入醇沉罐,开启搅拌以每小时180L的速度滴加重量百分比为95%乙醇540L和食用甘油60L(总量为600L,乙醇与食用甘油的体积比为9:1),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48小时,分离出杂质沉淀及上清液;

3)上清液进入浓缩罐,浓缩成相对密度1.30g/ml至1.35g/ml的稠膏,然后进行真空干燥箱干燥,然后进行粉碎,得到复方大青叶提取物颗粒。

对比实施例1

除了不加入食用甘油外,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复方大青叶提取物颗粒。

对比实施例2

除了不加入食用甘油外,按照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制备复方大青叶提取物颗粒。

对比实施例3

除了不加入食用甘油外,按照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制备复方大青叶提取物颗粒。

结果对比:

实施例1和2以及对比实施例1和2的喷雾干燥均各自进行半个小时,取下雾化器肉眼观察,孔堵塞情况,发现实施例1有非常轻微的堵塞,而实施例2中没有发生堵塞,相反地,对比实施例1和2中的雾化器均存在严重的堵塞现象。

另外,实施例3和对比实施例3中得到的稠膏进行真空干燥后进行粉碎,在同样的粉碎时间下,实施例3更易得到粒度均匀的颗粒,而对比实施例3中得到的颗粒粒度不够均匀,这主要是因为对比实施例3中干燥后成整体硬块,导致后期粉碎困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