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931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微创经皮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具领域,具体涉及微创经皮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寰椎又称第一颈椎,为环形,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构成。研究表明轴向受压是导致寰椎骨折的主要原因。寰椎骨折的分型如下:Ⅰ型损伤为单独的前弓或后弓骨折,Ⅱ型损伤为寰椎部分前方结构和后方结构同时损伤,Ⅲ型为侧块损伤,无论前后弓是否骨折。对于寰椎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一般采用费城牵引、颈托固定、后路C1-2融合、头环背心外固定等。对出现移位的Ⅰ型、Ⅱ型骨折以及寰椎环破裂的Ⅲ型骨折,需行头环背心外固定;固定后过伸过屈位片如提示寰齿前间隙>5mm,以及少数初次骨折或内固定失败的寰椎骨折,需行后路C1-2融合。对于有手术指针的寰椎骨折,本发明可经皮小切口完成手术,在保留颈椎旋转、伸屈功能的前提下,达到坚强内固定的目的同时,微创置钉,对颈椎解剖结构的破坏达到最小。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手术指针的寰椎骨折一般采用后路枕颈融合、寰枕融合、寰枢融合等方式。上述手术方式均需行颈椎后正中切口,暴露枕骨、寰椎、枢椎等颈部椎体。手术切口较大,易损伤静脉丛,术中出血较多,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且容易引起深部组织的感染。传统手术为了获得坚强内固定,常以牺牲颈椎伸屈、旋转功能为代价,如枕颈融合、寰枕融合、寰枢融合等。患者在接受寰椎骨折治疗的同时,往往丧失了部分颈椎伸屈、旋转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的微创经皮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创经皮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包括包覆在人体后颈的弧形架体,设置在所述寰椎侧块上的两根侧块螺钉,连接两根所述侧块螺钉的连接棒,所述弧形架体的内弧形状与人体后颈的弧度相配合,所述弧形架体上设置有四个通孔,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棒、所述第四通孔在一直线上,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分别与两根所述侧块螺钉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拧钉装置,所述拧钉装置包括U形置棒器及设置在所述侧孔螺钉端部的防旋套筒,所述U形置棒器包括U形件,所述U形件一端设置有固定所述连接棒的安装头、另一端设置有刻度尺。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块螺钉包括空心的螺杆、设置在所述螺杆上端的螺杆头,所述螺杆头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棒通过的固定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外各设置有套筒。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利用透视技术,在患者后颈处放置弧形架体,在弧形架体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处安装套筒;透视下在第二通孔套筒及第三通孔套筒内插入带内芯的引导针;拔除引导针的内芯;在引导针管内插入导丝;拔除引导针管,保留导丝;3级扩张器沿导丝逐级轻柔扩开一个合适的通道;移除前两个扩张器,保留第三个扩张器作为攻丝过程的保护套;通过导丝在第三个扩张套管中插入丝攻,进行攻丝(丝攻的直径与螺钉的直径相同;螺钉的长度可以通过丝攻手柄上的刻度得出);攻丝之后移除扩张器,保留导丝;拧钉装置拧入侧块螺钉(确保螺钉的方向和深浅一致);U形置棒器一端的安装头安装有连接棒,通过第一通孔、第四通孔插入侧块螺钉钉尾,透视,位置理想后,于U形置棒器上读出所需连接棒的长度;拔出U形置棒器,于其中一端安装合适长度的连接棒,将连接棒通过第一通孔、第四通孔插入侧块螺钉的钉尾的固定孔内;透视见位置满意后,使用压缩起子临时拧尾帽;通过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内插入防旋套筒,使用锁死起子,锁紧螺钉头的尾帽,直至锁紧螺母被折断,折断的螺母保留在锁死起子内;拔除锁死起子及防旋套筒,退出U型置棒器,关闭伤口。

上文中,引导针、导丝、3级扩张器、丝攻、压缩起子、锁死起子、防旋套筒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外科手术医疗器械,拧钉装置包括与侧块螺钉相连接的防旋套筒及U型置棒器,防旋套筒远离侧块螺钉的一端设置有一与固定孔平行的通孔,U型置棒器一端穿过两根侧块螺钉的固定孔内,另一端穿过两个防旋套筒的通孔,能保证两根侧块螺钉的方向完全一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合理,能使手术更快捷有效;

2、本发明的弧形架体有助于手术中对于克氏针的置入定位、连接棒的置入定位;

3、本发明使得寰椎固定手术时减少了开放性创口,只需四个微小切口即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病人后期的恢复时间,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4、本发明采用微创经皮小切口完成置钉,在保留颈椎旋转、伸屈功能的前提下,达到坚强内固定的目的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无需暴露椎体,减少了深部组织感染的风险;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较少,具有明显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弧形架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使用方法示意图。

其中:1、弧形架体;2、侧块螺钉;3、螺钉头;4、连接棒;5、引导针;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第四通孔;10、套筒;11、寰椎;12、U型置棒器;13、防旋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微创经皮寰椎11后路内固定系统,包括包覆在人体后颈的弧形架体1,设置在寰椎11侧块上的两根侧块螺钉2,连接两根侧块螺钉2的连接棒4,弧形架体1的内弧形状与人体后颈的弧度相配合,弧形架体1上设置有四个通孔,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第四通孔9,第一通孔6、连接棒4、第四通孔9在一直线上,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分别与两根侧块螺钉2在同一直线上。

还包括拧钉装置,拧钉装置包括U形置棒器12及设置在侧孔螺钉2端部的防旋套筒13, U形置棒器12包括U形件, U形件一端设置有固定所述连接棒的安装头、另一端设置有刻度尺。

侧块螺钉2包括空心的螺杆、设置在螺杆上端的螺杆头,螺杆头上设置有供连接棒4通过的固定孔。

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第四通孔9外各设置有套筒10。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利用透视技术,在患者后颈处放置弧形架体1,在弧形架体1的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第四通孔9处安装套筒10;透视下在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内的套筒10内插入引导针5;拔除引导针5的内芯;在引导针5的外管内插入导丝;拔除引导针5的外管,保留导丝;3级扩张器沿导丝逐级轻柔扩开一个合适的通道;移除前两个扩张器,保留第三个扩张器作为攻丝过程的保护套;通过导丝在第三个扩张套管中插入丝攻,进行攻丝(丝攻的直径与螺钉的直径相同;螺钉的长度可以通过丝攻手柄上的刻度得出);攻丝之后移除扩张器,保留导丝;拧钉装置拧入侧块螺钉(确保螺钉的方向和深浅一致);特殊U形置棒器一端可连接连接棒,通过第一通孔、第四通孔插入侧块螺钉钉尾,透视,位置理想后,于U形置棒器上读出所需连接棒的长度;拔出U形置棒器,于其中一端安装合适长度的连接棒,将连接棒通过第一通孔、第四通孔插入插入侧块螺钉的钉尾的固定孔内;透视见位置满意后,使用压缩起子临时拧尾帽;通过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内插入防旋套筒,使用锁死起子,锁紧螺钉头的尾帽,直至锁紧螺母被折断,折断的螺母保留在锁死起子内;拔除锁死起子及防旋套筒,退出U型置棒器,关闭伤口。

引导针、导丝、3级扩张器、丝攻、压缩起子、锁死起子、防旋套筒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外科手术医疗器械, 拧钉装置包括与侧块螺钉2相连接的防旋套筒13及U型置棒器12,防旋套筒13上远离侧块螺钉2的一端设置有一与固定孔平行的通孔,U型置棒器12一端穿过两根侧块螺钉2的固定孔内,另一端穿过两个防旋套筒13的通孔,能保证两根侧块螺钉2的方向完全一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