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105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胎气上逆特别是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孕产妇在妊娠期出现胸腹胀满,甚或喘急、烦躁不安者,称为“胎气上逆”。亦名“胎气逼心”、“子悬”。胎气上逆多见于妊娠中、晚期,发作时胸腹胀满,如有物窒塞悬挂之状,甚或心悸、喘息气急、烦躁不安,劳作后症状加重。

中医认为“胎气上逆”的主要病机是血气失和,以致胎气上逆,气机不利,壅塞胸腹而致病。据《中医妇科学》(马宝璋主编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记载,本病分为肝气犯脾型和肺胃积热型。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上常见的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期,胸腹胀满,甚或喘急不安,心烦易怒,食少嗳气,心悸乏力,大便溏薄,苔薄腻,脉弦缓。

在日常生活中,本病常常被忽略,常采取的卧床、少食等方法,不但耽误疾病的治疗往往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的中药制剂,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治疗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贯叶金丝桃2-3、罗布麻叶5-15、绿萼梅3-6、乳源木莲果9-15、阿育魏实3-8、金老梅花5-10、香根芹根15-30、刺莓果10-15、铰剪藤3-9、砂仁3-6。

优选的,一种治疗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贯叶金丝桃3、罗布麻叶15、绿萼梅5、乳源木莲果15、阿育魏实5、金老梅花10、香根芹根20、刺莓果15、铰剪藤5、砂仁5。

本发明所含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

贯叶金丝桃:为藤黄科植物贯叶金丝的干燥地上部分。归肝经,可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常用于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心胸郁闷,关节肿痛,乳痈,乳少。

罗布麻叶: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叶。归肝经。可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肾炎浮肿。

绿萼梅:为蔷薇科小乔木梅的花蕾。性味:酸、涩,平。归肝、胃经。可疏肝理气。临床上常用于肋疼痛,胸腹胀痛等症。本品有疏肝理气解郁作用,适用于肝气郁滞、胸闷痛及肝胃气滞、脘腹胀痛、胃纳不佳等症。

乳源木莲果:为木兰科植物乳源木莲的果实。性味:淡;平。可疏肝理气;通便止咳。主治肝胃气痛;胁肋胀痛;老年便秘;咳嗽。

阿育魏实:为伞形科阿育魏实的种子入药。性味:辛、苦,温。可祛风除湿,理气开胃,止痛。主治风湿疼痛,胃寒腹痛,消化不良,泌尿系结石。

金老梅花:为蔷薇科植物金老梅的花。性味:苦,凉。归脾;胃;肝经。可化湿健脾,主治湿阻脾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浮肿,赤白带,乳腺炎。

香根芹根:为伞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可健脾消食;养肝明目。主治消化不良;夜盲症。

刺莓果: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可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治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月经不调。

铰剪藤: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铰剪藤的全株。性味:甘;平。归肝;脾经。可益气养血;通经下乳。主治产后虚弱;产后缺乳。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湿。归脾、胃、肾经。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主要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本发明为汤剂,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洗净后,加水适量,按传统中药煎煮方法煎成汤剂(砂仁后下)。

发明人认为,患者因素性抑郁或忿怒伤肝,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因孕后胎体渐大或增长过快,有碍气机升降,肝气犯脾,血气失和,以致胎气上逆,壅塞胸腹,故胸腹胀满,甚则喘急不安;肝失条达,气郁不畅,故心烦易怒;肝气犯脾,脾虚运化失职,或因饮食失节,脾之升降功能失常,食滞气郁,故食少嗳气乏力,大便溏薄;脾虚湿浊上犯则心悸。苔薄腻,脉弦缓,均为肝气犯脾之征。

故本发明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精选了贯叶金丝桃、罗布麻叶起到疏肝解郁、平肝安神的功效;用绿萼梅、乳源木莲果疏肝理气,用阿育魏实理气开胃,用金老梅花健脾化湿,用香根芹根健脾、养肝;本发明增用刺莓果健脾理气、养血调经,用铰剪藤益气养血。因患者处于妊娠期,胎气上逆容易引起胎动频繁,故本发明选用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祛湿、理气安胎之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的中药制剂(单位:克):贯叶金丝桃2、罗布麻叶5、绿萼梅3、乳源木莲果9、阿育魏实3、金老梅花5、香根芹根15、刺莓果10、铰剪藤3、砂仁3。将各原料药洗净后,按传统中药煎煮方法煎成汤剂(砂仁后下)。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的中药制剂(单位:克):贯叶金丝桃3、罗布麻叶15、绿萼梅5、乳源木莲果15、阿育魏实5、金老梅花10、香根芹根20、刺莓果15、铰剪藤5、砂仁5。将各原料药洗净后,按传统中药煎煮方法煎成汤剂(砂仁后下)。

实施例3:一种治疗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的中药制剂(单位:克):贯叶金丝桃3、罗布麻叶15、绿萼梅6、乳源木莲果15、阿育魏实8、金老梅花10、香根芹根30、刺莓果15、铰剪藤9、砂仁6。将各原料药洗净后,按传统中药煎煮方法煎成汤剂(砂仁后下)。

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选用某三甲医院门诊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6例胎气上逆症患者,符合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的诊断标准:妊娠期,胸腹胀满,甚或喘急不安,心烦易怒,食少嗳气,心悸乏力,大便溏薄,苔薄腻,脉弦缓。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传统中药煎煮方法煎成汤剂(砂仁后下),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连服7日。

经7日治疗106例患者痊愈:诸症消失,大小便正常,脉诊、舌诊正常;30例患者症状有所好转,继服5日痊愈。总有效率为100%。服药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举例。

孙某,女,26岁,2014年5月初诊。患者平素身体健康,结婚2年,妊娠6个多月。因妊娠期间,食少嗳气。近一个月,夫妻常常吵架,心中郁闷不乐,心烦易怒。近日感觉胸胁不适,胸腹胀满,气上冲心,随即卧床,呼吸浅短急促。诊察可见:苔薄腻,脉弦缓。诊断为: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5日,症状痊愈,继续服用两日巩固疗效。随访一月未复发,足月产下一健康男婴。

陆某某,女,32岁,2015年8月就诊。患者结婚5年,为二胎,妊娠5个月。患者近半个月,心烦易怒、心悸乏力,不思进食,常感胸腹胀满、食少嗳气,伴有大便溏薄。诊察可见:苔薄腻,脉弦缓。诊断为:肝气犯脾型胎气上逆。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7日,症状痊愈。随访一月未复发,足月产下一健康女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