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消胀提神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050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湿消胀提神汤,具有健脾除湿、消胀止痛、提神养胃的功效,适用于胸腹胀满痛、消化不良、脾胃湿阻效果明显。



背景技术: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湿阻的病位在脾,因脾为湿土,不论外湿、内湿伤人,必同气相求,故湿必归脾而害脾。湿阻的基本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运化障碍。脾为湿土,其性喜燥恶湿,湿为阴邪,其性粘腻重浊,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则脾为湿困,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运化失职。水谷既不能运化,则脘痞纳呆,腹胀,大便不爽等;水津亦不能转输,脾主肌肉,湿困肌肤则头身困重。湿阻病起病缓慢,迁延时间较长。一般人夏发病,至秋渐缓。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重、闷、呆、腻、濡。重为肢体困重,闷为脘腹痞闷,呆指纳食乏味呆滞,腻指口粘苔腻。自觉口中粘腻不适,口淡无味,或口中有甜味,一般不渴,亦有口干口苦者,但必渴不欲饮,或但欲漱水而不欲咽。总见苔腻,或白腻,或黄腻,或黄白相兼而腻。濡为脉象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消胀提神汤,具有健脾除湿、消胀止痛、提神养胃的功效,适用于胸腹胀满痛、消化不良、脾胃湿阻效果明显。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除湿消胀提神汤,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苍术15份、厚朴15份、法半夏15份、砂仁15份、藿香20份、佩兰20份、大腹皮20份、白术20份、五加皮20份、黄芩15份、党参20份、龙胆草20份。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苍术15份、厚朴15份、法半夏15份、砂仁15份、藿香20份、佩兰20份、大腹皮20份、白术20份、五加皮20份、黄芩15份、党参20份、龙胆草20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1~2小时),分离煎出液;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苍术: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茎。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主治: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厚朴:【性味】:苦;辛;性温【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法半夏:【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砂仁: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藿香:性微温,味辛甘,具有芳香化湿、发表解暑、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和胃止呕、快气和中、健胃祛湿等功效。用于治疗头痛发热、风寒感冒、胸闷腹胀、胃寒疼痛、呕吐、泻痢、口臭等症,但阴虚火旺者忌食。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

佩兰:【功效】解暑化湿,辟秽和中。【功能主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治风湿痿痹、壮筋骨。”现代研究,本品还具有抗肿瘤、抗疲劳、降低全血粘度、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五加皮使用方便,煎汤、入丸、散或浸酒均可。

黄芩:性味:苦,寒。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

龙胆草: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本发明具有健脾除湿、消胀止痛、提神养胃的功效,适用于胸腹胀满痛、消化不良、脾胃湿阻效果明显。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功效在临床应用当中得到了证实,临床药效试验材料及典型病例:

1.刘XX,男,44岁。2003年8月18日初诊:主诉本人素有脾胃虚弱,近日因吃过冷食,引起胸闷腹胀痛,饮食减少,大便稀,头晕,口干,苔白厚腻,脉濡等。辩证:脾胃失阻。治以健脾除湿、消胀止痛、提神养胃法。服本5剂后,诸症明显好转,胸闷腹胀腹泻消失,纳差,苔微黄,脉缓,继续服用本方15剂后,症状消失,病愈。

方法和有效量:苍术15份、厚朴15份、法半夏15份、砂仁15份、藿香20份、佩兰20份、大腹皮20份、白术20份、五加皮20份、黄芩15份、党参20份、龙胆草20份。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苍术15份、厚朴15份、法半夏15份、砂仁15份、藿香20份、佩兰20份、大腹皮20份、白术20份、五加皮20份、黄芩15份、党参20份、龙胆草20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1~2小时),分离煎出液;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汤剂内服为主,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每次130ml温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除湿消胀提神汤,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苍术15份、厚朴15份、法半夏15份、砂仁15份、藿香20份、佩兰20份、大腹皮20份、白术20份、五加皮20份、黄芩15份、党参20份、龙胆草20份。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苍术15份、厚朴15份、法半夏15份、砂仁15份、藿香20份、佩兰20份、大腹皮20份、白术20份、五加皮20份、黄芩15份、党参20份、龙胆草20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1~2小时),分离煎出液;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