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9933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是一种变态反应,由变应原进入机体后,促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引发抗原抗体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风团等临床客观体征,常伴瘙痒;而敏感性皮肤通常是对刺激的耐受性降低,出现一系列异常感觉反应,大多缺乏客观体征,其发生机理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普遍认为不伴有免疫或过敏机制;病因敏感性皮肤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内源性因素如种族、年龄、性别、遗传、内分泌因素、某些疾病等,以及外源性因素如化学物质刺激、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内源性因素:①种族:由于不同人种角质层数目及细胞间的粘附力、黑素的量和体积等的不同,导致皮肤敏感性有差异;②年龄:青年比老年容易出现皮肤敏感,可能由于老年人的皮肤存在感觉神经功能减退、神经分布减少;③性别:一般女性对于皮肤刺激较男性敏感,可能由于女性皮肤pH值较高,对于刺激缓冲力较差;④遗传:敏感性皮肤个体大部分有敏感性皮肤家族史;⑤内分泌因素:月经周期会影响皮肤的敏感性;⑥疾病:某些皮肤病可使皮肤敏感性增高,如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鱼鳞病等;外源性因素:①化学因素:如化妆品、肥皂、清洁剂等;②环境因素:如冷、热与温度的迅速改变,季节的变化、空气污染、日光等;③生活方式:辛辣刺激饮食、酒精可加重皮肤反应;④心理因素:压力的增加、情绪的机动等常激发或加剧皮肤的反应;临床表现敏感性皮肤患者多表现为痒、刺痛感、针刺感、烧灼感、紧绷感;其严重程度不一,有个体差异;在用化妆品后,不适感加重,有的甚至不能耐受任何护肤品;可在用后数分钟出现,也可在数小时,甚至数天后出现;有时可见皮肤干燥、面部红斑、细小鳞屑;面部容易潮红;临床类型可分为:①环境型常见于肤色白、干、薄的皮肤,主要对环境因素出现反应,如对冷、热、快速的温度变化等敏感,可频繁的出现面部潮红;②化妆品型主要对化妆品出现反应;③非常敏感型对外源性的因素如化妆品、环境因素和内源性因素都可出现严重的反应,西医往往治疗不好皮肤过敏症状,会反复发作产生耐药性,中医治疗有着明显的治疗优势,疗效明确,临床效果好,深受群众喜爱,但是由于早年生产工艺所限,导致药材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药物为内服药,具有疏风散热、凉血止痒的功效,且简、便、廉、验、安全舒适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荆芥70-130份、防风70-130份、蝉蜕90-150份、乌梢蛇120-180份、白鲜皮200-400份、苦参90-150份、地肤子200-400份、乌梅90-150份、石膏170-230份、赤芍170-230份、地骨皮200-400份、地龙120-180份、甘草40-80份、槐花170-230份、茜草170-230份、牡丹皮170-230份、紫草170-230份、蚤休120-180份、苯甲酸钠0.001-0.003份、阿斯巴甜0.001-0.002份、山梨酸钾0.001-0.002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赤芍、地骨皮、甘草、茜草、牡丹皮、紫草、蚤休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100-12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蝉蜕、乌梢蛇、地龙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10-2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苦参、乌梅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80-10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取原料石膏放入烘烤箱内以35℃-40℃微温烘干2-3小时,再放入粉碎机粉碎成10-20目,再加入原料重量10-12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用400-500目网过滤,再用500-600目网过滤,得石膏液,备用;

(5)取新鲜的槐花,放入烘烤箱内以35℃-40℃微温烘干2-3小时,再放入粉碎机粉碎成,细度为5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6)将步骤(1)中和步骤(2)中和步骤(3)中和步骤(5)中所得原料粉混合,加入原料总重量1.5-2.5倍量的水,搅拌10-15分钟后浸渍30-60分钟,再加入原料总重量5-8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过滤,药渣再加入原料总重量4-6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过滤,减压浓缩至55-60℃测相对密度为1.08-1.20的清膏,备用;

(7)将步骤(6)中所得清膏置于锅中加入其重量的3-6倍量的水,煮沸5-10分钟,同时搅拌5-10分钟,加入苯甲酸钠充分搅拌15-20分钟后静置12-48小时,过滤,得滤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滤液加入阿斯巴甜、山梨酸钾后煮沸20-35分钟,充分搅拌20-3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步骤(4)中所得石膏液,搅拌5-10分钟,过滤三次,灌装、灭菌、包装,即得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荆芥100份、防风100份、蝉蜕120份、乌梢蛇150份、白鲜皮300份、苦参120份、地肤子300份、乌梅120份、石膏200份、赤芍200份、地骨皮300份、地龙150份、甘草60份、槐花200份、茜草200份、牡丹皮200份、紫草200份、蚤休150份、苯甲酸钠0.002份、阿斯巴甜0.0015份、山梨酸钾0.0015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赤芍、地骨皮、甘草、茜草、牡丹皮、紫草、蚤休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11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蝉蜕、乌梢蛇、地龙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2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苦参、乌梅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8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取原料石膏放入烘烤箱内以35℃微温烘干2小时,再放入粉碎机粉碎成10目,再加入原料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20分钟,用500目网过滤,再用600目网过滤,得石膏液,备用;

(5)取新鲜的槐花,放入烘烤箱内以40℃微温烘干2小时,再放入粉碎机粉碎成,细度为50目,得原料粉,备用;

(6)将步骤(1)中和步骤(2)中和步骤(3)中和步骤(5)中所得原料粉混合,加入原料总重量1.5倍量的水,搅拌10分钟后浸渍35分钟,再加入原料总重量8倍量的水,煎煮40分钟,过滤,药渣再加入原料总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35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过滤,减压浓缩至60℃测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备用;

(7)将步骤(6)中所得清膏置于锅中加入其重量的4倍量的水,煮沸5分钟,同时搅拌5分钟,加入苯甲酸钠充分搅拌15分钟后静置18小时,过滤,得滤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滤液加入阿斯巴甜、山梨酸钾后煮沸20分钟,充分搅拌2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步骤(4)中所得石膏液,搅拌10分钟,过滤三次,灌装、灭菌、包装,即得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

本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的药理作用:

荆芥: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防风: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蝉蜕: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主治: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白鲜皮: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地肤子: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乌梅: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石膏: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治:用于温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喘,胃火头痛,牙龈肿痛;疮疡久溃,湿疹,烫伤。

赤芍: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徵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地骨皮: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地龙: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脾、肺、胃经;功效:补益;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槐花: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茜草: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牡丹皮: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紫草:性味归经:甘、咸,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蚤休:性味:苦辛,寒,有毒,归经:入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主痈肿疮毒,咽肿喉痹,乳痈,蛇虫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疏风散热、凉血止痒的功效,且简、便、廉、验、安全舒适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荆芥130份、防风130份、蝉蜕150份、乌梢蛇180份、白鲜皮400份、苦参150份、地肤子400份、乌梅150份、石膏230份、赤芍230份、地骨皮400份、地龙180份、甘草80份、槐花230份、茜草230份、牡丹皮230份、紫草230份、蚤休180份、苯甲酸钠0.003份、阿斯巴甜0.002份、山梨酸钾0.002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赤芍、地骨皮、甘草、茜草、牡丹皮、紫草、蚤休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100-12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蝉蜕、乌梢蛇、地龙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10-2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苦参、乌梅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80-10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取原料石膏放入烘烤箱内以35℃-40℃微温烘干2-3小时,再放入粉碎机粉碎成10-20目,再加入原料重量10-12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用400-500目网过滤,再用500-600目网过滤,得石膏液,备用;

(5)取新鲜的槐花,放入烘烤箱内以35℃-40℃微温烘干2-3小时,再放入粉碎机粉碎成,细度为5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6)将步骤(1)中和步骤(2)中和步骤(3)中和步骤(5)中所得原料粉混合,加入原料总重量1.5-2.5倍量的水,搅拌10-15分钟后浸渍30-60分钟,再加入原料总重量5-8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过滤,药渣再加入原料总重量4-6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过滤,减压浓缩至55-60℃测相对密度为1.08-1.20的清膏,备用;

(7)将步骤(6)中所得清膏置于锅中加入其重量的3-6倍量的水,煮沸5-10分钟,同时搅拌5-10分钟,加入苯甲酸钠充分搅拌15-20分钟后静置12-48小时,过滤,得滤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滤液加入阿斯巴甜、山梨酸钾后煮沸20-35分钟,充分搅拌20-3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步骤(4)中所得石膏液,搅拌5-10分钟,过滤三次,灌装、灭菌、包装,即得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l。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荆芥100份、防风100份、蝉蜕120份、乌梢蛇150份、白鲜皮300份、苦参120份、地肤子300份、乌梅120份、石膏200份、赤芍200份、地骨皮300份、地龙150份、甘草60份、槐花200份、茜草200份、牡丹皮200份、紫草200份、蚤休150份、苯甲酸钠0.002份、阿斯巴甜0.0015份、山梨酸钾0.0015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赤芍、地骨皮、甘草、茜草、牡丹皮、紫草、蚤休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100-12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蝉蜕、乌梢蛇、地龙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10-2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苦参、乌梅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80-10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取原料石膏放入烘烤箱内以35℃-40℃微温烘干2-3小时,再放入粉碎机粉碎成10-20目,再加入原料重量10-12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用400-500目网过滤,再用500-600目网过滤,得石膏液,备用;

(5)取新鲜的槐花,放入烘烤箱内以35℃-40℃微温烘干2-3小时,再放入粉碎机粉碎成,细度为5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6)将步骤(1)中和步骤(2)中和步骤(3)中和步骤(5)中所得原料粉混合,加入原料总重量1.5-2.5倍量的水,搅拌10-15分钟后浸渍30-60分钟,再加入原料总重量5-8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过滤,药渣再加入原料总重量4-6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过滤,减压浓缩至55-60℃测相对密度为1.08-1.20的清膏,备用;

(7)将步骤(6)中所得清膏置于锅中加入其重量的3-6倍量的水,煮沸5-10分钟,同时搅拌5-10分钟,加入苯甲酸钠充分搅拌15-20分钟后静置12-48小时,过滤,得滤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滤液加入阿斯巴甜、山梨酸钾后煮沸20-35分钟,充分搅拌20-3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步骤(4)中所得石膏液,搅拌5-10分钟,过滤三次,灌装、灭菌、包装,即得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l。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荆芥70份、防风70份、蝉蜕90份、乌梢蛇120份、白鲜皮200份、苦参90份、地肤子200份、乌梅90份、石膏170份、赤芍170份、地骨皮200份、地龙120份、甘草40份、槐花170份、茜草170份、牡丹皮170份、紫草170份、蚤休120份、苯甲酸钠0.001份、阿斯巴甜0.001份、山梨酸钾0.001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赤芍、地骨皮、甘草、茜草、牡丹皮、紫草、蚤休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100-12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蝉蜕、乌梢蛇、地龙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10-2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苦参、乌梅用粉碎机粉碎,细度为80-10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取原料石膏放入烘烤箱内以35℃-40℃微温烘干2-3小时,再放入粉碎机粉碎成10-20目,再加入原料重量10-12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用400-500目网过滤,再用500-600目网过滤,得石膏液,备用;

(5)取新鲜的槐花,放入烘烤箱内以35℃-40℃微温烘干2-3小时,再放入粉碎机粉碎成,细度为5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6)将步骤(1)中和步骤(2)中和步骤(3)中和步骤(5)中所得原料粉混合,加入原料总重量1.5-2.5倍量的水,搅拌10-15分钟后浸渍30-60分钟,再加入原料总重量5-8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过滤,药渣再加入原料总重量4-6倍量的水煎煮20-8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过滤,减压浓缩至55-60℃测相对密度为1.08-1.20的清膏,备用;

(7)将步骤(6)中所得清膏置于锅中加入其重量的3-6倍量的水,煮沸5-10分钟,同时搅拌5-10分钟,加入苯甲酸钠充分搅拌15-20分钟后静置12-48小时,过滤,得滤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滤液加入阿斯巴甜、山梨酸钾后煮沸20-35分钟,充分搅拌20-3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步骤(4)中所得石膏液,搅拌5-10分钟,过滤三次,灌装、灭菌、包装,即得治疗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l。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观察皮肤过敏45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皮肤过敏患者45例,男4例,女41例,年龄17-44岁,平均30.5岁,病程3个月-3年。

2、治疗标准

主观症状:灼热、瘙痒、疼痛、干燥、脱屑和紧张感;客观体征:微血管扩张、红斑或潮红、水肿、丘疹脓疱或痤疮、色素沉着或皮肤萎缩。

3、治疗方法

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5ml,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腥发之食物。

4、疗效判定

观察指标症状:红色或白色丘疹,发痒,肿胀,粗皮,出水等情况;

治愈:丘疹全部消失,无肿胀疼痒,皮肤色泽恢复正常;半年内无反复;

有效:丘疹减小或消失,肿胀疼痒减轻,皮肤色泽粗细有改善;

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善或加重;

5、治疗结果

皮肤过敏45例患者,治愈35例占77.7%,有效10例占22.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6、典型病例

病例1:女,23岁,患者由于使用香皂洗脸导致皮肤潮红,肿胀,瘙痒,疼痛、脱屑,经诊断为皮肤过敏,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一个疗程,皮肤潮红、瘙痒、症状消失,脱屑现象减轻,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一个疗程,脱屑症状明显减轻,症状明显好转,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一个疗程,临床治愈。

病例2:男,34岁,患者出现了大片的皮疹、红斑,并逐步向背部扩展,皮肤骚痒,背部经抓挠后,出现溃烂和渗液,经诊断为皮肤过敏,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一个疗程,病人症状明显减轻,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一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两个疗程,临床治愈,至今无复发。

病例3:女,36岁,患者脸颊上有瘙痒的感觉,并且出现红斑,皮肤粗糙,症状越来越严重,有弥漫性潮红和脱屑的现象,经诊断为皮肤过敏,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一个疗程,瘙痒症状明显减轻,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两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两个疗程,临床治愈,至今无复发。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