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0875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咽喉炎是常见病、多发病,虽不太重,但病程长,不易治愈,但中医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很好。慢性咽喉炎是咽部粘膜与粘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可为弥漫性,或主要限于鼻咽部、口咽部或喉咽部。其病理因素多因急性咽炎而引起,弥漫性者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者多伴有扁桃体或邻近组织的炎症改变,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鼻与鼻窦疾病所致的长期经口呼吸,来自鼻部或下呼吸道炎症分泌的长期刺激,扁桃体的慢性炎症,烟酒过度,或嗜食辛辣厚味、高温干燥食品、扬尘和高温的工作环境,或长期的化学物质及有害气体等,亦为主要致病因素。

一、病因病机

慢性咽喉炎属于祖国医学之“喉痹”“郁证”范畴。元.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五郁论》中指出:“凡病之起也,多由于郁,郁之滞而不通之义”。《丹溪心法.六郁》中又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可见情志波动,失其度,则气机郁滞,气郁日久不愈,由气及血,变生多端,可引起多种症状,故有“六郁”之说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咽喉炎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气血失调、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气滞痰凝、气郁日久可化火伤阴,阴虚则津液涸涩不能濡润咽喉,或因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咽失所养。若肝郁及脾,或思滤太过,均可使脾失健运,蕴湿生痰,导致气滞痰郁,或湿浊久停,痰湿郁结生热化火伤阴。若日久伤脾、生化乏源,则气血不足、累及于肾,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六淫”后未及时清除病邪,或过多服用寒凉滋腻之剂伤及正气,如《调经论》中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二、症状及特征

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大致相似。一般都有咽部不适,主要症状为:咽喉部有异物感,发痒或干痛、灼热、咽喉部有粘痰样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有的常有粘稠的分泌物附于咽后壁不易清除,夜间尤甚,“吭吭”有声,意欲清除而后快,分泌物可引起刺激性干咳,甚至恶心,有的颈部有紧束感。检查:可见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色红或暗红,并附有少量粘稠分泌物,有的咽喉部粘膜增厚,或腭弓和软腭弓边缘增厚,咽后壁有大小不一的颗粒状淋巴滤泡,有的还有扩张的小血管。若感冒或熬夜过多或饮食过于辛辣油腻,症状更为明显。

三、辩证论治

慢性咽喉炎初病大多有气滞、痰湿、湿热等属实证,后期因久病由气及血、由实转虚,如日久伤神,阴虚火旺、脾肺气虚等均属虚证。中医将慢性咽炎分为虚实两证,实证有气郁化火、肝气郁结、气滞痰结、痰气瘀阻隔等;虚者有阴虚火旺、肺胃阴虚、肝肾阴虚、脾肺气虚、脾胃虚弱等。笔者在临床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慢性咽喉炎归纳为四型:1、湿热瘀阻型,临床表现有咽中似有物梗阻、粘痰样感、颈部有紧束感、口渴不欲饮;检查:咽后壁有大小不一的淋巴滤泡增生,充血,有扩张的小血管,有的扁桃体增大、舌苔黄腻、舌质暗红有瘀点、脉沉细见数。2、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为咽喉部不适,咽喉部有粘痰样感和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颈部有紧束感。检查:咽部粘膜充血、色暗红、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情绪变化时症状加重、脉弦见滑、舌苔白、根部微腻、舌质见暗。3、脾虚痰湿型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粘痰样感和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嗳气打呃,服用生冷、寒凉滋腻之剂症状加重。检查:可见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充血、舌苔白腻、舌质淡白、脉沉细见滑。4、阴虚(肝、肾、肺、胃阴虚)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或夜间干痛、咽部有粘痰样感,常有少量的分泌物不易清除,夜间尤甚,“吭吭”有声,意欲清除而后快,有刺激性干咳,若说话过多,气候干燥、熬夜或过度疲劳后症状加重,有的耳鸣、听力减退、声音嘶哑等。检查: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色红,咽后壁有片状或点状隆起的淋巴滤泡增生,有扩张的小血管,舌质嫩红、脉沉细见数。

现有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治疗效果差、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治疗效果差、治疗周期长及复发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桃儿七20~30份,儿茶粉8~15份,黄柏3~12份,谢干3~10份,黄岑3~10份,冰片5~10份,蜂王浆20~50份。

所述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桃儿七24~30份,儿茶粉8~15份,黄柏6~12份,谢干5~10份,黄岑5~10份,冰片5~10份,蜂王浆30~50份。

所述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中,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桃儿七30份,儿茶粉8份,黄柏10份,谢干10份,黄岑8份,冰片10份,蜂王浆50份。

所述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中,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桃儿七20份,儿茶粉8份,黄柏3份,谢干3份,黄岑3份,冰片5份,蜂王浆20份。

所述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中,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桃儿七30份,儿茶粉15份,黄柏12份,谢干10份,黄岑10份,冰片10份,蜂王浆50份。

所述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中,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桃儿七24份,儿茶粉8份,黄柏6份,谢干5份,黄岑5份,冰片5份,蜂王浆30份。

所述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中,所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为膏剂。

一种如以上任一所述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按照上述配方,取桃儿七根茎清洗晒干,取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取谢干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成薄片,干燥;取黄岑去杂质,置沸水中煮5-2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然后将以上处理过的桃儿七、黄柏、谢干和黄岑研碎成粉末,和儿茶粉、冰片一起加入到水中,熬煎提取为药液;最后取蜂王浆加入到以上所提取的药液中,放置于玻璃皿中,用文火将水分蒸发,得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

所述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取黄岑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

所述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处理过的桃儿七、黄柏、谢干和黄岑研碎成粉末,和儿茶粉、酒精溶解后的冰片一起加入到1000ml水中,熬煎提取为300ml药液。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采用纯天然绿色药物,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激素类毒副作用,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治疗周期短,对慢性咽喉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较佳实施例,其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桃儿七20~30份,儿茶粉8~15份,黄柏3~12份,谢干3~10份,黄岑3~10份,冰片5~10份,蜂王浆20~50份。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采用纯天然绿色药物,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激素类毒副作用,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治疗周期短,对慢性咽喉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桃儿七24~30份,儿茶粉8~15份,黄柏6~12份,谢干5~10份,黄岑5~10份,冰片5~10份,蜂王浆30~50份。采用上述优选配方,制成的中药外用制剂治疗效果更强,治疗周期更短,复发率更低。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又一较佳实施例,其中,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桃儿七30份,儿茶粉8份,黄柏10份,谢干10份,黄岑8份,冰片10份,蜂王浆50份。采用上述优选配方,制成的中药外用制剂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更强,且治疗周期更短,复发率更低。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又一较佳实施例,其中,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桃儿七20份,儿茶粉8份,黄柏3份,谢干3份,黄岑3份,冰片5份,蜂王浆20份。采用上述优选配方,制成的中药外用制剂同样具有治疗效果强,治疗周期短,复发率低的优异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又一较佳实施例,其中,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桃儿七30份,儿茶粉15份,黄柏12份,谢干10份,黄岑10份,冰片10份,蜂王浆50份。采用上述优选配方,制成的中药外用制剂同样具有治疗效果强,治疗周期短,复发率低的优异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又一较佳实施例,其中,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桃儿七24份,儿茶粉8份,黄柏6份,谢干5份,黄岑5份,冰片5份,蜂王浆30份。采用上述优选配方,制成的中药外用制剂同样具有治疗效果强,治疗周期短,复发率低的优异性能。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为膏剂。

本发明所述桃儿七,属于“太白七药”之一,具有神奇的抗癌作用。根茎、须根、果实均可人药。根茎能除风湿,利气血、通筋、止咳;果能生津益胃、健脾理气、止咳化痰、麻木、月经不调等症均有疗效。根、根状茎:利气活血,止痛,止咳,祛风除湿。根、根状茎用于风湿痹痛,咳喘,跌打损伤,月经不调。果实:甘,平,活血通经,止咳平喘,健脾理气。果实用于劳伤咳喘,腰痛,月经不调,胎盘不下,带下病,宫颈癌。

本发明所述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豆科植物儿茶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海南有栽培。所述儿茶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的功效。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疮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

本发明所述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本发明所述谢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形或长条形的薄片。外表皮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可见残留的须根和须根痕,有的可见环纹。切面淡黄色或鲜黄色,具散在筋脉小点或筋脉纹,有的可见环纹。气微,味苦、微辛。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2.《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本发明所述黄岑,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本发明所述冰片,又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梅片、梅冰。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昧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作用于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本发明所述蜂王浆,又名蜂皇浆、 蜂皇乳、蜂王乳、蜂乳,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也是蜂王终身的食物。所谓蜂王浆就是青壮年蜜蜂食用花粉后分泌的一种乳状物,此乳状物就像哺乳动物的乳汁并且极具营养价值和免疫功能而且含有极高的长寿因子。主治病后虚弱;小儿营养不良;老年体衰;白细胞减少症;迁延性及慢性肝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糖尿病;血液病;精神病;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不调;功能性不孕症及秃发等。

中医药对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药物直达病灶吸收,其是从根本上进行治疗。中药外用膏剂,可以避免受内服药物潜在的毒性,药物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避免了激光、等离子给咽喉淋巴带来的创伤,只需在咽喉内壁涂抹药膏,不吃药,不打针,药效作用明显。

基于上述中药外用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按照上述配方,取桃儿七根茎清洗晒干,取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取谢干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成薄片(不规则或长形),干燥;取黄岑去杂质,置沸水中煮5-2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然后将以上处理过的桃儿七、黄柏、谢干和黄岑研碎成粉末,和儿茶粉、冰片一起加入到水中,熬煎提取为药液;最后取蜂王浆加入到以上所提取的药液中,放置于玻璃皿中,用文火将水分蒸发,凝成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中,取黄岑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中,将处理过的桃儿七、黄柏、谢干和黄岑研碎成粉末,和儿茶粉、酒精溶解后的冰片一起加入到1000ml水中,熬煎提取为300ml药液。

下面对本发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用纯净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咽喉内部,然后用棉球吸收干燥咽喉里面的水分,最后使用棉签将所述中药外用膏剂涂搽进咽喉内部粘黏吸收。

用法与用量:取适量上述的外用中药膏剂均匀地涂抹进咽喉内壁黏膜,一小时后清洗干净咽喉吸收后的残留药物。每天使用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两次用药后即可明显改善症状,二个疗程即可治愈慢性咽喉炎。

本发明中,使用的上述中药原生药材是目前正规药店或者医院已预处理的中药材,它们可以直接进行配制本发明的中药外用膏剂。中药材前处理是根据原药材或饮片的具体性质,将其经适当的清洗、浸润、切制、选制、炒制、干燥等加工步骤,加工成具有一定质量规格的中药材中间品或半成品。

通常植物药和动物药通常掺杂各种杂质,矿物药常夹有泥砂等,因此通过挑选、筛选、风选、洗、漂等方法除去各种杂质,通过去茎、去根、去枝梗、去粗皮、去壳、去毛、去核等方法除去非药用部位。

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依据“君臣佐使”配方原则进行配制。《内经、大沦》书中谓,主病之药为君,佐君之药谓臣,应臣之药谓使。本发明根据这个配方原则,以气、血、阴、阳为主方基础提出的方剂,该方剂是中医之复方,是从多角度制方的,以适应病症的错综复杂性以及人体自身的诸多特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采用纯天然绿色药物,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激素类毒副作用,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对慢性咽喉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外用制剂无需激光、等离子带有创伤的治疗,只需在咽喉腔内涂抹药液,不吃药,不打针,配合中药验方短期内能恢复咽喉的正常分泌功能。

临床试验及试验结果

1、选择15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龄最大75周岁,最小3周岁。

2、全部病例临床表现的症状主要为: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微痛,淋巴滤泡肥大,有咳嗽、伴恶心。

3、疗效判定标准:

(1) 治愈:上述慢性咽喉炎症状全部消失,且一切辅助检查指标正常;

(2) 好转:上述慢性咽喉炎症状大部分消失,且大部分辅助检查指标正常;

(3) 有效:上述慢性咽喉炎症状个别消失,且个别辅助检查指标正常;

(4) 无效:上述慢性咽喉炎症状和辅助检查指标均无明显改善或者加重。

4、治疗方法:每天晚饭后将所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膏剂涂抹进咽喉壁腔内部,1小时后清洗咽喉。一周为一个疗程,总共2个疗程。

5、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23例,占82%;好转16例,占10.7%;有效8例,占5.3%;无效3例,占2%。总有效率98%。从上述临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膏剂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总有效率高达 98%,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治疗慢性咽喉炎的药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外用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桃儿七20~30份,儿茶粉8~15份,黄柏3~12份,谢干3~10份,黄岑3~10份,冰片5~10份,蜂王浆20~50份。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外用制剂采用纯天然绿色药物,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激素类毒副作用,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治疗周期短,对慢性咽喉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