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寻常疣、扁平疣治疗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7665发布日期:2018-06-05 17:4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治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寻常疣、扁平疣治疗药物和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寻常疣又名刺瘊,发表多见于手背、手指和跖部,偶尔见于面部、躯干等皮肤,皮损为针尖至豌豆大,硬实丘疹,表面粗糙,呈花蕊或刺状,扁平疣又名扁瘊,好发于青少年面部、手背等处,皮损特点为帽针状至绿豆或稍大的扁平光滑丘疹,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质硬,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无明显不适,现代医学认为寻常疣、扁平疣系人乳头瘤病毒(HPV2、3、l0、26、 29、41)选择性感染皮肤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染,人体在免疫低下或免疫紊乱状态下疣的发病率升高,目前治疗 HPV感染的皮肤疣的方法有物理疗法、化学合成药、物疗法及免疫疗法等,但不管是哪种方法都只针对肉眼所看到的皮肤赘疣,并未彻底清除与杀灭 HPV及改善人体的免疫状态,虽近期疗效不错,但不能抑制或清除病毒,无法降低复发率,中医认为“寻常疣、扁平疣”,又称“千日疮”“晦气疮”、“枯筋箭”、“扁瘊”、“枯筋箭”,其病因病机为风、热 、湿、毒 、瘀及肝郁血虚等导致筋气不荣,气血凝滞,风热湿毒聚 ,肌肤受损,风热湿毒邪,侵袭肌肤,客于体表气血蕴结,凝聚成疣而形成风热毒聚证,治以疏风清热祛湿解毒散结,肝郁血瘀,肌肤受损,七情内伤,肝郁气滞,久之则气滞血瘀,筋气不荣,肌肤不润生疣而形成肝郁血瘀证,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散结。中医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扶正祛邪,调理气机,行气活血,疏肝解郁,使气血通利,疏泄调达,以达除疣之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寻常疣、扁平疣治疗药物和配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疗效差、治疗麻烦、副作用大的缺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寻常疣、扁平疣的治疗药物,主要由板蓝根、马齿苋、益母草、败酱草、麻黄、杏仁、薏苡仁、炒薏苡仁、紫草、白瓜子、陈皮、白芍、当归、牡蛎、代赭石、大青叶、夏枯草、木贼、香附、甘草、珍珠粉组成。组份:板蓝根100~150份;马齿苋200~300份;益母草100~150份;败酱草100~150份;麻黄10~50份;杏仁20~30份;薏苡仁100~150份;炒薏苡仁100~150份;紫草30~55份;白瓜子100~150份;陈皮20~30份;白芍30~55份;当归30~55份;牡蛎60~85份;代赭石60~85份;大青叶30~55份;夏枯草45~55份;木贼30~55份;香附20~30份;甘草6~15份;珍珠粉60~85份。

上述一种寻常疣、扁平疣治疗药物的配制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将板蓝根、马齿苋、益母草、败酱草按照配比分别称重混合加水同煎2次,每次2小时,滤过,取汁浓缩至相对密度1.20(80℃),浓缩液备用;

(2)将麻黄、杏仁、薏苡仁、炒薏苡仁、紫草、白瓜子、陈皮、白芍、当归、牡蛎、代赭石、大青叶、夏枯草、木贼、香附、甘草按照配比分别称重混合,共同粉碎为粗粉,粗粉备用;

(3)将粗粉加入浓缩液中,混匀,80℃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制成细粉,细粉备用;

(4)将珍珠粉加入细粉中,混匀,水泛为丸,80℃烘干灭菌,分装即得。

本发明一种寻常疣、扁平疣治疗药物配方中:1、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2、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痈肿疗疮,湿疹,丹毒;3、益母草:清热解毒;4、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5、麻黄:发汗散寒,利水消肿;6、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7、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8、炒薏苡仁:仁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9、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10、冬瓜子:润肺化痰,利水;11、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12、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13、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14、牡蛎: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瘰疬痰核,癜瘕痞块;15、代赭石:平肝潜阳,凉血止血;16、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病高热,发斑发疹,痄腮,喉痹,丹毒,痈肿;17、 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瘰疬,瘿瘤;18、木贼:疏散风热;19、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20、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21、珍珠粉:解毒生肌。

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诸药相合具有健脾祛湿,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扶正祛邪,调理气机,行气活血,疏肝解郁,使气血通利,疏泄调达,达到治疗寻常疣、扁平疣,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