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161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
背景技术
寻常疣是指由大体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皮肤表皮颗粒状新生物。其症状表现为起初为针头大小、光滑、发亮、半透明状的扁平状皮疹,渐渐增大至豌豆状,表面粗糙不平,呈灰色或黄褐色。目前,国内治疗寻常疣的药物较多,主要以西药为主,也用激光治疗,但存在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够满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寻常疣使用药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治 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该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鸦胆子、千金子、地牯牛各20-25克,蜈蚣2-3条,75%酒精500-600毫升。一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上述配比量中药原料前4味焙干研成过80目筛的细粉末,混合均匀,装入玻璃瓶中,然后加入配比量酒精,盖上瓶盖密封,浸泡10天,取上层清液,即成酊剂药物。一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药物配方原料价格低廉,取料容易,可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一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其治疗思路是攻毒燥湿、破瘀散结。在原料配方上遵循药性经属,偏重攻毒燥湿,兼顾整体平衡。药物中鸦胆子具有清热燥湿、杀虫解毒作用,千金子具有逐水消肿、破瘀杀虫作用,地牯牛具有攻毒逐瘀作用,蜈蚣具有攻毒散结作用,酒精具有通血脉、行药势作用。上述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尤其将药物直接投向病灶,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攻毒燥湿、破瘀散结的功效,以达到治愈寻常疣之目的。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原料配方新颖、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吸收快、效果好。使用方法I、本药物为外搽药物。2、用量每日4-5次,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3、方法用药棉球蘸上酊剂药物涂搽患处,每次来回涂搽8-10遍。注意事项I、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有刺激的食物。2、禁止内服。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一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的原料组合为鸦胆子、千金子、地牯牛各20克,蜈蚣2条,75%酒精500毫升。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上述配比量中药原料前4味焙干研成过80目筛的细粉末,混合均匀,装入玻璃瓶中,然后加入配比量酒精,盖上瓶盖密封,浸泡10天,取上层清液,即成酊剂药物。实施例2 :—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的原料组合为鸦胆子、千金子、地牯牛各25克,蜈蚣3条,75%酒精600毫升。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上述配比量中药原料前4味焙干研成过80目筛的细粉末,混合均匀,装入玻璃瓶中,然后加入配比量酒精,盖上瓶盖密封,浸泡10天,取上层清液,即成酊剂药物。 临床治疗效果实验过程2006年至2011年,采用该技术方案治疗寻常疣患者共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最小10岁,最大57岁,其中30-50岁患者7例,占584%。患病时间最短者20天,最长者3年,其中7例患病时间在20天至半年之间。按上述技术方案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二个疗程即停止。诊断标准一种治疗寻常抚的酊剂药物,所治疗的疾病,其症状确定为起初为针头大小、光滑、发亮、半透明状的扁平状皮疹,渐渐增大至豌豆状,表面粗糙不平,呈灰色或黄褐色。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该疾病症状是否消失,具体分为以下三级痊愈一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一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一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毫无消失。治疗结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寻常疣患者12例,用药8天痊愈I例,用药10天痊愈3例,用药11-20天痊愈4例,用药二个疗程后好转4例。一疗程内治愈率为33%,二疗程内治愈率为66%,有效率为100%。其中患病时间在20天至半年之间的7例患者,在用药二个疗程后6例痊愈,另I例明显减小;患病半年以上的5例患者,用药二个疗程后2例痊愈,另3例症状已大部分消失。由此分析,本发明药物对病程较短患者治疗效果好于病程较长患者。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鸦胆子、千 金子、地牯牛各20-25克,蜈蚣2-3条,75%酒精500-600毫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寻常疣的酊剂药物。该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鸦胆子、千金子、地牯牛各20-25克,蜈蚣2-3条,75%酒精500-600毫升。它具有原料配方新颖、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吸收快、效果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17/12GK102772472SQ20121021135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凌振堂, 吴生根, 骆金根 申请人:骆金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