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医用静脉输液器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279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医用静脉输液器辅助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静脉输液器辅助设备,属于医疗器械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输液加热器流通,但是缺乏既可以对药液进行加热又可以制冷的低成本装置。医药领域很多药品在加热甚至室温下不能稳定存在,需要进行低温储存,但是在输液过程中如果不对其采取制冷措施,容易导致药物的分解,降低药效,从而病人需要注射更多量的药液以达到药效。冬天输液时,病人身体会感觉更加寒冷,增加了病痛的痛苦,如果及时对药液进行合理的加热,可提高人体舒适度。药品的滴速应因人而异,不同身体素质的人亦应控制不同滴速。可如今滴速的控制,仅凭医务人员的经验和病人身体的反应调节,大大增加了用药的危险性,而且市场上尚缺廉价的非接触液体测量滴速的装置。同时,目前大部分输液过程一般是由患者本人或另一名陪侍人员或医护人员时刻观察药液残余量情况,但也常常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大量人力浪费,效率低下。在病人输液时,需要患者或其陪护人员密切注意输液进度,防止因为出现滴空现象,如果液体输完而未能及时发现并更换液体或拔除针头,会出现空气进入血管的情况,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根据其化学性质对药液进行温度的维持、根据病人身体素质通过滴速的显示进行滴速的控制、输液完毕报警的目的,既能实现药效利用的最大化、降低用药的风险性,又能提高输液时病人身体的舒适度,还能免除患者或其看护人员眼睛总是盯着输液器的麻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不同药液的性质与人体舒适度相结合的原则,对药液进行持续制冷或加热,又能及时显示滴速,并同时还能实现药物注射完毕后的报警从而方便医务人员结合病人的身体情况和药品在人体内的反应进行准确的调节适合病人的滴速的一种低成本、高利用率的医用静脉注射器辅助设备。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瓶保温套(图2),该保温套(图2)从外到内分别为绝热层10(材料为eps),导热层9(材料为铝),绝热层10与导热层9之间的空间15被导热材料隔板8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在绝热层10存在一个挂钩7,用来固定控温包,根据热传导特性,实现对输液瓶温度的控制。

由于输液管是一根透明的塑料管,管内无药水滴下的时候,管壁对光线的影响很小,光线近似于笔直通过;管内有药水滴下的时候,光线经过点滴,会产生一定的反射、折射和吸收,使光线的前进路线发生改变,到达光线接收器的光强就很小。根据这一原理只需要在点滴罐的同一水平线上安装一个光线发射器1和光线接收器2,就可以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无液滴滴下时光强大,有液滴滴下时有光强小,连续滴下时,形成一个脉冲电路,根据这一特征,编写程序烧写进入单片机(17)即可实现滴速检测和报警,同时温度检测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12)检测输液瓶的温度即可实现,再利用lcd1602(18)显示实际测量的数值,达到显示温度滴速和报警的目的。

测量滴速的原理是:选择的单片机晶振为12m,一个机器周期为1微秒,也就是定时器加一花1微秒的时间。采用的16位定时器可以定65535个数,通过把定时器初值设置为55535,这样单片机定时一次溢出就花了10000微秒的时间。3滴的时间每溢出多少次就有多少个10000微秒,1分钟是60000000微秒,用1分钟的微秒数除以3滴里面花掉的时间(微秒)就知道1分钟里有多少个3滴的数目,然后乘3就可得出1分钟的液滴数目,从而得到所需测量的滴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根据药液的化学性质和人体的舒适度、安全性的综合考虑,对药液进行制冷或者加热,从而有利于所注射的药液在病人体内发挥最大的功效,提高了药品的利用率,缓解了患者在注射药液时的痛苦。根据不同患者体质,不同的药物可由医务人员根据流速的显示进行合理的控制以达到最佳药效,能够自动响应终点,显示输液瓶内药液的温度,同时极大地减轻了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看护负担,减少了意外的发生。本发明价格低廉,应用性强,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医用输液辅助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温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保温套盖结构内示意图

图4为保温套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保温套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保温套下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测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主控制盒结构示意图

图9为总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温度显示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滴速测量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报警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线发射器;2光耦三极管;3夹子;4保温盖拉环;5保温盖;6、7、16均为挂钩;8导热隔板;9保温套内筒;10保温套外筒;11弹簧;12感温装置;13保温套底部;14保温套底层圆孔;15保温套内部空间;17主控制盒;18电子显示屏;19绿色指示灯;20红色指示灯;21扬声器;s1s2s3s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医用注射器辅助设备的示意图。保温套(图2)被环形铁圈固定于医用支架上。打开保温盖5,将三包控温袋依次挂入保温套三部分空间15的挂钩7上。将输液瓶装入网兜,网兜上的挂钩悬挂于保温盖5上的挂钩6,瓶口刚好对准在保温套底部13原有的圆孔14中,此时温度传感器12刚好贴于输液瓶瓶壁,并将保温盖5盖好。将一次性输液管的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中,将输液管绕过保温套下面的挂钩16,将传感器装置(图7)固定于滴壶上半部,固定完毕后仪器插头插入电源插座,主控制盒17上的显示屏18显示此时的温度与滴速(此时滴速为0),依次按下s2、s3按钮。待医护人员给病人注射成功后,按下s1按钮,此时显示灯为绿色,仪器正常运转。输液时,lcd显示屏18显示工作时的滴速和输液瓶时刻变化的温度值,医护人员根据输液知识和经验通过显示的滴速值来控制流速调节器进行对滴速的控制,输液时,若医护人员发现测得的滴速或者温度明显不符时,可按下s4开关对装置进行复位操作。输液完毕后,显示屏滴速为0,指示灯显示红色,蜂鸣器通过扬声器21声音放大进行警报以提醒医务人员及病人。待医务人员赶到,可将s2按钮关闭以停止蜂鸣器的警报声音,并进行换瓶(换瓶后应将按钮重新打开)或拔针。医护人员进行更换输液瓶时,将保温盖5打开,拔下输液管,进行输液瓶的更换,此时保温套内的控温包由于传热与散热导致温度降低,此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显示屏18的温度打开盖子5进行更换控温包。对于低温稳定、对低温要求较高的药液,可由医护人员提前将控温包放入冰箱20~30分钟,控温包可进行循环利用。对于温度要求不高的药液,考虑到病人身体的舒适度,可对药液进行加热,此时需要医务人员将控温包放入恒温箱进行加热10~20分钟后放入保温套(图2)。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器控制温度与滴速且终点报警的新型辅助设备(图1),它包括保温套(图2)、绝热盖(5)、控温包、温度显示装置(18)、滴速显示装置(18)、输液报警装置、主控制器单片机(17)等,其特征在于:医用输液时,可针对不同的药品的稳定温度以及人体的舒适度的综合考虑,通过对控温袋进行温度的控制,从而借助保温套进行制冷或加热。结合不同年龄的病人对药品的反应程度,医护人员通过可观测的滴速,进行调节,从而发挥药效的最大化,并且在药品注射完毕时,自动报警提示医护人员。本发明结合药效的利用率以及不同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设计,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并且本发明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快捷、体积小,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胡昱;刘菡;卢乐平;秦成平;邢直;李聪;龙艳;孙晓霞;张玉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市博泽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30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