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开关静脉置管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01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可开关静脉置管贴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膜,尤其是一种可开关静脉置管贴膜,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置管成功后,需使用贴膜对静脉置管固定,当前贴膜固定的缺点十分明显:静脉置管的穿刺端和部分导管被贴膜固定,静脉置管输液管端游离在贴膜之外。使静脉置管输液管端在患者活动时荡来荡去,可能造成静脉置管脱出,对患者造成不适;游离的静脉置管输液管端也容易污染,对再次输液不利;患者无法洗澡,生活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使用敷贴将静脉置管输液管端贴敷固定在患者皮肤表面,其缺点是:每次输液完毕后均需使用一张敷贴固定,成本高;静脉置管输液管端被紧贴在患者皮肤表面,皮肤并非无菌,容易导致静脉置管输液管端污染;再次输液前需剥除紧贴在患者皮肤及静脉置管输液管端表面并对静脉置管输液管端消毒,极为不便,增加了护士工作量;敷贴并不防水,患者静脉置管部位不能用水清洁,生活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开关静脉置管贴膜,其能避免游离的静脉置管输液管端在患者活动时荡来荡去,减少静脉置管输液管端污染,患者可以洗澡清洁;再次输液时,能将静脉置管输液管端连接输液器即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开关静脉置管贴膜,包括用于固定于皮肤表面的贴膜体,所述贴膜体包括用于固定静脉置管穿刺端的静脉置管固定贴膜以及用于保护静脉置管输液端的静脉置管保护贴膜,所述静脉置管固定贴膜与静脉置管保护贴膜的结合部具有静脉置管进出口,由静脉置管保护贴膜保护的静脉置管输液端能通过静脉置管进出口穿出所述贴膜体外。

所述静脉置管固定贴膜上设有用于皮肤固定的固定贴膜粘附层,静脉置管保护贴膜上设有用于与皮肤固定的保护贴膜粘附层,静脉置管保护贴膜通过保护贴膜粘附层与皮肤固定时,静脉置管保护贴膜与相应的皮肤间形成用于收纳静脉置管输液端的输液端保护腔。

在所述静脉置管进出口上设置进出口开关体,通过进出口开关体能打开或关闭静脉置管进出口。

所述进出口开关体上设置用于保持压紧密封状态的压紧密封机构。

所述进出口开关体包括突出条以及能允许所述突出条嵌置的凹槽,突出条嵌置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进出口开关体处于关闭密封状态;突出条从所述凹槽内脱离时,进出口开关体处于打开状态。

一种类似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开关静脉置管贴膜,包括用于固定皮肤表面的贴膜体,所述贴膜体包括用于固定静脉置管穿刺端的静脉置管固定贴膜以及设置于所述静脉置管固定贴膜一端的静脉置管保护贴膜,所述静脉置管保护贴膜与静脉置管固定贴膜的结合部具有静脉置管进出口,在所述静脉置管保护贴膜上设置用于保护静脉置管输液端的静脉置管保护袋,从静脉置管进出口穿出贴膜体的静脉置管输液端能进入静脉置管保护袋内。

所述静脉置管固定贴膜上设有用于皮肤固定的固定贴膜粘附层,静脉置管保护贴膜上设有用于与皮肤固定的保护贴膜粘附层,所述保护贴膜粘附层与固定贴膜粘附层位于同一水平面,在固定贴膜粘附层、保护贴膜粘附层上设有覆盖保护膜。

还包括用于封闭静脉置管保护袋以及静脉置管进出口的进出口开关体,所述进出口开关体处于打开状态时,进入静脉置管保护袋的静脉置管输液端通过打开的进出口开关体能进行所需的输液操作。

所述进出口开关体上设置用于保持压紧密封状态的压紧密封机构。

所述进出口开关体包括突出条以及能允许所述突出条嵌置的凹槽,突出条嵌置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进出口开关体处于关闭密封状态;突出条从所述凹槽内脱离时,进出口开关体处于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静脉置管固定贴膜与静脉置管保护贴膜配合,闲置期间将静脉置管输液管端利用静脉置管保护贴膜或静脉置管保护袋内进行保护,再次输液将静脉置管输液管取出,取出静脉置管输液管端连接输液器即可,能避免游离的静脉置管输液管端在患者活动时荡来荡去,减少静脉置管输液管端污染,患者可以洗澡清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进出口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进出口开关与压紧密封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静脉置管固定贴膜、2-静脉置管保护贴膜、3-固定贴膜粘附层、4-静脉置管进出口、5-静脉置管保护袋、51-保护袋袋口、6-静脉导管开关口、61-突出条、62-凹槽、63-第一侧颈部凹陷、64-第二侧颈部凹陷、7-操作扣、71-扣体、72-挤入突块、73-手持体、74-分离突及8-覆盖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了能避免游离的静脉置管输液管端在患者活动时荡来荡去,减少静脉置管输液管端污染,本发明包括用于固定于皮肤表面的贴膜体,所述贴膜体包括用于固定静脉置管穿刺端的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以及用于保护静脉置管输液端的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所述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与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的结合部具有静脉置管进出口4,由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保护的静脉置管输液端能通过静脉置管进出口4穿出所述贴膜体外。

具体地,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与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当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与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采用一体式结构形成贴膜体时,需要在贴膜体上设置静脉置管进出口4,与静脉置管穿刺端连接的部分形成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外的其余区域形成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当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与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采用分体式结构形成贴膜体时,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与静脉置管穿刺端固定连接,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位于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外,且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与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间形成静脉置管进出口4。无论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与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间采用何种形式,静脉置管输液端通过静脉置管进出口4穿出贴膜体外时,能进行所需的输液操作;在非输液状态时,静脉置管输液端可以通过静脉置管进出口4收纳进入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下方,利用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与皮肤间的空间收纳静脉置管输液端,形成对静脉置管输液端的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上设有用于皮肤固定的固定贴膜粘附层3,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上设有用于与皮肤固定的保护贴膜粘附层9,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通过保护贴膜粘附层9与皮肤固定时,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与相应的皮肤间形成用于收纳静脉置管输液端的输液端保护腔。

本发明实施例中,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通过固定贴膜粘附层3与皮肤以及静脉置管穿刺端固定连接配合,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通过保护贴膜粘附层9与皮肤固定,保护贴膜粘附层9在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上呈U型,所述U型的开口邻近静脉置管进出口4,以使得静脉置管输液端通过静脉置管进出口4能进入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的输液端保护腔内。

具体实施时,静脉置管完成后,通过固定贴膜粘附层3将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贴敷在静脉置管上,以对静脉置管进行有效固定。同时,将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通过静脉置管进出口4穿出,然后将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平展的贴敷相应的皮肤表面,以通过设置在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对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进行有效的保护。在非输液期间,通过静脉置管进出口4将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置入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下的输液端保护腔内,能避免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活动度过大造成的不适,减少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和外界过多接触造成的污染。当需要再次输液时,经静脉置管进出口4将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暴露在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之外,将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连接输液器即可输液。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所述静脉置管进出口4上设置进出口开关体6,通过进出口开关体6能打开或关闭静脉置管进出口4。

本实施例中,为在实施例1的静脉置管进出口4上设置进出口开关体6,通过进出口开关体6能打开或关闭静脉置管进出口4。当通过进出口开关体6关闭静脉置管进出口4时,能将静脉置管的输液端有效锁定在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下,当通过进出口开关体6打开静脉置管进出口4时,能将置于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下的静脉置管输液端移出,并通过静脉置管进出口4穿出,以便于进行所需的输液操作。

在非输液期间,对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保护时,进出口开关体6关闭后能保持水密封性,即外界的液体无法经进出口开关体6与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接触,增强了对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的保护效果。在进出口开关体6密封保护下,患者甚至可以进行洗澡淋浴等清洁活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此外,所述进出口开关体6上设置用于保持压紧密封状态的压紧密封机构,通过压紧密封机构能进一步提高进出口开关体6关闭后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用于固定皮肤表面的贴膜体,所述贴膜体包括用于固定静脉置管穿刺端的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以及设置于所述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一端的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所述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与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的结合部具有静脉置管进出口4,在所述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上设置用于保护静脉置管输液端的静脉置管保护袋5,从静脉置管进出口4穿出贴膜体的静脉置管输液端能进入静脉置管保护袋5内。

具体地,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与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间的具体配合形式,可以参考实施例1的说明。本实施例中,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可以直接与皮肤固定,不一定需要形成输液端保护腔。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上设置静脉置管保护袋5后,从静脉置管进出口4穿出贴膜体的静脉置管输液端可以进入静脉置管保护袋5内,通过保护袋5能对静脉置管输液端进行有效保护。在非输液期间,能避免静脉置管输液管端与患者皮肤接触。患者皮肤在输液前静脉导管穿刺时仅做了简单的消毒处理,不能也无法做到彻底灭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皮肤皱褶内的微生物将逐渐蔓延到皮肤表面。静脉置管保护袋5避免了静脉置管输液管端与患者皮肤接触,减少或避免了后期皮肤皱褶内的微生物对静脉置管输液管端的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上设有用于皮肤固定的固定贴膜粘附层3,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上设有用于与皮肤固定的保护贴膜粘附层9,所述保护贴膜粘附层9与固定贴膜粘附层3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保护贴膜粘附层9以及固定贴膜粘附层3能将整个贴膜体与对应的皮肤以及静脉置管进行有效连接固定。

此外,还包括用于封闭静脉置管保护袋5以及静脉置管进出口4的进出口开关体6,所述进出口开关体6处于打开状态时,进入静脉置管保护袋5的静脉置管输液端通过打开的进出口开关体6能进行所需的输液操作。

本实施例中,进出口开关体6的作用与实施例2的相同,通过进出口开关体6能将静脉置管保护袋5与静脉置管进出口4进行封闭,从而能避免置于静脉置管保护袋5内的静脉置管输液端与外界液体的接触。具体实施时,进出口开关体6的一侧可以与静脉置管进出口5连接,进出口开关体6的另一侧可与静脉置管保护袋5的上端连接,保护袋袋口51可以靠近或远离进出口开关体6。具体实施时,无论进出口开关体6采用何种连接形式,只要在进出开关体6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实现对静脉置管保护袋5以及静脉置管进出口4的密闭即可,具体不再赘述。

此外,所述进出口开关体6上设置用于保持压紧密封状态的压紧密封机构,通过压紧密封机构能进一步提高进出口开关体6关闭后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4

如图4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3的结构、作用相同,与实施例3的不同仅仅在于进出口开关体6的位置、保护袋袋口51的为具体位置等,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3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所述进出口开关体6包括突出条61以及能允许所述突出条61嵌置的凹槽62,突出条61嵌置于所述凹槽62内时,所述进出口开关体6处于关闭密封状态;突出条61从所述凹槽62内脱离时,进出口开关体6处于打开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对静脉置管输液端采用何种保护方式,进出口开关体6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当然,进出口开关体6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进出口开关体6两侧口壁部分重叠,在重叠部分的上侧口壁的下侧面或在重叠部分的下侧口壁的上侧面涂设黏贴层。需要打开进出口开关体6时,将黏贴在一起的进出口开关体6两侧口壁分离即可,需要关闭进出口开关体6时,将分离的进出口开关体6两侧口壁通过黏贴层粘合即可。进出口开关体6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再一一列举,只要能实现所需的开关密封即可。

此外,所述压紧密封机构包括操作扣7,操作扣7不能从进出口开关体6脱出,操作扣7沿进出口开关体6滑移时能打开或密封关闭进出口开关体6。

所述操作扣7的设置使进出口开关体6的关闭及开放操作极为简便,不同结构的进出口开关体6匹配相应结构的操作扣7,下述仅对图6实施例中的进出口开关体6对应的操作扣7加以阐述,其余结构不再一一列举赘述。

如图7所示,所述操作扣7由环套在进出口开关体6两侧口壁外的扣体71和设置在扣体71上的手持体73组成。

具体地,突出条61嵌置进入凹槽62内时,在突出条61卡入凹槽62后形成联合体的下部外径小于上部外径,在联合体截面两侧形成第一侧颈部凹陷63和第二侧颈部凹陷64。所述扣体71截面下部设置两侧贯通的颈部狭窄的凹陷,该凹陷截面外形与进出口开关体6两侧口壁嵌置体,即突出条61卡入凹槽62后形成的联合体的截面相匹配,所述突出条61卡入凹槽62后形成的联合体上部外径大于操作扣7凹陷的颈部开口,使卡入操作扣7凹陷内的突出条61卡入凹槽62后形成的联合体无法经操作扣7凹陷口部脱出,所述凹陷口部两侧对应面向颈部空隙凸起,形成两个匹配的挤入突块72,两个匹配的挤入突块72的间距与突出条61卡入凹槽62后形成的第一侧颈部凹陷63和第二侧颈部凹陷64的距离匹配,两个匹配的挤入突块72分别位于第一侧颈部凹陷63和第二侧颈部凹陷64内,经两个匹配的挤入突块72之间孔道置入突出条61及凹槽62时,能使突出条61镶嵌进入凹槽62内。在操作扣7凹陷口部的一侧设置分离突74。若沿分离突74相反方向手持手持体73使扣体71在突出条61卡入凹槽62后形成的联合体的长轴平滑移动时,在分离突74的阻力作用下,互相嵌置的突出条61及凹槽62分离,使进出口开关体6打开。若反方向滑移扣体71,在匹配的挤入突块72作用下,突出条61卡入凹槽62内,使进出口开关体6关闭。

具体实施时,在固定贴膜粘附层3以及保护贴膜粘附层9的表面设置覆盖保护膜8,利用覆盖保护膜8在使用前避免固定贴膜粘附层3以及保护贴膜粘附层9被污染或被破坏,使用前撕脱覆盖保护膜8,暴露出固定贴膜粘附层3以及保护贴膜粘附层9即可。

为方便使用,覆盖保护膜8优选分体设置,即在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和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下表面分别设置独立的覆盖保护膜8,当静脉置管完成后,先撕脱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下方的覆盖保护膜8,将静脉置管固定。然后,经静脉置管进出口4将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穿出到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的外表面,再撕脱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下方的覆盖保护膜8,将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平展贴附在皮肤表面。输液间歇期,可通过静脉置管进出口4将静脉置管的输液管端放置到静脉置管输液管端的保护腔形成保护。

当然,本发明不仅仅能保护静脉置管,还能对其它体表置管进行保护,只是在临床使用中静脉置管最为多见,包括并不仅限于对静脉置管的保护,此处不再一一表述。

总之,本发明静脉置管固定贴膜1与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配合,闲置期间将静脉置管输液管端利用静脉置管保护贴膜2或静脉置管保护袋5内进行保护,再次输液将静脉置管输液管取出,取出静脉置管输液管端连接输液器即可,能避免游离的静脉置管输液管端在患者活动时荡来荡去,减少静脉置管输液管端污染,患者可以洗澡清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