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床上翻马桶用护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407发布日期:2018-11-07 20:2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床上翻马桶用护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床上翻马桶用护罩机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病人在护理床上方便时,需要将马桶由床底放置于合适的位置。为了增强方便的舒适性、使得马桶便于清理,需要在马桶上设置罩体罩住病人的下体。然而马桶在就位和回位时,罩体易与病人下体发生干涉。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一种相应的机构解决罩体与病人下体干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护理床马桶罩体与病人下体干涉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医疗床上翻马桶用护罩机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床上翻马桶用护罩机构,包括床体、连杆三、连杆四和马桶体;

所述连杆三上端与床体相铰接、下端与马桶体相铰接;所述连杆四上端与床体相铰接、下端与马桶体相铰接;

所述医疗床上翻马桶用护罩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床体上且与连杆三或连杆四相连接的上翻驱动机构以驱动马桶体上翻;

所述马桶体侧面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安装有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由柱状体和旋转杆组成,所述旋转杆与柱状体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杆与固定套的内孔相间隙配合,所述柱状体位于固定套后侧,所述柱状体与固定套通过压缩弹簧二相连接;

所述旋转杆前端安装有拨叉;

所述马桶体前端上边沿安装有具有弹性的罩体,所述拨叉通过钢丝线与罩体相连接;

所述固定套前端侧面开设有与固定套内孔轴线相平行的滑槽,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滑槽相配合的拨轴;

所述连杆三下端具有用于推动拨轴的拨杆一;所述连杆三的中部还设置有用于向前推动柱状体的拨杆二;

所述旋转杆与柱状体旋转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马桶上翻时,拨轴位于滑槽中,硅胶罩在钢丝线的牵引下处于收缩状态,不会与病人下体发生干涉,在马桶上翻接近就位时,拨杆二推动柱状体,拨轴滑出滑槽,硅胶罩在自身弹性或者弹性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撑开、覆盖于病人的下体处,马桶回位时,拨杆二先脱离柱状体,然后拨杆一拨动拨轴使旋转杆相对于固定套转动,钢丝线牵引硅胶罩逐渐收缩,当拨轴转至滑槽处,在压缩弹簧二的作用下拨轴进入滑槽中,硅胶罩快速地完成收缩,从而避免了硅胶罩与病人下体干涉;(2)旋转杆与柱状体旋转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保证回转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一种医疗床上翻马桶用护罩机构,包括床体1、连杆三2-6、连杆四2-7和马桶体2-8;

所述连杆三2-6上端与床体1相铰接、下端与马桶体2-8相铰接;所述连杆四2-7上端与床体1相铰接、下端与马桶体2-8相铰接;

所述医疗床上翻马桶用护罩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床体1上且与连杆三2-6或连杆四2-7相连接的上翻驱动机构以驱动马桶体2-8上翻,上翻时连杆三2-6与连杆四2-7逆时针转动;

所述马桶体2-8侧面安装有固定套3-5,所述固定套3-5内安装有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由柱状体3-6和旋转杆3-7组成,所述旋转杆3-7通过轴承与柱状体3-6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杆3-7与固定套3-5的内孔相间隙配合,所述柱状体3-6位于固定套3-5后侧,所述柱状体3-6与固定套3-5通过压缩弹簧二3-8相连接;

所述旋转杆3-7前端安装有拨叉3-9;

所述马桶体2-8前端上边沿安装有具有弹性的罩体3-11,所述罩体3-11为硅胶罩,所述拨叉3-9通过钢丝线3-10与硅胶罩相连接;为保证硅胶罩能够地可靠回复到撑开状态,硅胶罩上还设置有弹簧或弹性片等弹性复位机构;

所述固定套3-5前端侧面开设有与固定套3-5内孔轴线相平行的滑槽3-15,所述旋转杆3-7上设置有用于与滑槽3-15相配合的拨轴3-14;

所述连杆三2-6下端具有用于推动拨轴3-14的拨杆一3-12;所述连杆三2-6的中部还设置有用于向前推动柱状体3-6的拨杆二3-13。

马桶上翻时,连杆三2-6和连杆四2-7逆时针转动,此时拨轴3-14位于滑槽3-15中,硅胶罩在钢丝线3-10的牵引下处于收缩状态,保证马桶体2-8上翻时硅胶罩不会与病人下体发生干涉;在马桶体2-8上翻接近就位时,拨杆二3-13推动柱状体3-6,拨轴3-14滑出滑槽3-15,硅胶罩在自身弹性或者弹性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撑开、覆盖于病人的下体处。

马桶回位时,连杆三2-6和连杆四2-7顺时针转动,拨杆二3-13逐渐脱离柱状体3-6,随后拨杆一3-12拨动拨轴3-14使旋转杆3-7相对于固定套3-5转动,钢丝线3-10牵引硅胶罩逐渐收缩,当拨轴3-14转至滑槽3-15处,在压缩弹簧二3-8的作用下拨轴3-14进入滑槽3-15中,硅胶罩快速地完成收缩,从而避免了硅胶罩与病人下体干涉。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核心思想,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进行任何可能的变化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