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息肉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199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息肉的中药。



背景技术:

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好发于成年人,多见于上颌窦、筛窦、中鼻道、中鼻甲等处。鼻息肉双侧多发,单侧较少。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鼻塞随息肉体积长大而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时伴有喷嚏,分泌物可为浆液性、黏液性,如并发鼻窦感染,分泌物可为脓性。多有嗅觉障碍。鼻塞重者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息肉蒂长者可感到鼻腔内有物随呼吸移动。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经鼻呼气困难,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

小息肉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功能性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多发性或复发性息肉行常规手术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鼻息肉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鼻息肉的中药,是由中草药延胡索、土田七、骨碎补、夏天无、小血藤、红木香、狗骨、三棱、篦子、铺地蜈蚣、千层塔、小白撑、星宿菜、龙涎香、蛇根草、闹狗药、红花子、大绿藤、茅膏菜组成。

单剂药量为延胡索12 g、土田七10 g、骨碎补12 g、夏天无10 g、小血藤15 g、红木香5 g、狗骨15 g、三棱12 g、篦子15 g、铺地蜈蚣5 g、千层塔15 g、小白撑12 g、星宿菜10 g、龙涎香5 g、蛇根草8 g、闹狗药5 g、红花子5 g、大绿藤15 g、茅膏菜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癥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土田七:散瘀消肿、活血止血、行气止痛,主治跌打瘀痛、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虫蛇咬伤;骨碎补:补肾、活血、止血,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夏天无:降压镇痉、行气止痛、活血去瘀,主治高血压、偏瘫、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小血藤: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痨伤吐血、经闭、腹胀、痈肿;红木香:行气、活血、止痛,主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狗骨:健脾和络、活血生肌,主治风湿痛、腰腿无力、四肢麻木、久痢、疮瘘、冻疮;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癥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篦子:舒筋草:舒筋、活络、散寒,主治风湿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损伤、瘰疬、痞块;铺地蜈蚣: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主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汤、火烫伤;千层塔:退热、除湿、消瘀、止血,主治肺炎、肺痈、劳伤吐血、痔疮便血、白带、跌打损伤、肿毒;小白撑:活血祛瘀、活络止痛,主治腰肌劳损、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风湿关节痛、肋间神经痛;星宿菜:活血、散瘀、利水、化湿,主治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疽、疟疾、痢疾;龙涎香: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主治咳喘气逆、气结癥积、心腹疼痛、淋病;蛇根草:活血散瘀,主治咳嗽、劳伤吐血、跌打、月经不调;闹狗药:散血止痛、排脓生肌,主治刀伤出血、疮毒;红花子:活血解毒,主治痘出不快、妇女血气瘀滞腹痛;大绿藤:舒筋活络、消肿散瘀、接骨,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四肢痹痛;茅膏菜:治胃痛、赤白痢、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延胡索12 g、土田七10 g、骨碎补12 g、夏天无10 g、小血藤15 g、红木香5 g、狗骨15 g、三棱12 g、篦子15 g、铺地蜈蚣5 g、千层塔15 g、小白撑12 g、星宿菜10 g、龙涎香5 g、蛇根草8 g、闹狗药5 g、红花子5 g、大绿藤15 g、茅膏菜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