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自平衡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88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体重自平衡椅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尤其是体重自平衡椅床。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且由于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危重病人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也大大提高,明显减小了人们的亲人早故之痛,但长期照料行动不便之人又成为快节奏社会中人们的一大负担,而无论专职的护理人员和家政人员还是能够照料亲人的家庭成员都以女性居多,帮助行动不便之人改变坐卧姿态等就成为一大困难,而且动辄还有使其受到磕碰擦伤的危险,尤其从卧具到坐具的转移,更是困难和风险俱增,此外,坐卧具的形制一定的话,一般坐卧姿也难以调整,长期坐卧者必会因姿势单一而感到难受,因此非常有必要研发一种坐卧姿随意自主切换,且能够随意调整到最舒服姿势的新型坐卧双用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体重自平衡椅床,将现有普通床面分为三段结构,上身段可以翻起做靠背,中间段承接臀部至膝盖的重量,同时作为上身段翻起的作用力来源,下身段在上身段上翻时同步下翻,提供膝盖以下腿部空间和脚部支撑,使标准卧床形变为标准座椅,方便行动不便之人上下,整个姿态转变过程完全依靠人体自重平衡调节,无需外力协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体重自平衡椅床,主要包括床架、上身架、下身架、床面、股平衡杆、联动杆、自平衡调节杆和限位器,所述床架四角各有一个支腿,一端不设护杠,三侧护杠形成C字形结构,在竖直方向中部设有三道结构横梁,在C字形结构除开口端外的三侧上端护杠至结构横梁之间的周边空格处设有护板,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夹伤人体,在上部两侧护杠的C字形结构开口端和中点之间设有同轴过孔,在C字形结构开口端上部护杠与结构横梁之间的支腿上也设有同轴过孔,在C字形结构闭口端护杠中部设有所述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上设有弹簧销,既阻止所述上身架向下越位,也可以通过弹簧销锁定所述上身架使其不向上翻动。

所述上身架为C字形结构,且与所述床架C字形结构开口方向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同平面放置在所述床架的C字形结构中,在所述上身架的C字形结构开口端设有折弯短臂和同轴过孔,折弯短臂与C字形结构成钝角,折弯短臂末端也设有同轴过孔,同轴过孔上方设有结构横梁,在C字形结构开口端和中点之间设有同轴过孔,与所述床架上部两侧护杠上C字形结构开口端和中点之间的同轴过孔通过卡簧销相连接,在所述床架和所述上身架之间的卡簧销上通过限位垫限定位置和保持间隙。

所述下身架也为C字形结构,且与所述上身架宽度一致,C字形结构闭口端的两角为圆角,防止在使用中撞伤人体,在C字形结构开口端设有折弯短臂和同轴过孔,折弯短臂与C字形结构成锐角,且与所述上身架的折弯短臂与C字形结构所成的钝角互补,所述下身架的折弯短臂末端也设有同轴过孔,同轴过孔上方设有结构横梁。

所述股平衡杆有两个,为方管形结构,方管内可容纳所述上身架和所述下身架的臂宽,方管两端分别设有同轴过孔,且一端与过孔轴线平行方向的一侧管壁开口,该端同轴过孔与所述下身架C字形结构开口端的同轴过孔通过卡簧销相连接,另一端与过孔轴线平行方向的两侧管壁都开口,该端同轴过孔与所述上身架C字形结构开口端的同轴过孔通过卡簧销相连接。

所述联动杆有两个,两端分别设有过孔,分别与所述上身架折弯短臂末端的同轴过孔和所述下身架折弯短臂末端的同轴过孔通过卡簧销相连接。

所述自平衡调节杆有两个,扁平长条结构,两端分别设有过孔,一端过孔与所述下身架C字形结构开口端的同轴过孔和所述股平衡杆相应同轴过孔的卡簧销相连接,另一端过孔与所述床架C字形结构开口端上部护杠与结构横梁之间支腿上的同轴过孔通过卡簧销相连接。

所述床面将所述上身架、所述下身架和所述股平衡杆所形成的平面连为一个整体平面以供躺卧,并随着所述上身架、所述下身架和所述股平衡杆不同相对位置形成相应的折面以供坐卧。

本发明中,所述床面有多种形式,本发明中优选以下三种:

方案一:

所述床面采用特斯林床面布,所述上身架、所述下身架和所述股平衡杆上内侧边缘设有线形孔,用牛筋绳将特斯林床面布绑扎在线形孔上形成所述床面,当椅床姿态切换时,特斯拉床面布随椅床姿态而成相应姿态的平面或折面。

方案二:

所述床面采用弹簧结构面,所述上身架、所述下身架和所述股平衡杆上内侧边缘设有线形孔,弹簧结构面边缘的弹簧钩挂在线形孔上形成所述床面,当椅床姿态切换时,弹簧结构面随椅床姿态而成相应姿态的平面或折面。

方案三:

所述床面采用高强轻质面板,如铝合金槽筋板、压缩木板,将高强轻质面板根据所述上身架、所述下身架和所述股平衡杆的结构规格进行裁切,并分别固定在所述上身架、所述下身架和所述股平衡杆上各自形成平面,当椅床姿态切换时随椅床姿态而成相应姿态的平面或折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体重自平衡椅床能够从标准座椅到标准卧床之间随意切换,方便行动不便之人上下而不会带来猛冲和震动,从标准座椅到标准卧床的中间状态符合人体工学,能够提供最佳休息姿势,缓解人体疲劳,整个姿态转变过程无需外力协助,完全依靠人体自重平衡调节,使用者只需根据需要做出最佳姿势即可,既解放了护理人员的体力,又保证了病患的安全和舒适,使得病患护理不再成为艰巨的负担,帮助亲人安享亲情,帮助敬老养老单位节约人力与设备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姿态变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姿态变换左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坐姿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坐姿左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床架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部分组件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上身架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下身架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股平衡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述床面有多种形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所述床面优选方案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体重自平衡椅床主要包括床架1、上身架2、下身架3、床面4、股平衡杆5、联动杆6、自平衡调节杆7和限位器8,所述床架1四角各有一个支腿,一端不设护杠,三侧护杠形成C字形结构,在竖直方向中部设有三道结构横梁,在C字形结构除开口端外的三侧上端护杠至结构横梁之间的周边空格处设有护板,在上部两侧护杠的C字形结构开口端和中点之间设有同轴过孔,在C字形结构开口端上部护杠与结构横梁之间的支腿上也设有同轴过孔,在C字形结构闭口端护杠中部设有所述限位器8,所述限位器8上设有弹簧销。所述上身架2为C字形结构,且与所述床架1C字形结构开口方向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同平面放置在所述床架1的C字形结构中,在所述上身架2的C字形结构开口端设有折弯短臂和同轴过孔,折弯短臂与C字形结构成钝角,折弯短臂末端也设有同轴过孔,同轴过孔上方设有结构横梁,在C字形结构开口端和中点之间设有同轴过孔,与所述床架1上部两侧护杠上C字形结构开口端和中点之间的同轴过孔通过卡簧销相连接,在所述床架1和所述上身架2之间的卡簧销上通过限位垫限定位置和保持间隙。所述下身架3也为C字形结构,且与所述上身架2宽度一致,C字形结构闭口端的两角为圆角,在C字形结构开口端设有折弯短臂和同轴过孔,折弯短臂与C字形结构成锐角,且与所述上身架2的折弯短臂与C字形结构所成的钝角互补,所述下身架3的折弯短臂末端也设有同轴过孔,同轴过孔上方设有结构横梁。所述股平衡杆5有两个,为方管形结构,方管内可容纳所述上身架2和所述下身架3的臂宽,方管两端分别设有同轴过孔,且一端与过孔轴线平行方向的一侧管壁开口,该端同轴过孔与所述下身架3C字形结构开口端的同轴过孔通过卡簧销相连接,另一端与过孔轴线平行方向的两侧管壁都开口,该端同轴过孔与所述上身架2C字形结构开口端的同轴过孔通过卡簧销相连接。所述联动杆6有两个,两端分别设有过孔,分别与所述上身架2折弯短臂末端的同轴过孔和所述下身架3折弯短臂末端的同轴过孔通过卡簧销相连接。所述自平衡调节杆7有两个,扁平长条结构,两端分别设有过孔,一端过孔与所述下身架3C字形结构开口端的同轴过孔和所述股平衡杆5相应同轴过孔的卡簧销相连接,另一端过孔与所述床架1C字形结构开口端上部护杠与结构横梁之间支腿上的同轴过孔通过卡簧销相连接。所述床面4采用特斯林床面布,所述上身架2、所述下身架3和所述股平衡杆5上内侧边缘设有线形孔,用牛筋绳将特斯林床面布绑扎在线形孔上形成所述床面4以供躺卧,当椅床姿态切换时,特斯拉床面布随着所述上身架2、所述下身架3和所述股平衡杆5不同相对位置形成相应的折面以供坐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