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衰老润肤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
润肤露是一种液态霜类化妆品,有良好的润肤作用,也有调湿效果,早期润肤露的乳液是水包油型乳状液,多采用钾皂做乳化剂,但在存放过程中会变稠,不易从瓶中倒出,采用十二醇硫酸、二乙醇胺盐或非离子型乳化剂,可制得稳定性很好的润肤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衰老润肤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不刺激皮肤;具有滋润、保湿,柔软皮肤、抗衰老的作用;具有消斑祛痘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衰老润肤露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去离子水30-50份、沙棘油脂质体6-8份、棕榈酸辛酯6-8份、硬脂酸单甘油脂5-7份、油醇醚10-12份、羟苯甲酯6-8份、透明质酸4-6份、黄原胶6-8份、凡士林4-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5份、王浆6-8份、双氧水6-10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去离子水30份、沙棘油脂质体6份、棕榈酸辛酯6份、硬脂酸单甘油脂5份、油醇醚10份、羟苯甲酯6份、透明质酸4份、黄原胶6份、凡士林4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份、王浆6份、双氧水6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去离子水40份、沙棘油脂质体7份、棕榈酸辛酯7份、硬脂酸单甘油脂6份、油醇醚11份、羟苯甲酯7份、透明质酸5份、黄原胶7份、凡士林5份、单硬脂酸甘油酯4份、王浆7份、双氧水8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去离子水50份、沙棘油脂质体8份、棕榈酸辛酯8份、硬脂酸单甘油脂7份、油醇醚12份、羟苯甲酯8份、透明质酸6份、黄原胶8份、凡士林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份、王浆8份、双氧水10份。
进一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原料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备用;
步骤二、将去离子水、沙棘油脂质体、棕榈酸辛酯、硬脂酸单甘油脂和油醇醚投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0-80℃,以150-350r/min速度搅拌5-25min,得溶液A;
步骤三、将羟苯甲酯、透明质酸、黄原胶、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王浆在50-70℃搅拌均匀,得溶液B;
步骤四、在搅拌下将溶液A倒入溶液B中,静置10-30min,加入双氧水,在40-60℃混合30-50min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不刺激皮肤;
2、本发明具有滋润、保湿,柔软皮肤、抗衰老的作用;
3、本发明具有消斑祛痘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抗衰老润肤露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去离子水30-50份、沙棘油脂质体6-8份、棕榈酸辛酯6-8份、硬脂酸单甘油脂5-7份、油醇醚10-12份、羟苯甲酯6-8份、透明质酸4-6份、黄原胶6-8份、凡士林4-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5份、王浆6-8份、双氧水6-10份。
实施例二:
一种抗衰老润肤露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去离子水30份、沙棘油脂质体6份、棕榈酸辛酯6份、硬脂酸单甘油脂5份、油醇醚10份、羟苯甲酯6份、透明质酸4份、黄原胶6份、凡士林4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份、王浆6份、双氧水6份。
实施例三:
一种抗衰老润肤露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去离子水40份、沙棘油脂质体7份、棕榈酸辛酯7份、硬脂酸单甘油脂6份、油醇醚11份、羟苯甲酯7份、透明质酸5份、黄原胶7份、凡士林5份、单硬脂酸甘油酯4份、王浆7份、双氧水8份。
实施例四:
一种抗衰老润肤露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去离子水50份、沙棘油脂质体8份、棕榈酸辛酯8份、硬脂酸单甘油脂7份、油醇醚12份、羟苯甲酯8份、透明质酸6份、黄原胶8份、凡士林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份、王浆8份、双氧水10份。
实施例五:
一种抗衰老润肤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原料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备用;
步骤二、将去离子水、沙棘油脂质体、棕榈酸辛酯、硬脂酸单甘油脂和油醇醚投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0-80℃,以150-350r/min速度搅拌5-25min,得溶液A;
步骤三、将羟苯甲酯、透明质酸、黄原胶、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王浆在50-70℃搅拌均匀,得溶液B;
步骤四、在搅拌下将溶液A倒入溶液B中,静置10-30min,加入双氧水,在40-60℃混合30-50min即可。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