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灵芝银耳面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9549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美容面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灵芝银耳面膜。



背景技术:

茯苓,别名云苓、茯灵、松茯苓、松薯等,是寄生在松树根部的多孔菌科植物,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菌,自古以来就是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富含茯苓多糖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健脾胃、利水消肿、降血脂、调节机体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抗突变等功能;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自古以来都被认为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菌。其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真菌溶菌酶,以及糖类(还原糖和多糖)、麦角甾醇、三萜类、香豆精甙、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生物碱、维生素B2及C等;孢子还含甘露醇、海藻糖,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灵芝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克山病、高原不适症、肝炎、出血热、消化不良、气管炎等各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银耳,又名白木耳,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兼用真菌,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有高蛋白、低脂 肪、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的健康食品而著称,同时,其所含有的多糖(银耳孢糖)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辐射、抗癌防癌、抗衰老、抗氧化等功效。

目前,对于上述组分的药物的应用主要是以简单的食用为主,需要经过人体机体的消化后方能被吸收,使得其这些制剂的生物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在存在使用不方便,起效慢的缺陷,而面膜是化妆品中的一种,属于美容保养品,其使用方法是敷在脸上一定时间,使面膜中的有效成份缓缓被皮肤吸收后,即可取下面膜。面膜就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因而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以及面部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肌肤自然光亮有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茯苓灵芝银耳面膜,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茯苓灵芝银耳面膜,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茯苓:100~160份、竹炭粉:30~50份、银耳:40~60份、丹参:20~30份、益母草:15~20份、鲜竹沥:15~20份、白术:15~20份、灵芝孢子粉:15~20份、薄荷:50~75份、附子:5~12份。

其优选质量份为:茯苓:140份、竹炭粉:40份、银耳:50份、丹参:24份、益母草:18份、鲜竹沥:18份、白术:18份、灵芝孢子粉:18份、薄荷:65份、附子:7份。

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取上述质量份的薄荷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按每100g薄荷5~8ml的比例溶于无水乙醇中,然后将灵芝孢子粉以及5倍无水乙醇体积的水一并加入无水乙醇中,在70~85℃条件下静置1.5~2h。

2)将茯苓切成8~10mm见方的小块,与银耳、丹参、益母草、白术以及附子一同加入容器中,同时加水进行煎煮,煎煮完成后自然冷却,当冷却到室温时加入竹炭粉以及鲜竹沥,低速单向搅拌,搅拌完成后自然冷却静置。

3)取步骤2)中的上清液,将步骤1)中的乙醇溶液加入上述上清液中,混合均匀后,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5~1.15的清膏。

4)将无纺布或者面膜纸放入清膏中进行浸渍,浸渍时间为3~5min,浸渍完成后包装即得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所述步骤1)中的薄荷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所述步骤2)中进行煎煮时采用两次煎煮,其煎煮步骤为:第一次煎煮时,按每5g药物总质量加入50~60ml的比例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3h,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煎煮,按每5g药物总质量加入30~50ml的比例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2h,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后合并两次的煎液即完成煎煮。

在上述煎煮过程中,对煎煮液进行过滤时用180~200目滤布进行过滤。

所述步骤2)中低速单向搅拌的搅拌速度为20~30rad/min,搅拌时间为5~10min。

有益效果:本发明茯苓灵芝蜂蜜面膜,通过在茯苓中添加银耳和灵芝孢子粉进行调和补充,配合丹参、益母草、白术以及附子等药物中的多种有效物质可有效快速地渗入肌肤细胞,清透毛孔,平衡油脂,同时还能有效舒缓面部神经、减缓面部皮肤衰老,预防黑头、粉刺等皮肤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

茯苓:1000g、竹炭粉:300g、银耳:400g、丹参:200g、益母草:200g、鲜竹沥:200g、白术:200g、灵芝孢子粉:200g、薄荷:700g、附子:100g。

制备时,先取上述质量份的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溶于42ml无水乙醇中,并将灵芝孢子粉以及210ml水一并加入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并在70℃条件下静置120min。然后,将茯苓切成8~10mm见方的小块,与银耳、丹参、益母草、白术以及附子一同加入容器中,并在容器中加入230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0min,固液分离后用200目滤布进行过滤,滤渣中加189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90min,然后固液分离后用180目滤布进行过滤,合并两次的煎液后自然冷却,当冷却到室温加入竹炭粉以及鲜竹沥,水浴保温并在30rad/min的转速下低速单向搅拌5min,搅拌完成后自然冷却静置。

取上述步骤下静置的上清液,将乙醇溶液加入上述上清液中,混合均匀后,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的清膏,然后将无纺布放入清膏中浸渍5min,浸渍完成后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

茯苓:1600g、竹炭粉:400g、银耳:400g、丹参:300g、益母草:150g、鲜竹沥:150g、白术:150g、灵芝孢子粉:150g、薄荷:500g、附子:50g。

制备时,先取上述质量份的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溶于35ml无水乙醇中,并将灵芝孢子粉以及175ml水一并加入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并在85℃条件下静置90min。然后,将茯苓切成8~10mm见方的小块,与银耳、丹参、益母草、白术以及附子一同加入容器中,并在容器中加入290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0min,固液分离后用200目滤布进行过滤,滤渣中加235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90min,然后固液分离后用180目滤布进行过滤,合并两次的煎液后自然冷却,当冷却到室温时加入竹炭粉以及鲜竹沥,水浴保温并在20rad/min的转速下低速单向搅拌10min,搅拌完成后自然冷却静置。

取上述步骤下静置的上清液,将乙醇溶液加入上述上清液中,混合均匀后,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0的清膏,然后将无纺布放入清膏中浸渍3min,浸渍完成后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三:

茯苓:1400g、竹炭粉:400g、银耳:500g、丹参:240g、益母草:180g、鲜竹沥:180g、白术:180g、灵芝孢子粉:180g、薄荷:650g、附子:70g。

制备时,先取上述质量份的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将提取的薄荷油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并将灵芝孢子粉以及200ml水一并加入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并在82℃条件下静置100min。然后,将茯苓切成8~10mm见方的小块,与银耳、丹参、益母草、白术以及附子一同加入容器中,并在容器中加入280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50min,固液分离后用200目滤布进行过滤,滤渣中加23000ml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90min,然后固液分离后用180目滤布进行过滤,合并两次的煎液后自然冷却,当冷却到48℃时加入竹炭粉以及鲜竹沥,水浴保温并在26rad/min的转速下低速单向搅拌8min,搅拌完成后自然冷却静置。

取上述步骤下静置的上清液,将乙醇溶液加入上述上清液中,混合均匀后,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2的清膏,然后将无纺布放入清膏中浸渍4min后高压灭菌包装即得成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