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治结核病的苗药组方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6619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有效根治结核病的苗药组方及该组方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结核(Tuberculosis,简称TB)是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由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结核通常感染并破坏肺以及淋巴系统,但其它器官如脑、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骨骼、关节、甚至皮肤亦可受感染。其他的分枝杆菌,如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卡氏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亦可引起结核,但通常不感染健康成人。

结核病临床上有初、复治之分,病人有排菌和不排菌之别,结核菌有处于繁殖生长期和休眠静止期之别。结核病患者处于排菌期,其传染性极强,某高校曾经在2002年爆发一起集体传染事件,两个月内结核确诊病例近二十例,该系男生因平日生活、学习时间接触较多,超50%比例男生PPD检查为强阳性。而传染源为同一人。

现有技术中,结核病也属于较难治愈的病症,治疗周期长,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对人体,尤其是肝肾的影响极大,即使痊愈后,也无法完全恢复到患病前的身体状态。现有技术治疗结核类病症时讲究:1、早期性,即早诊断、早治疗;2、联合用药,是指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得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既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有细胞外杀菌药物,又有适合酸性环境内的杀菌药,从而使化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并能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3、适量性,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付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肺可产生毒付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折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采用适当的剂量的药物,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4、规律性,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用药不当,症状缓解就停停用,必然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全程性,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个疗程三个月。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此外,还有一种病症称为老鼠疮,中医秒为“瘰疬”,民间也秒“九子阳”、“九子疡”,苗医也称之为“天九子”,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结核”,该病症也属于结核杆菌引起的病症。好发于颈部及耳前、耳后一侧或两侧,也有延及颌下、锁骨上窝、腋部、初期结块肿大如豆粒,1个或数个不等,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能动,不热不痛;中期结块逐渐增大,并与表面皮肤粘连,数个互相融合成块,推之不活动,成脓时,表皮暗红色,微热,触之有轻微波动感;后期液化成脓,自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腐烂物质,疮面肉色灰白,四周皮肤紫暗,可形成窦管,溃口久不愈合,或者一个愈合另一个又打开,像老鼠打洞一样,所以百姓俗称为“老鼠疮”。该病症尽管不传染,但因其病因为属于结核杆菌引起,所以也可以半其归属于结核类。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民间多有偏方治疗该症,但见效慢,治疗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核类病症治疗周期长,治疗过程复杂,且治疗好后也不能修复受损器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有效的根治结核类病症的苗药组方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根治结核病的苗药组方,包括干红枣、朱沙、银朱、血竭、僵蚕、蜈蚣。

进一步的,所述苗药组方中各成分朱沙、银朱、血竭、僵蚕、蜈蚣相同重量份配制,上述五种成分中总量为4-6g时,配制30-50枚干红枣。

进一步的,最佳配比如下:将朱沙、银朱、血竭、僵蚕、蜈蚣各1g,配40颗红枣,为7-20天内用药量,具体视患者身体情况和患病程度加减。

进一步的,对于患病中等程度、身体状况一般的病患,上述用药时间为10天。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根治结核病的苗药组方的制作方法,将朱沙、银朱、血竭、僵蚕、蜈蚣研磨成粉并混合均匀后,将干红枣蒸熟后去核,按配方数量将混合均匀的药粉置于枣肉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入药粉的过程中,保持蒸熟的红枣温度,温度高,则治疗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入药粉的过程中,当温度为40-60摄氏度时,药效最佳。

使用本组方药物,十天为一疗程,对于中度结核病患者,上述最佳配方中朱沙、银朱、血竭、僵蚕、蜈蚣各1g,配40颗红枣,为标准的1个疗程用药,早晚两次,每次嚼服两个红枣及对应数量的药粉。但对于年纪特别大或者婴幼儿,药量减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重度结核病患者,每日用量最多为6颗红枣及对应的药粉。

本发明的苗药组方,在几十年时间里不断完善、治疗病例达上千例,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病例达到90%以上,对淋巴结核、骨结核、肠结核均有极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肺结核,效果最佳。在按规定用药的情况下,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本组方不仅可以快速消灭结核杆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被结核杆菌侵蚀的组织的活性,类似于咯血、卧床程度的严重的结核病患者,用本组方药物治愈后,不影响日常生活且可以作适当的体力活。迄今,重度结核病患者,最长的治疗时间为80天即可完全痊愈,治疗周期短,效果佳。更重要的是本组方药物对肝脏和肾脏基本无损伤;鉴于其药效及结核病的危害程度,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李某,女,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的白盘乡,46岁,2008年3月,就诊,中度肺结核患者,肺内有已见空洞,服药三个疗程,无肺结核症状,专利申请人要求再多服一疗程即可完全痊愈,患者拒绝;但2014年8月复发,再诊,服药六个疗程后完全痊愈,迄今未再复发。

特别说明,鉴于结核杆菌的特性,建议在检察无结核杆菌状的基础上,再用药一个疗程。所以将该复发病例的患者,作为病例一记载,所以持续、按医嘱服药对于治疗非常重要。

王某,女,镇宁县城关镇,39岁,2008年3月就诊,肺结核初期,用药两个疗程共计20天,即完全痊愈。

傅某,男,湖南娄底,24岁,2004年2月就诊,肺结核并发肠结核,肺内有空洞并轻度咯血,无法行走卧床治疗,经过西医传统结核类治疗六个月,病况迁延,无明显好转。前四个疗程(40天),每日6颗红枣及对应质量的药粉(最佳配比的组方),后四个,服用标准用量,即每日4颗红枣及对应质量的药粉。共计八个疗程后(80天)后,完全痊愈。

李某,男,贵州平坝,66岁,2011年6月就诊,淋巴结核,初期,服药两个疗程,采用标准用量,即最佳配方中每日4颗红枣及对应质量的药粉。用时20天即痊愈。

朱某,女,西秀区,46岁,2015年3月,患淋巴结核,也称“瘰疬”、“老鼠疮”,属于后期化脓流水,服用标准用量,即每日4颗红枣及对应质量的药粉,共计6个疗程,痊愈。

特别说明,即使最轻微的结核杆菌患者,用药时间也不能少于两个疗程二十天。中期患者的服药期间约为4-5个疗程,而晚期类似于咳血、卧床程度的患者,用药不少于6个疗程。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病例,用药时间基本上为8个疗程,即可完全痊愈,重症患者痊愈后也可以做适量的体力劳动,而现有技术中,即使消除了重症患者体内的结核杆菌,但后遗症较多,痊愈后的患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上述病例,仅为典型病例,实际治愈病例远不止上述患者。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年岁为就诊时年岁。

鉴于本专利所公开的是药的组方,且组方中药物毒性较大,组方中,各药物相生相克较为奇妙,不建议个人自行按方配制并用于治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申请文件中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等同变化及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