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手术颈椎减压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81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手术颈椎减压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医疗的护理病床、康复理疗床,主要涉及一种非手术颈椎减压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疾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 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 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疾 病发生后经常会使患者发生颈椎疼痛、颈肩臂痛和肢体麻木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 来诸多不便。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手术治疗作为一种有创手 段,有严格的适应症,不作首选。非手术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位置,且疗效确 切,其中,颈椎减压是颈椎病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颈椎脊柱非手术减压治疗设备惯用于对颈椎脊柱病患者的治疗,其通常具有床体 和头枕,病人躺在床体上,同时头部靠在头枕中,进行减压治疗,但是该设备在减压治疗过 程中患者颈部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和不适感。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颈椎非减压治疗系统,其设备复杂,成本高,售价高,占空间。其床体大都是是一体式结构,只能进行简单的升降结构,其在治疗的过程中需预先调整对病变部位的作用力,其力稳定不可调,而不能根据病变部位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对患者病变部位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牵引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非手术颈椎减压治疗设备,主要是针对类似特征进行简化,补充市场上的空白,生产小巧可靠的颈椎非减压治疗系统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非手术颈椎减压治疗设备,包括有底座、床体、控制盒、可活动头枕、升降连杆机构和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床体与底座之间通过升降连杆机构驱动,所述床体采用多段位结构,其之间采用铰接方式连接,且铰接处的倾斜角度通过可控气弹簧手动控制,所述床体头部位置转动安装有可活动的头枕,所述头枕上安装有两可调节的颈固定柄和头部绑带,所述头枕的下端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中配合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前端通过连接杆与其前方的控制盒上方的固定座连接,所述控制盒通过支撑杆支撑,所述支撑杆向前倾斜设置在底座的前端部,所述头枕前端部安装有牵引机构。

所述升降连杆机构包括有等间距设置在底座上端面和床体下端面两侧的铰接座,其对应的铰接座之间分别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底端部分别设有弯曲的拐臂,且两侧对应的拐臂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所述横杆之间通过拉杆连接,所述拉杆由其底端的电动推杆驱动。

所述的床体采用两段位结构。

所述的两可调节的颈固定柄之间的宽度分别通过其底端的丝杆螺纹机构驱动。

所述颈固定柄分别安装在相应的U形导板上,所述U形导板水平扣压在水平端面上,所述的丝杆螺纹机构包括有横向设置在头枕下方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且分别旋合有相应的滑座,所述滑座的下端面安装在其下方的U形导板侧板上。

所述的头枕外端面上分布有横直的导轨,所述U形导板的U形槽内设有与导轨导向配合的导槽。

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有牵引绳、轮毂,所述轮毂转动安装在控制盒上方的固定座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缠绕在轮毂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头枕前端部的牵引耳上。

所述的床体、头枕、头部绑带以及颈固定柄上分别设有弹性软垫。

所述的控制盒中设有牵引力伺服控制系统,所述牵引力伺服控制系统包括有计算机、伺服控制器以及相应伺服控制电机、减速器和力传感器,其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伺服电机输出扭矩的大小,再通过减速器将牵引力传递到牵引绳上,牵引力的大小通过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实时反馈给计算机,进行实时调节,从而实现牵引力大小的控制。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床体具有可升降和角度调节的功能,不但能方便患者上下,同时可以满足患者躺下角度需求调节相应的位置,配合头部可调的颈固定柄和头部绑带以及牵引机构的结构设计,可根据需要对不同人或同一人的不同病变位置进行施加相应的作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为颈固定柄的安装固定位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非手术颈椎减压治疗设备,包括有底座1、床体2、控制盒3、可活动头枕4、升降连杆机构和牵引机构,床体2设置在底座1上方,床体2与底座1之间通过升降连杆机构驱动,床体2采用两段位结构,其之间采用铰接方式连接,且铰接处的倾斜角度通过可控气弹簧5手动控制,床体2头部位置转动安装有可活动的头枕4,头枕4上安装有两可调节的颈固定柄6和头部绑带7,头枕4的下端部安装有滑块8,滑块8中配合安装有导轨9,导轨9的前端通过连接杆18与其前方的控制盒3上方的固定座连接,控制盒3通过支撑杆10支撑,支撑杆10向前倾斜设置在底座1的前端部,头枕4前端部安装有牵引机构。

所述的升降连杆机构包括有等间距设置在底座1上端面和床体2下端面两侧的铰接座11,其对应的铰接座11之间分别通过连杆15连接,所述连杆的底端部分别设有弯曲的拐臂,且两侧对应的拐臂之间通过横杆12连接,横杆12之间通过拉杆13连接,拉杆由其底端的电动推杆14驱动。

所述颈固定柄6分别安装在相应的U形导板19上,所述U形导板19水平扣压在水平端面上,所述的丝杆螺纹机构16包括有横向设置在头枕下方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且分别旋合有相应的滑座,所述滑座的下端面安装在其下方的U形导板侧板上。

所述的头枕外端面上分布有横直的导轨20,所述U形导板的U形槽内设有与导轨20导向配合的导槽21。

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有牵引绳17、轮毂,轮毂转动安装在控制盒3上方的固定座上,牵引绳17的一端缠绕在轮毂上,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头枕4前端部的牵引耳上。

所述的床体2、头枕4、头部绑带7以及颈固定柄6上分别设有弹性软垫。

具体的工作原理是:

所述底座和床体以及连杆结构组成床面可升降的病床,能方便患者上下,其中床体是采用多段位结构,有可控气弹簧手动控制,可以满足患者需求调节相应的位置。底座上焊接能放置控制盒的平台,放置控制盒,控制盒能完成所有控制功能和治疗功能。可活动头枕主要组成:可调节的颈固定柄,通过螺纹丝杆手动调节宽度,以适应患者;头部绑带,用来固定头部;滑块,其和导轨配合使用;底板,固定柄,绑带、滑块均安装在底板上组成可活动头枕。 升降机构由电动推杆驱动,牵引机构有伺服电机和轮毂及钢丝绳组成。

控制盒中的牵引力伺服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伺服控制器及相应伺服控制 电机、减速器和力传感器,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伺服电机输出扭矩的大小,再通过减速器将牵引力传递到牵引绳上,牵引力的大小通过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实时反馈给计算机,进行实时调节,从而实现牵引力大小的控制。手动调节垂头仰卧位置可以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使牵引力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拉伸,通过牵引力角度的改变,使牵引力准确作用到病变部位,并且在牵引过程中牵引力的大小依据正弦曲线或对数曲线进行变化,对患者病变部位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牵引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