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9116发布日期:2018-07-03 20:2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止血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止血夹。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是指通过腹腔镜、胸腔镜等内窥镜在人体内施行手术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在医疗上,微创手术逐渐得到普及。在微创手术中,需要使用止血夹对血管进行止血。

如图1所示,现有的止血夹包括第一夹臂a和第二夹臂b,其中,所述第一夹臂a的端部设置有卡钩a′,所述第二夹臂b的端部设置有钩槽b′。使用时,所述止血夹放置于施夹钳中,由所述施夹钳击发,实现所述止血夹的夹持。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夹臂a和第二夹臂b对血管进行夹持止血时,在所述施夹钳的击发作用下,所述卡钩a′勾住所述钩槽b′,保持所述第一夹臂a和第二夹臂b的闭合。

然而,上述结构的止血夹在夹持时,卡钩a′通常无法顺利地勾住所述钩槽b′,二者容易发生错位,从而给止血夹的操作带来了不便。此外,在微创手术后,被结扎的血管或胆管会逐渐消肿,在消肿后结扎夹就会出现松动,容易过早的脱落。如此,则起不到止血的作用,还可能会出现胆漏和出血的情况。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止血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止血夹,其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

所述第一夹臂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臂具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夹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夹臂一端设置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扣可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中,所述第二卡扣可卡持于所述第二卡钩中,使得所述止血夹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实现对于血管的夹持;所述第一卡扣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的结构不同,所述第一卡钩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卡钩的结构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卡扣本体以及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卡齿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一卡扣本体的两侧侧壁。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一卡齿具有相对所述第一夹持面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一卡齿还具有第一抵靠面,所述第一卡扣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中时,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一卡钩相抵靠。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一卡齿为四棱柱,所述四棱柱与所述第一夹持面相平行,且所述四棱柱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一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卡钩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一卡钩包括两个第一卡钩本体和两个第一弯钩,两个所述第一卡钩本体之间形成对于所述第一卡扣的卡持空间,所述第一弯钩设置于所述第一卡钩本体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一弯钩具有相对所述第二夹持面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一弯钩还具有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卡扣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中时,所述第二抵靠面与所述第一卡扣相抵靠。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卡扣本体,所述第二卡扣本体通过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夹臂的另一端的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卡扣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臂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二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卡钩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卡扣本体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二卡钩包括两个第二卡钩本体和两个第二弯钩,两个所述第二卡钩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卡钩本体之间形成对于所述第二卡扣的卡持空间,所述第二弯钩设置于所述第二卡钩本体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材质为pla,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采用pla分别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改进,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体设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止血夹,其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

所述第一夹臂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臂具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夹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扣可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中,使得所述止血夹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实现对于血管的夹持;

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卡扣本体以及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卡齿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一卡扣本体的两侧侧壁;

所述第一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卡钩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面上;所述第一卡钩包括两个第一卡钩本体和两个第一弯钩,两个所述第一卡钩本体之间形成对于所述第一卡扣的卡持空间,所述第一弯钩设置于所述第一卡钩本体的一端。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止血夹,其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

所述第一夹臂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臂具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夹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扣可卡持于所述第二卡钩中,使得所述止血夹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实现对于血管的夹持;

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卡扣本体,所述第二卡扣本体通过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夹臂的另一端的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卡扣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臂的宽度;

所述第二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卡钩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卡扣本体的宽度,所述第二卡钩包括两个第二卡钩本体和两个第二弯钩,两个所述第二卡钩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卡钩本体之间形成对于所述第二卡扣的卡持空间,所述第二弯钩设置于所述第二卡钩本体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止血夹操作方便,在对血管进行止血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能够依靠卡扣和卡钩实现顺利地闭合。且闭合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能够提供持续的夹持作用力,不易发生松动。此外,本发明的止血夹为可吸收的止血夹,其在完成止血后可被人体所吸收,避免了止血夹遗留在人体内,对人体组织产生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止血夹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第一卡扣12与第一卡钩22处于扣合状态,第二卡扣13与第二卡钩23处于未扣合状态;

图3为图2中第一夹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二夹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夹臂的左侧视放大图;

图6为第一卡齿为四棱柱时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第二夹臂的左侧视放大图;

图8为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且第二卡扣13与第二卡钩23处于未扣合状态;

图9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止血夹的再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往复”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止血夹1包括: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

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分体设置,并形成所述止血夹的主体结构。本发明的止血夹在应用时,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分别位于施夹钳的安装位置中,当施夹钳击发时,在所述施夹钳的击发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扣合在一起实现对血管的夹持止血。

其中,所述第一夹臂10具有第一夹持面11,所述第二夹臂20具有第二夹持面21,所述第一夹持面11和第二夹持面21之间形成血管的夹持空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为长方体。此外,为了方便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位于施夹钳各自的安装位置中,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对应位置处还设置有限位槽(未图示),相对应地,施夹钳中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安装位置处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从而,当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位于施夹钳各自的安装位置时,所述安装位置中的限位块收容于所述限位槽中,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定位。

如图3、4所示,为了实现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扣合,所述第一夹臂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扣12,所述第一夹臂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13。同时,所述第二夹臂20一端设置有第一卡钩22,所述第二夹臂2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钩23。从而,当所述第一卡扣12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22中,所述第二卡扣13卡持于所述第二卡钩23中时,所述第一夹持面11和第二夹持面21实现对于血管的夹持。其中,所述第一卡扣12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13的结构不同,所述第一卡钩22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卡钩23的结构不同

如图5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扣12包括第一卡扣本体121以及第一卡齿122,其中,,所述第一卡齿122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一卡扣本体121的两侧侧壁,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齿122靠近第一夹持面11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所述第一卡扣12顺利地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22中,所述第一卡齿122具有相对所述第一夹持面11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1221,所述第一导向面1221与所述第一夹持面11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从而,当所述第一卡扣12和第一卡钩22扣合过程中,所述第一卡扣12可通过所述第一导向面1221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钩22中。

此外,为了防止所述第一卡扣12自所述第一卡钩22中脱出。所述第一卡齿122还具有第一抵靠面1222,所述第一卡扣12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22中时,所述第一抵靠面1222与所述第一卡钩22相抵靠。优选地,所述第一抵靠面1222为与所述第一夹持面11相平行的平面,且与所述第一卡扣本体121的侧壁相垂直。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齿122为四棱柱,此时,所述四棱柱与所述第一夹持面11相平行,且所述四棱柱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四棱柱具有第一侧面a、第二侧面b、第三侧面c以及第四侧面d,其中,所述第一侧面a形成所述第一抵靠面1222,所述第三侧面c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面1221。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卡钩22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20的一端,所述第一卡钩2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钩本体221和两个第一弯钩222,且所述第一卡钩22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面21上,两个所述第一卡钩本体22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扣12的卡持空间。具体地,所述第一卡钩本体221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面21上,所述第一弯钩222设置于所述第一卡钩本体221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卡钩本体221相垂直。从而,所述第一卡钩本体221以及第一弯钩222大致呈l形。

为了进一步实现所述第一卡扣12顺利地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22中,所述第一弯钩222具有相对所述第二夹持面21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2221,所述第二导向面2221与所述第二夹持面21之间的夹角β为钝角。此外,所述第一弯钩222还具有第二抵靠面2222。从而,当所述第一卡扣12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22中时,所述第一卡扣12在施夹钳的击发作用力下,运动至所述第一卡钩22处。此时,所述第一导向面1221与所述第二导向面2221相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从而所述第一卡扣12在第一、第二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逐渐卡入所述第二卡钩22中。在卡入过程中,第一卡扣12通过两个第一弯钩222分别带动两个第一卡钩本体221产生向外扩张的弹性形变,当所述第一卡扣12最终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22中时,两个第一弯钩222和两个第一卡钩本体221均恢复至初始状态,同时,所述第一抵靠面1222与所述第二抵靠面2222相抵靠。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卡扣13包括第二卡扣本体131,所述第二卡扣本体131通过连接臂14与所述第一夹臂10的另一端的端面相连接,其中,所述连接臂14与所述第一夹臂10的另一端的端面及所述第二卡扣本体131相垂直,且第二卡扣本体131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臂14的宽度,如此,能够使所述第二卡扣本体131发生弹性形变,压入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之间,并呈x形的扣合状态。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卡钩2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卡钩本体231和两个第二弯钩232,两个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20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卡扣13的卡持空间。同时,所述第二卡钩23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卡扣本体131的宽度。

其中,所述第二卡钩23包括第二卡钩本体231以及第二弯钩232,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位于第二夹臂20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弯钩232设置于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相垂直。从而,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以及第二弯钩232大致呈l形。

如图8所示,从而,当所述第二卡扣13卡持于所述第二卡钩23中时,所述第二卡扣13在施夹钳的击发作用力下,运动至所述第二卡钩23处。此时,由于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卡扣本体131的宽度,且所述第二卡扣本体131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臂14的宽度。从而,在击发力的持续作用下,所述第二卡扣本体131发生弹性形变,压入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之间,并最终穿过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之间的空间,运动至所述第二卡钩23的下方,实现所述第二卡扣13和第二卡钩23之间的扣合。此时,所述连接臂14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卡钩23之间,所述第二卡扣13和第二卡钩23相互交叉,呈x形设置。即,压入时,由于第二卡扣本体131的宽度远大于第二卡钩23之间的间距,在击发力的持续作用下,所述第二卡扣本体131发生弹性形变,压入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之间,并最终穿过所述第二卡钩本体231之间的空间,运动至所述第二卡钩23的下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止血夹为可吸收的止血夹,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采用人体可吸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的材质为pla(聚乳酸),此时,所述第一夹臂10和第二夹臂20采用pla分别一体注塑成型。

此外,基于所述第一卡扣12和第一卡钩22、以及所述第二卡扣13和第二卡钩23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止血夹2,该止血夹2与所述止血夹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夹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钩。

如图9所示,具体地,所述止血夹2包括第一夹臂201和第二夹臂202。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臂201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臂202具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臂2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扣203,所述第二夹臂20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钩204,所述第一卡扣203可卡持于所述第一卡钩204中,使得所述止血夹2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实现对于血管的夹持。其中,所述第一卡扣203与所述第一卡扣1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卡钩204与所述第一卡钩22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203包括第一卡扣本体以及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卡齿对称地位于所述第一卡扣本体的两侧侧壁,所述第一卡钩204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202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卡钩204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面上。所述第一卡钩204包括两个第一卡钩本体和两个第一弯钩,两个所述第一卡钩本体之间形成对于所述第一卡扣203的卡持空间,所述第一弯钩设置于所述第一卡钩本体的一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止血夹3,该止血夹3与所述止血夹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夹臂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卡钩。

如图10所示,具体地,所述止血夹3包括第一夹臂301和第二夹臂302。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臂301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臂302具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臂3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卡扣303,所述第二夹臂30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卡钩304,所述第二卡扣303可卡持于所述第二卡钩304中,使得所述止血夹3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实现对于血管的夹持。其中,所述第二卡扣303与所述第二卡扣13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卡钩304与所述第二卡钩23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303包括第二卡扣本体,所述第二卡扣本体通过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夹臂301的另一端的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卡扣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臂的宽度。

所述第二卡钩304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302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卡钩304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卡扣本体的宽度。所述第二卡钩304包括两个第二卡钩本体和两个第二弯钩,两个所述第二卡钩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302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卡钩本体之间形成对于所述第二卡扣303的卡持空间,所述第二弯钩设置于所述第二卡钩本体的一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止血夹操作方便,在对血管进行止血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能够依靠卡扣和卡钩实现顺利地闭合。且闭合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能够提供持续的夹持作用力,不易发生松动。此外,本发明的止血夹为可吸收的止血夹,其在完成止血后可被人体所吸收,避免了止血夹遗留在人体内,对人体组织产生不利影响。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