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接头动脉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540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接头动脉采血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血标本的检测已经成为医院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几乎所有入院的患者都要进行血样的检测,大多数血标本采集的是静脉血,但是某些病患例如心脏疾患、肺部疾患的病人,或是急救状态下的病人则需要另外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临床常需要为患者进行动、静脉两次穿刺,随着社会发展,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不断升高,医护人员对需要有动脉血液样本的患者改成只抽取一次足够量的动脉血来进行所有化验,由于普通的动脉采血针容量仅有5ml,无法满足所有入院血液检查项目用量,一般采用动脉血气针或是2-3个注射器来完成这项操作,这样容易造成血样细胞的破坏,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同时也增加了血样污染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接头动脉采血针,便于操作、结构合理的双接头动脉采血针。

一种双接头动脉采血针,第一针头连接软胶针翼,软胶针翼连接主胶管,主胶管尾端分为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尾端连接有针帽,第一接头能够连接血气针或注射器,第二个接头连接第二针头,第二针头外面包裹胶皮套,第二个接头能够直接连接负压抽血管,胶皮套外面连接有针帽,第一个接头与主胶管之间有第一密闭夹,第二个接头与主胶管之间有第二密闭夹。

软胶针翼有三叶型的翼翅,其中第一翼翅的长度大于第二翼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适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抽血,休克、心跳骤停等情况造成的抽血困难,婴幼儿、老年人、心肺疾患等血管条件差需要一次性抽取多量动脉血的患者。

本实用新型两个接头可以分别连接血气针和负压抽血管,因此只需穿刺一次,运用密闭夹,动脉血可以分别流入血气针和负压抽血管内,避免了使用注射器打入样本时造成血液样本的污染,也降低了血样细胞破坏、血样凝固等状况发生;并且针头和接头直接有一段主胶管,加大了针头角度的调整范围,在婴幼儿抽血挣扎时可以随着孩子的体位更好地调整角度,增加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针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软胶针翼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双接头动脉采血针,第一针头1连接软胶针翼2,软胶针翼2连接主胶管3,主胶管3尾端分为第一接头4和第二接头7。第一接头4尾端有针帽10,针帽10盖在第一接头4上,第一接头4可以连接血气针或注射器,第二个接头7连接第二针头5,第二针头5外面包裹胶皮套6,第二个接头7可以直接连接负压抽血管,胶皮套6外面连接有针帽9。第一个接头4与主胶管3之间有第一密闭夹8,第二个接头7与主胶管3之间有第二密闭夹11。

软胶针翼2有三叶型的翼翅,其中第一翼翅12的长度大于第二翼翅13,长度不一样便于操作和支撑第一针头1。

本实施例抽血时,打开第一接头4的第一密闭夹8,血液流入血气针,样本满足后,关闭第一密闭夹8,再打开第二接头7的第二密闭夹11,血液直接投入负压抽血管,并且同时可以摇晃抽血管,避免血液凝固和血细胞破坏,也节省了注射器抽取这一环节,避免血样污染,减化医务人员的操作流程。

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接头动脉采血针,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软胶针翼2有2个的翼翅,2个的翼翅水平分布在软胶针翼2中心管上。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