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连接式推送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91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连接式推送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连接式推送杆,主要用于先心病治疗中封堵器的介入治疗,属于医疗器械的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材料、器械以及药物的发展,经导管治疗法的适应领域越来越广泛,通过经皮介入治疗技术,建立血管通路,从而可以防止各种各样的材料、器械和药物到人体的心脏、动静脉血管。在先天性心脏病领域,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等先天性结构心脏病,都可以通过导管将相应规格的封堵器放置到心脏缺损部位进行封堵治疗。

通过导管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先心病时候,首先通过导丝,在复杂的人体心脏和血管结构中搭建通道,随后导管顺应导丝通道到达病变缺损部位。随后移除导丝,将器械收入导管并通过推送杆推送至导管末端,调整释放角度后,将器械和推送杆分离,释放器械。

推送杆和器械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通过旋拧方式实现推送杆和器械的可靠连接以及可控释放。螺纹连接需要有足够的连接圈数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由于人体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复杂,推送杆在人体内通过导管的复杂轨道到达病变部位后,会影响推送杆的联动性能,可能会造成器械脱落或不能与推送杆分离的状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保证与医疗器械连接、分离动作的顺畅进行的电磁连接式推送杆,解决了推送杆和器械的采用现有螺纹连接方式可能会造成器械脱落或不能与推送杆分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磁连接式推送杆,包括推送杆杆体,推送杆杆体的近端设有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送杆杆体远端头部上设有电磁吸盘。

优选地,所述的电磁吸盘包括导磁体壳体,导磁体壳体设于推送杆杆体远端头部,导磁体壳体内设有铁芯,铁芯上设有内线圈,内线圈的外侧设有外线圈。

优选地,所述的外线圈和内线圈中的一个为励磁线圈,另一个为消磁线圈。

优选地,所述的内线圈和外线圈靠近推送杆杆体的一侧设有非导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推送杆前端采用磁性吸盘结构,通过电磁连接、消磁分离动作实现和医疗器械的连接和分离;连接端结构包括有两个线圈:电磁线圈、消磁线圈,分别通过产生磁路连接器械、消除剩磁分离器械。两个线圈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保证了连接、分离动作的顺畅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磁连接式推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推送杆连接端的电磁吸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磁连接式推送杆,如图1所示,其包括推送杆杆体6,推送杆杆体6的近端设有手柄7,推送杆杆体6远端头部上设有电磁吸盘8。

如图2所示,电磁吸盘8包括导磁体壳体2,导磁体壳体2设于推送杆杆体6远端头部,导磁体壳体2内设有铁芯1、内线圈4、外线圈3,铁芯1上设有内线圈4,内线圈4的外侧设有外线圈3。内线圈4和外线圈3靠近推送杆杆体6的一侧设有非导磁体5。

铁芯1上设置的两个线圈(即内线圈4和外线圈3),一个为励磁线圈,用于和导磁体壳体2、铁芯1以及器械连接端构成磁回路,从而使连接端(即电磁吸盘8)产生磁性,将器械吸起连接;另一个为消磁线圈,在推送杆将器械推送至病变部位后,将励磁线圈断电并给消磁线圈通电,产生瞬时反向电压,对导磁体壳体2、铁芯1以及器械连接端之间的磁回路及剩磁进行消磁,从而使推送杆与器械迅速分离。如图2中所示,选择内线圈4或外线圈3其中一个作为励磁线圈,则另一个为消磁线圈。励磁线圈进行正向励磁,施加正向电压;消磁线圈进行反向消磁,施加反向电压。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吸盘8中,将励磁线圈和消磁线圈分开,使其相对独立工作。当通电使励磁线圈工作时,连接端(即电磁吸盘8)会有磁性,从而吸引器械相连;当推送杆推送器械到达病变部位释放完成后,断开励磁电源,同时对消磁线圈加以瞬时供电,进行消磁,分离推送杆和器械。

推送杆在体外通过励磁连接器械后,通过鞘管推送至病变部位,释放封堵器后消磁分离推送杆与封堵器,随后撤出人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电磁连接的方式来替代现有的螺纹连接方式,将器械作为衔铁,在推送杆头端采用电磁吸盘8,通过电磁连接、消磁分离动作实现和医疗器械的连接和分离。在电磁通电之后和器械构成闭合的磁场回路,使推送杆和器械能够迅速连接在一起。在释放的时候断开电磁线圈的正向励磁电压,并加上瞬时反向消磁电压,从而产生磁场抵消原有磁场,达到释放器械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