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操作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护理临床操作的气切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雾化吸入装置,只针对可使用面罩的患者,气切(不使用呼吸机)患者在做雾吸治疗时,由于装置缺陷,且患者自身吸入能力有限加之气切口漏气等原因,往往不能有效全面吸入药液,导致大量药雾浪费,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过多药液流入气道造成误吸呛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切雾化器,通过异形三通和螺纹软管相结合,方便了气切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有利于药液的全部吸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气切雾化器,其特征是,包含:
雾吸装置;
螺纹软管,其一端连接所述雾吸装置的瓶身;
异形三通,其具有一竖管以及垂直连接所述竖管的横管,竖管的顶部设有排气孔、底部设有气切接口,横管末端设有一连接所述螺纹软管另一端的接口,所述竖管底部的气切接口连接至气切外套管。
上述的气切雾化器,其中:
所述异形三通的竖管为上下两段式,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所述横管垂直设置在所述竖管上段的对应位置。
上述的气切雾化器,其中,还包含:
呼吸活瓣,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异形三通的排气孔上。
上述的气切雾化器,其中:
所述异形三通的竖管顶部以及底部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加强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异形三通和螺纹软管相结合,方便了气切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有利于药液的全部吸收;异形三通两端设置加强环,有助于插拔及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气切雾化器,其包含:雾吸装置1;螺纹软管2,其一端连接所述雾吸装置1的瓶身;异形三通3,其具有一竖管以及垂直连接所述竖管的横管33,竖管的顶部设有排气孔311、底部设有气切接口,横管33末端设有一连接所述螺纹软管2另一端的接口,所述竖管底部的气切接口连接至气切外套管。
所述异形三通3的竖管为上下两段式,上段31直径小于下段32直径,所述横管33垂直设置在所述竖管上段31的对应位置,这样的结构使得用料少但非常牢固。
在所述异形三通的排气孔311上设置可拆卸的呼吸活瓣,装上后,呼吸活瓣在病人吸气时密闭,呼气时打开,达到气体交换的目的。
所述异形三通3的竖管顶部以及底部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加强环4,通常加强环4是设置在头部位置,有助于插拔及固定。
使用时,调节放置气切雾化器瓶身的角度与患者气切口呈90度即可,本实用新型直接连接于气切处,有利于药液吸收,不影响患者自主呼吸增加舒适度,减少药液浪费保障有效治疗,避免了患者误吸呛咳。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