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麻醉机回路导管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麻醉临床上,气管导管和麻醉机之间通过呼吸回路联通,呼吸回路由三通头、吸气管、呼气管及气管导管组成,通常麻醉机与手术床间隔有一定距离,由于上述管件之间无支撑固定装置,在自重作用下呈下垂状态,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动作频繁、精神高度集中,非常容易碰到呼吸回路的各个管件,经常发生管件被碰后脱落、弯折的情况,导致呼吸回路出现故障,影响了手术的正常进行,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极大地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麻醉机回路导管固定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机回路导管固定架,其包括支撑底板、设于支撑底板上的滚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与之垂直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与之垂直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呈扁平状的板体,在固定杆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麻醉机回路导管的第一固定夹,在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麻醉机回路导管的第二固定夹,使用时,麻醉机回路导管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夹和/或第二固定夹内。
所述第一固定夹为可开合的弹簧夹,其包括两个半圆形的固定夹片,所述固定夹片对合形成可夹放麻醉机回路导管的空腔,在所述两个固定夹片的底部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固定夹片自动夹合在一起的弹簧。
在所述固定夹片的内侧表面设有保护麻醉机回路导管的具有弹性的保护垫层。
所述第二固定夹为U型卡,所述U型卡的开口竖直朝下,所述U型卡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杆的下侧表面相固接,在所述U型卡的开口端设有闭合杆,所述闭合杆的一端与所述U型卡活动铰接,所述闭合杆的另一端与所述U型卡可拆卸连接,当麻醉机回路导管夹设于所述U型卡内时,所述闭合杆横向闭合而封住所述U型卡的开口而使麻醉机回路导管固定于所述U型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意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其可方便固定夹持麻醉机回路导管,可防止麻醉机回路导管弯折、脱落,可提高医疗安全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麻醉机回路导管固定架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杆2、固定杆3、第一固定夹4、第二固定夹5及滚轮6。
所述滚轮6设于支撑底板1的底部,其便于医务人员挪动所述固定架。所述支撑底板1用于支撑支撑杆2及其他部件,使固定架可以稳定的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所述支撑杆2垂直设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中央,并与所述支撑底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3设于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并与所述支撑杆2相垂直。所述固定杆3的中央与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3呈扁平状的板体结构,在所述固定杆3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麻醉机回路导管的第二固定夹5。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夹4为可开合的弹簧夹,其包括两个半圆形的固定夹片41,所述固定夹片41对合形成可夹放麻醉机回路导管的空腔,在所述两个固定夹片41的底部之间设有可使所述固定夹片41自动夹合在一起的弹簧42。通过向固定夹片41底部相对用力,便可使所述固定夹片41打开,便于放置麻醉机回路导管。当放置完成后,松开固定夹片41,固定夹片41在弹簧42作用下便自动复位而将麻醉机回路导管夹紧在第一固定夹4内,防止其脱落、弯折。为保护麻醉机回路导管的表面,在所述固定夹片41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弹性的保护垫层。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杆3上均匀间隔设置有4个第一固定夹4。
所述第二固定夹5为U型卡,所述U型卡的开口竖直朝下,所述U型卡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杆3的下侧表面相固接,在所述U型卡的开口端设有闭合杆51,所述闭合杆51的一端与所述U型卡铰接,所述闭合杆51的另一端与所述U型卡可拆卸连接,当麻醉机回路导管夹设于所述U型卡内时,所述闭合杆51横向闭合而封住所述U型卡的开口而使麻醉机回路导管固定于所述U型卡内,防止麻醉机回路导管弯折、脱落。当需取出所述麻醉机回路导管时,打开所述闭合杆51即可。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