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脑集中度监测与告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75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戴式脑集中度监测与告警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戴式脑集中度监测与告警设备,属于头戴式脑电波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防疲劳驾驶设备对于疲劳驾驶的判断多采取对驾驶者外在状态的读取与判断,存在许多不稳定处,而基于脑电参数的产品也少之又少,市面上也没有提出有具体的佩戴与实现方式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头戴式脑集中度监测与告警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驾驶者的脑波信号进行准确采集与分析,从而判断驾驶者的精神状态,从而在不干扰驾驶者驾驶的情况下,对驾驶者进行提醒与纠正 。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头戴式脑集中度监测与告警设备,包括头带和移动控制设备,头带上设有数据采集电池盒和传感干电极,传感干电极包括前额电极和耳垂电极,数据采集电池盒内设有数据处理芯片和蓝牙芯片一,并通过电池盒外壳盖对数据采集电池盒进行密封,其中数据处理芯片通过连接导线与耳垂电极相连;所述的移动控制设备内设有电池、微控制器和蓝牙芯片二,并通过设备外壳盖对移动控制设备进行封装,其中所述的微控制器为atmega168微控制器,所述的数据处理芯片为Thinkgear ASIC Module数据处理芯片, 所述的蓝牙芯片一和蓝牙芯片二为CC254X蓝牙芯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驾驶者的脑波信号进行准确采集与分析,从而判断驾驶者的精神状态,从而在不干扰驾驶者驾驶的情况下,对驾驶者进行提醒与纠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控制设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耳垂电极;2.数据处理芯片;3.数据采集电池盒;4.蓝牙芯片一;5.前额电极;6.移动控制设备;7.电池;8.微控制器;9.蓝牙芯片二;10.设备外壳盖;11.电池盒外壳盖;12.头带;13.连接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5可见,一种头戴式脑集中度监测与告警设备,包括头带12和移动控制设备6,头带12上设有数据采集电池盒3和传感干电极,传感干电极包括前额电极5和耳垂电极1,数据采集电池盒3内设有数据处理芯片2和蓝牙芯片一4,并通过电池盒外壳盖11对数据采集电池盒3进行密封,其中数据处理芯片2通过连接导线13与耳垂电极1相连;所述的移动控制设备6内设有电池7、微控制器8和蓝牙芯片二9,并通过设备外壳盖10对移动控制设备6进行封装,其中所述的微控制器8为atmega168微控制器,所述的数据处理芯片2为Thinkgear ASIC Module数据处理芯片,所述的蓝牙芯片一和蓝牙芯片二为CC254X蓝牙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蓝牙芯片负责数据处理芯片与微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微控制器与智能手机或行车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可通过USB通讯协议以数据线的形式实现;所述的电池提供整套设备的电源;所述的数据处理芯片集成差分放大,低通滤波器,以便过滤杂波干扰,得到足以用来分析使用者精神状态的脑波参数。本实用新型中的报警判断是由微控制器判断,当使用者脑电数据显示其精神呈现某一预设的特定状态后启动警报并尝试与行车电脑进行通信,在时间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开发配套电脑端/移动端软件,编写配套上位机,以达到通过手机或行车电脑在不影响正常行车的条件下给予使用者提醒与警报。

本设备设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通过测算国际标准公认的前额测量点,与两耳垂的电位差,来采集使用者脑电。通过数据采集芯片分析,数据主要以数据流的形式每秒约发送513包数据至微控制器处,其中包括脑电原始的小包数据以及包含8种根据频率划分的可识别波形的大包数据。原始数据串rawdata通过前额与耳垂的实时电位差U*2000*4096/1.8得到,当校验和数据CheckSum与数据和Sum相等则数据包析出正确,当丢包率在10%以下时,数据误差不影响微处理器判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方案的同等修改和替代都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