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锐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1203阅读:151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锐器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尤其是一种便携式锐器盒。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第七条指出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而现实护理工作情况是: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过于繁忙,以及锐器盒大多放于治疗车内,推治疗车行相关操作过于浪费时间和体力,所以护士往往带一个治疗盘和一个便携式锐器盒,便携式锐器盒用于存放医疗废弃物。

授权公告号为CN 203753719 U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锐器处理容器,包括治疗盘,还包括锐器盒和储存盒,锐器盒可拆卸连接在治疗盘上,锐器盒的顶部设置有锐器卸载孔,锐器盒上还设置有覆盖板,覆盖板可转动设置于锐器盒顶部并可封闭所述锐器卸载孔;储存盒设置在锐器盒内,储存盒的顶部开口处呈漏斗状并与锐器卸载孔相对应。锐器盒上设置有锐器卸载孔,针头入到锐器卸载孔后即可方便地脱落。结合附图可知,锐器盒通过一个直角弯折的挂板悬挂于治疗盘的边缘。

上述便携式锐器处理容器使用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由于便携式锐器盒体积小,质量轻,不能稳固地连接在在治疗盘上,容易从治疗盘上掉落。第二、便携式锐器盒盛装到一定量的时候,再往里面放注射器针头时,针头的针尖容易朝上,易发生针刺伤。第三、锐器盒的顶部设置有锐器卸载孔,但无法切割头皮针导管,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锐器盒,解决现有便携式锐器盒盛装针头时针尖容易朝上,易发生针刺伤、不能稳固地连接在在治疗盘上,以及不能切割头皮针导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锐器盒,包括盒体、卡夹和盖板,所述盒体包括盒底、侧壁和盒顶,盒底和/或侧壁靠近盒底的一端设置磁铁;侧壁外部通过枢轴铰接所述卡夹,枢轴上穿设弹簧;盒顶上设置切断孔,切断孔呈三角形状,切断孔边缘固定设置刀片,刀片呈V字状且与切断孔的形状一致,刀片的内侧设有刀刃;盒顶上设置所述盖板,盖板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于盒顶并可将切断孔覆盖并封闭。

进一步的是:所述切断孔边缘靠近盒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设置刀片,切断孔的孔壁在连接刀片的两边分别设置胶套,且胶套之间的间隙不大于刀片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是:所述刀片通过至少两颗螺钉固定于盒顶。

进一步的是:所述盖板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于盒顶,盖板和盒顶之间设置弹簧,盖板的另一侧设置卡钩;盒顶上还设置与所述卡钩相适配的转动卡块,转动卡块和盒顶之间设置预紧弹簧,覆盖板关闭时,所述预紧弹簧推动转动卡块与盖板的卡钩卡接配合。

更进一步的是:所述盖板和盒顶之间设置弹簧,弹簧仅一端连接于盖板或盒顶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盒顶上还设置锐器卸取孔,且锐器卸取孔位于盖板在盒顶的覆盖区内,锐器卸取孔呈原形,且在靠近盒体内部的一侧连接至少三片脱落瓣,脱落瓣相互组合呈半球状并位于盒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携式锐器盒的盒底和/或侧壁靠近盒底的一端设置磁铁,铁质针头掉入便携式锐器盒时,针头自动向下,以防发生针刺伤,并且由于磁性吸引作用,针头不易倒出盒体,增强安全性。

盒体的侧壁外部通过枢轴铰接卡夹,枢轴上穿设弹簧,可通过卡夹将盒体挂在治疗盘的边缘,加上磁铁对治疗盘的吸引作用,盒体可稳固地挂在治疗盘的边缘。

盒体的盒顶上设置切断孔,将头皮针的针头放入切断孔,向刀片拉动头皮针导管,刀片将头皮针导管切断,针头自动落入便携式锐器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锐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盒体1、盒顶11、锐器卸取孔12、脱落瓣13、切断孔14、胶套15、刀片16、螺钉17、磁铁2、卡夹3、盖板4、卡钩41、转动卡块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锐器盒,包括盒体1、卡夹3和盖板4,所述盒体1包括盒底、侧壁和盒顶11,盒底和侧壁靠近盒底的一端设置磁铁2,此外也可是盒底或侧壁靠近盒底的一端设置磁铁2。由于磁铁2的吸引作用,铁质针头掉入便携式锐器盒,针头自动向下,避免发生针刺伤,并且由于磁铁2的吸引作用,即使盒体1倾倒,针头也不易倒出盒体1,增强安全性。侧壁靠近盒底的一半设置磁铁2,为了节约成本,侧壁的另一半可呈空心状,如图1所示。

盒体1的侧壁外部通过枢轴铰接所述卡夹3,枢轴上穿设弹簧,通过卡夹3可拆卸地将盒体1挂在治疗盘的边缘,由于枢轴上的弹簧的作用,以及磁铁2对治疗盘的吸引作用,盒体1可稳固地挂在治疗盘的边缘。其中,盒体1悬挂于治疗盘外侧。

盒体1的盒顶11上设置切断孔14,切断孔14呈三角形状,切断孔14边缘固定设置刀片16,刀片16可嵌于切断孔14的内侧或外侧,也可是通过至少两颗螺钉17固定于盒顶11的内侧或外侧,刀片16呈V字状且与切断孔14的形状一致,刀片16的内侧设有刀刃,将头皮针的针头放入切断孔14,向刀片16方向拉动头皮针导管,当皮针的导管滑至刀片16的中部,也就是V字状刀片16的连接处,刀片16将头皮针导管切断,针头自动落入便携式锐器盒内部。由此可见,刀片16呈V字状,且最好呈锐角,刀片16最外侧的宽度只要不低于头皮针导管的宽度即可,刀片16最外侧的宽度不宜过大,避免手指滑入刀片16之间。

为了进一步避免刀片16划伤手指,切断孔14边缘靠近盒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设置刀片16,切断孔14的孔壁在连接刀片16的两边分别设置胶套15,且胶套15之间的间隙不大于刀片16之间的间隙。如图2所示,刀片16通过螺钉17固定于切断孔14下方的盒顶11上,切断孔14的两个孔壁之间分别设置胶套15,胶套15位于刀片16上方,避免切断头皮针导管时候手指接触刀片16。刀片16和胶套15仅需要安装于切断孔14的一角,所以切断孔14还可以呈扇形。

为了使便携式锐器盒可用于卸取注射器的针头,盒顶11上还设置锐器卸取孔12,锐器卸取孔12呈原形,且在靠近盒体1内部的一侧连接至少三片脱落瓣13,脱落瓣13相互组合呈半球状并位于盒体1内。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锐器卸取孔12,脱落瓣13挤压张开,并卡住针头,再向外拔出注射器,则针头自动脱落,掉入盒体1内。

盒顶11上还设置盖板4,盖板4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于盒顶11,盖板4和盒顶11之间设置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盖板4和盒顶11上,更好的方案是弹簧仅一端连接于盖板4或盒顶11上,这样可完全打开盖板4,又可避免弹簧丢失。盖板4的另一侧设置卡钩41,盒顶11上还设置与卡钩41相适配的转动卡块5,转动卡块5和盒顶11之间设置预紧弹簧,覆盖板4关闭时,预紧弹簧推动转动卡块5与盖板4的卡钩41卡接配合。需要打开盖板4时,只要按压转动卡块5即可。盖板4可将切断孔14和锐器卸取孔12覆盖并封闭,以保持盒体内部的密闭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