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髓腔内输液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353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髓腔内输液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骨髓腔内输液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急救中,能否及时、有效地建立输液通道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成功与否。建立静脉通道的一般方法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穿刺及静脉切开等。对于危重患者,外周静脉常收缩塌陷,穿刺困难;中心静脉的建立有一定的难度;静脉切开又耗时长,并影响复苏术的实施。因此,在危急情况下,建立急诊输液通道的最佳方法为骨髓腔输液。输入骨髓腔内的药物和液体可迅速、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经骨髓腔给药与中心静脉给药进入体循环的时间大致相同,快于外周静脉给药。对于无法常规静脉穿刺的危重患者,骨髓腔输液可作为传统静脉输液的首选替代途径,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技术,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但是,由于人体的骨质厚度因人而异,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无法根据性别、年龄、人种和民族等简单判断,所以现有的骨髓腔穿刺装置,为了保证穿刺深度,都具有较长的穿刺距离,应用于骨质较薄的人群时,可能存在过度穿刺的问题,为患者带来过度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髓腔内输液急救装置,能够防止过度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髓腔内输液急救装置,包括穿骨针和手柄,该穿骨针通过底座安装于手柄的前端,还包括漏斗状的稳定托,该稳定托的大开口端设置有密封膜,稳定托的小开口端设置有圆筒状的安装座,且安装座与稳定托的连接处设置有隔板,隔板设置有供穿骨针通过的定位螺孔;所述穿骨针为中空结构,且穿骨针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定位螺孔相配的自攻螺纹,穿骨针外侧壁靠近针尖的位置还设置有输液孔;所述穿骨针的外部套设有滑套,该滑套的前端设置有与隔板相对应的限位板,滑套的外部旋装有调节螺母;所述手柄的前端设置有与穿骨针相配合的针芯,该针芯穿过底座,插装于穿骨针内;所述手柄的后端设置有转动柄,该转动柄通过销轴铰接于手柄,且手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该转动柄的空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穿骨针设置于底座的前端,底座的后端还设置有与穿骨针内部连通的螺纹接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手柄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针芯通过该连接座安装于手柄,且连接座与螺纹接口螺纹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稳定托的大开口端边沿对称设置有两个挂耳,两个挂耳分别与一根弹性绑带相连。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柄的自由端设置有摇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穿骨针的自攻螺纹与螺纹接口的螺纹方向相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穿骨针和针芯均为高强度韧性的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穿骨针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稳定托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穿骨针的外部套设有滑套,该滑套的前端设置有与隔板相对应的限位板,滑套的外部旋装有调节螺母,通过滑动滑套即可控制穿骨针伸出限位板的长度,待达到预设长度后,旋紧调节螺母使得滑套位置固定。当转动手柄对患者进行穿刺时,由于限位板与稳定托的隔板相对应,当限位板运动至隔板时,将制止穿骨针继续前进,防止过度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漏斗状的稳定托,该稳定托的大开口端设置有密封膜,稳定托的小开口端设置有圆筒状的安装座,且安装座与稳定托的连接处设置有隔板,隔板设置有供穿骨针通过的定位螺孔。该密封膜能够确保穿骨针的针头在未使用时,处于密封状态,降低了患者感染的风险;另外,该定位螺孔能够对穿骨针的前进路线进行限位,防止其跑偏,同时,由于该定位螺孔的螺纹与穿骨针的自攻螺纹相配合,因此,定位螺孔还能够对穿骨针的穿刺速度进行限制,防止过度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后端设置有转动柄,该转动柄通过销轴铰接于手柄,且手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该转动柄的空腔。不使用时手柄时,转动柄位于手柄的空腔内,节约空间。使用手柄时,将转动柄抽出,通过旋转转动柄带动手柄旋转,更加省力,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

4、本实用新型中,穿骨针的自攻螺纹与螺纹接口的螺纹方向相反。当顺时针旋转手柄时,穿骨针在其自攻螺纹的配合下穿刺前进,当到达预设位置后,固定底座,同时逆时针旋转手柄,即可使得手柄与底座分离,然后将输液器或注射器接上螺纹接口,即可建立输液通道。

5、本实用新型中,稳定托的大开口端边沿对称设置有两个挂耳,两个挂耳分别与一根弹性绑带相连。使用时,能够通过弹性绑带将稳定托预先固定在患者身体上,不仅便于固定穿刺针,而且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骨髓腔内输液急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刺破密封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穿骨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展开转动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稳定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稳定托;11-安装座;12-隔板;13-定位螺孔;14-密封膜;15-挂耳;16-弹性绑带;

2-穿骨针;21-输液孔;22-底座;23-螺纹接口;

3-滑套;31-限位板;32-调节螺母;

4-手柄;41-连接座;42-针芯;43-转动柄;44-摇柄;45-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骨髓腔内输液急救装置,包括穿骨针2和手柄4,该穿骨针2通过底座22安装于手柄4的前端,还包括漏斗状的稳定托1,具体的,稳定托1由透明材料制成。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穿骨针2的穿刺情况。该稳定托1的大开口端设置有密封膜14,稳定托1的小开口端设置有圆筒状的安装座11,且安装座11与稳定托1的连接处设置有隔板12,隔板12设置有供穿骨针2通过的定位螺孔13;该密封膜14能够确保穿骨针2的针头在未使用时,处于密封状态,降低了患者感染的风险;另外,该定位螺孔13能够对穿骨针2的前进路线进行限位,防止其跑偏,同时,由于该定位螺孔13的螺纹与穿骨针2的自攻螺纹相配合,因此,定位螺孔13还能够对穿骨针2的穿刺速度进行限制,防止过度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参见图6所示,稳定托1的大开口端边沿对称设置有两个挂耳15,两个挂耳15分别与一根弹性绑带16相连。使用时,能够通过弹性绑带16将稳定托1预先固定在患者身体上,不仅便于固定穿刺针,而且提高了稳定性。

参见图3所示,穿骨针2为中空结构,且穿骨针2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定位螺孔13相配的自攻螺纹,穿骨针2外侧壁靠近针尖的位置还设置有输液孔21;具体的,穿骨针2设置于底座22的前端,底座22的后端还设置有与穿骨针2内部连通的螺纹接口23。具体的,手柄4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41,针芯42通过该连接座41安装于手柄4,且连接座41与螺纹接口23螺纹连接。建立起输液通道后,外部输液器或注射器的液体和药物,通过螺旋接口23引流至穿骨针2内部,并最终由输液孔21输入至患者的骨髓腔内。优选的,穿骨针2的自攻螺纹与螺纹接口23的螺纹方向相反。当顺时针旋转手柄4时,穿骨针2在其自攻螺纹的配合下穿刺前进,当到达预设位置后,固定底座22,同时逆时针旋转手柄4,即可使得手柄4与底座22分离,然后将输液器或注射器接上螺纹接口23,即可建立输液通道。

穿骨针2的外部套设有滑套3,该滑套3的前端设置有与隔板12相对应的限位板31,滑套3的外部旋装有调节螺母32;通过滑动滑套3即可控制穿骨针2伸出限位板31的长度,待达到预设长度后,旋紧调节螺母32使得滑套3位置固定。当转动手柄4对患者进行穿刺时,由于限位板31与稳定托1的隔板12相对应,当限位板31运动至隔板12时,将制止穿骨针2继续前进,防止过度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参见图4和图5所示,手柄4的前端设置有与穿骨针2相配合的针芯42,具体的,穿骨针2和针芯42均为高强度韧性的合金材料制成。确保了强度,防止其在穿刺过程中变形。且穿骨针2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刻度线即可控制穿骨针2的伸入距离。该针芯42穿过底座22,插装于穿骨针2内;手柄4的后端设置有转动柄43,该转动柄43通过销轴45铰接于手柄4,且手柄4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该转动柄43的空腔。不使用时手柄4时,转动柄43位于手柄4的空腔内,节约空间。使用手柄4时,将转动柄43抽出,通过旋转转动柄43带动手柄4旋转,更加省力,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优选的,转动柄43的自由端设置有摇柄44。旋转手柄时,操作人员握紧摇柄44,进而带动转动柄43旋转,更加轻松省力。

本实用新型骨髓腔内输液急救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弹性绑带16将稳定托1预先固定在患者身体上,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人种和民族等因素,调节穿骨针2伸出限位板31的长度,待达到预设长度后,旋紧调节螺母32使得滑套3位置固定。将转动柄43抽出,通过旋转转动柄43带动手柄4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穿骨针2穿过定位螺孔13旋转前进,直至刺破密封膜14并刺入患者的骨髓腔。此时,固定底座22,同时逆时针旋转手柄4,即可使得手柄4与底座22分离,然后将输液器或注射器接上螺纹接口23建立输液通道。建立起输液通道后,外部输液器或注射器的液体和药物,通过螺旋接口23引流至穿骨针2内部,并最终由输液孔21输入至患者的骨髓腔内。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