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839阅读:2162来源:国知局
吞咽障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特别是一种吞咽障碍治疗仪。



背景技术:

吞咽障碍是指包括卒中在内的多种原因引起的支配吞咽的神经、肌肉及口、咽、喉等处病变时造成的吞咽协调障碍。据调查,几乎一半的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吞咽障碍易导致误吸、营养不良等。因此,早期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吞咽治疗仪多数属于低频脉冲电刺激的医疗设备,通过贴吞咽电极片调节强度和频率达到治疗目的。此治疗仪操作相对复杂,价格高昂,直接和电源相通,强度有时不稳定,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使用简单、方便患者进行吞咽障碍康复的治疗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吞咽障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按摩廉泉穴的廉泉穴按摩块、可按摩风池穴的风池穴按摩块,所述廉泉穴按摩块与风池穴按摩块配合的连接;所述廉泉穴按摩块包括适配人体咽喉部的第一弧形壳体,所述第一弧形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带,第一弧形壳体使用状态下贴合咽喉部的为第一滚珠保持架,其上设有若干个用来按摩廉泉穴的第一滚珠;第一弧形壳体内的一端设置第一主动轮,另一端设置第一从动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套设有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的一个带面与第一滚珠的表面保持接触且可带动第一滚珠滚动,第一主动轮与第一动力及控制系统电通讯连接;所述风池穴按摩块包括适配人体后颈部的第二弧形壳体,所述第二弧形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可与第一连接带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带,第二弧形壳体使用状态下贴合后颈部的为弧形的第二滚珠保持架,其上设有两组用来按摩风池穴的第二滚珠,第二弧形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主动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套设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的一个带面与第二滚珠的表面保持接触且可带动第二滚珠滚动,第二主动轮与第二动力及控制系统电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及控制系统包括电通讯连接的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处理器、第一控制按钮;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处理器密封设置于第一弧形壳体内,第一控制按钮适配第一处理器设置于第一弧形壳体的壳体上;第二动力及控制系统包括电通讯连接的第二动力装置、第二处理器、第二控制按钮;第二动力装置、第二处理器密封设置于第二弧形壳体内,第二控制按钮适配所述第二处理器设置于第二弧形壳体的壳体上。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滚珠保持架包括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上适配第一滚珠开有若干直径小于第一滚珠直径的第一滚珠孔,所述第一滚珠的中间部分被夹持在两块第一弧形板之间,两块所述第一弧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珠保持架包括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上适配第二滚珠开有若干直径小于第二滚珠直径的第二滚珠孔,所述第二滚珠的中间部分被夹持在两块第二弧形板之间,两块所述第二弧形板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为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一弧形壳体上设有可为第一动力装置充电的第一USB插口;第二弧形壳体上分别设有可为第二动力装置充电的第二USB插口。

更进一步地,第一弧形壳体的宽为4厘米,高为4厘米;第二弧形壳体的宽为4厘米,高为10厘米;所述第一滚珠分布在第一滚珠保持架上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空间内。

所述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为硬质塑胶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滚珠、第二滚珠为塑胶制成。

所述第一滚珠的直径为0.5~1.0厘米,第二滚珠的直径为0.5~1.0厘米。

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之间采用适配的魔术贴可开合的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携带方便,易于推广。在对应人体咽喉部的摩廉泉穴和颈部的风池穴的位置装有滚珠,通过按摩廉泉穴和风池穴促进吞咽障碍的康复,进一步地采用可充电电池作为动力系统,使得吞咽障碍治疗仪使用中不需要连接电源,方便携带,可随时随地进行按摩康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解释。

图1实施例吞咽障碍治疗仪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实施例廉泉穴按摩块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廉泉穴按摩块的传动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廉泉穴按摩块第一滚珠保持架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廉泉穴按摩块单个第一滚珠安装示意图

图6实施例风池穴按摩块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风池穴按摩块的传动示意图

图8为图6中风池穴按摩块第二滚珠保持架示意图

图9为图6中风池穴按摩块单个第二滚珠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吞咽障碍治疗仪,包括用来按摩廉泉穴的廉泉穴按摩块1、用来按摩风池穴的风池穴按摩块2,使用状态下,所述廉泉穴按摩块1与风池穴按摩块2配合的连接。

如图2-图5所示,所述廉泉穴按摩块1包括适配人体咽喉部的第一弧形壳体11,第一弧形壳体1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带12,第一弧形壳体11使用状态下贴合咽喉部的为弧形的第一滚珠保持架13,其上设有若干个用来按摩廉泉穴的第一滚珠14;第一弧形壳体11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主动轮15,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从动轮16,第一主动轮15和第一从动轮16上套设有第一传动带17,第一传动带17的一个带面与每一个第一滚珠14的表面保持接触,第一传动带17在传动过程中带动滚珠14滚动,第一主动轮15与第一动力及控制系统电通讯连接,第一动力及控制系统包括电通讯连接的动力装置、处理器(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一控制按钮18,其中,第一处理器以及为第一主动轮15提供动力的第一动力装置密封设置于第一弧形壳体11内,第一控制按钮18适配所述第一处理器设置于第一弧形壳体11的壳体上,通过第一控制按钮18可以调节主动轮15的转动速度,调整传动带17的传动速度,进一步调整第一滚珠14的滚动频率及滚动力度,使用者更加舒适。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优选采用可充电电池,第一弧形壳体11上设有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USB插口19,所述廉泉穴按摩块1能够方便地插接于PC等USB接口上,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且充电完成后可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安全。

优选地,第一弧形壳体11的宽为4厘米,高为4厘米,所述第一滚珠14分布在第一滚珠保持架13上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空间内。

如图6-图9所示,风池穴按摩块2包括适配人体后颈部的第二弧形壳体21,所述第二弧形壳体21的两端分别设置可与第一连接带12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带22,第二弧形壳体21使用状态下贴合后颈部为弧形的第二滚珠保持架23,其上设有两组用来按摩风池穴的第二滚珠24;第二弧形壳体21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主动轮25,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轮26,第二主动轮25和第二从动轮26上套设有第二传动带27,第二传动带27的一个带面与第二滚珠24的表面保持接触,传动带27传动过程中带动滚珠24转动,第二主动轮25与第二动力及控制系统电通讯连接,第二动力及控制系统包括电通讯连接的第二动力装置、第二处理器(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控制按钮28,其中,第二处理器、为第二主动轮25提供动力的第二动力装置密封设置于第二弧形壳体21内,第二控制按钮28适配所述第二处理器设置于第二弧形壳体21的壳体上,通过第二控制按钮28调节第二主动轮25的转动频率,调整第二传动带27的传动速度,进一步调整第二滚珠24的滚动频率及滚动力度,达到使用者更加舒适。

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优选采用可充电电池,第二弧形壳体21上设有与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USB插口29,所述风池穴按摩块2能够方便地插接于PC等USB接口上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且充电完成后可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安全。

优选地,所述第二滚珠24为适配人体两个风池穴的两组,每组包括若干个(本实施例每组为4个第二滚珠),确保使用过程中能按摩到风池穴。第一弧形壳体11的宽为4厘米,高为10厘米。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所述第一滚珠保持架13包括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第一弧形板131,第一弧形板131上适配第一滚珠14开有若干直径小于第一滚珠14直径的第一滚珠孔,所述第一滚珠14的中间部分被夹持在两块第一弧形板131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板131为硬质塑胶材料制成,可通过连接件采用焊接、铆接等现有技术的常用方法固定连接;确保第一滚珠14不会脱落。

如图7~图9所示,所述第二滚珠保持架23包括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第二弧形板231,第二弧形板231上适配第二滚珠24开有若干直径小于第二滚珠24直径的第二滚珠孔,所述第二滚珠24的中间部分被夹持在两块第二弧形板231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弧形板231为硬质塑胶材料制成,可通过连接件采用焊接、铆接等现有技术的常用方法固定连接;确保第二滚珠24不会脱落。

优选地,第一滚珠14、第二滚珠24为塑胶制成,重量小,便于携带。第一滚珠14的直径为0.5~1.2厘米,第二滚珠24的直径为0.5~1.2厘米。

所述第一连接带12、第二连接带22之间采用配合的魔术贴可开合的粘接。

使用所述吞咽障碍治疗仪时,首先将廉泉穴按摩块1放置在咽喉部,使第一滚珠14贴合廉泉穴,将风池穴按摩块2放置在后颈部,使第二滚珠24贴合风池穴,然后将第一连接带12、第二连接带22配合的连接,整体围绕颈部,按动第一控制按钮18,第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主动带轮转动,进而第一传动带转动,第一滚珠随第一传动带的转动而滚动,同样地,按动第二控制按钮28,第二动力装置带动第二主动带轮转动,进而第二传动带转动,第二滚珠随第二传动带的转动而滚动,从而达到通过按摩风池穴、廉泉穴达到治疗吞咽困难的目的。

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携带方便,易于推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