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骨盆骨折的3D打印经皮导航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288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骨盆骨折的3D打印经皮导航模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骨盆骨折的3D打印经皮导航模板。



背景技术:

儿童因交通事故或高空坠落等原因导致骨盆骨折,医院通常做法是使用外固定架来矫正变形的骨盆。但这种手术需要切开患者两侧髂骨,注入两枚钢针,儿童的骨盆很薄,髂骨直径3mm左右且骨盆内侧、外侧均为重要神经、血管、脏器,一旦损伤后果更加严重,同时骨盆骨折常伴随有尿道损伤或大血管的断裂,不易精准操作,因而这种手术的风险很高,容易造成大出血死亡率较高。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导航模板,使得治疗儿童骨盆骨折具有更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少出血、创伤小、少辐射、治疗效果好、准确度高的用于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骨盆骨折的3d打印经皮导航模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骨盆骨折的3D打印经皮导航模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和导向孔,还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导向孔下方与皮肤贴合。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导向孔分别设在两侧髂前上棘处,每侧设有2个导向孔,在耻骨联合周围设有3个导向孔。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导航模板通过钢针穿过所述导向孔被固定于3个体表骨性标记。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导向孔孔径比所述钢针直径大2mm,所述导航模板的厚度大约为3mm。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钢针直径根据计算机实际测量髂骨厚度确定。

采用上述结构的导航模板,利用3点确定一面的原理结合3d制模,可以保证每个钢针通过导向孔精确固定于双侧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不用再切开皮肤向两侧髂骨钻入两枚钢针来组装、固定外固定架,也不用通过反复拍摄x片来确定进针位置。真正实现效率高、创伤小、少出血、少辐射的效果。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因为儿童骨盆环、髂骨很薄,所以钢针直径设计应根据计算机实际测量髂骨厚度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骨盆骨折的3d打印经皮导航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使用效果模型图。

其中:101-第一导向孔;102-第二导向孔;103-第三导向孔;104-第四导向孔;105-第五导向孔;106-第六导向孔;107-第七导向孔;201-第一接触面;202-第二接触面;203-第三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用于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骨盆骨折的3d打印经皮导航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导航模板的具体形态根据每个患者CT数据mimics软件反向建模一体形成,保证第一导向孔101、第三导向孔103、第二导向孔102和第四导向孔104两两对应设置在患者两侧髂前上棘,第五导向孔105、第六导向孔106、第七导向孔107从右向左依次设置在耻骨联合上方,在第一导向孔101、第二导向孔102、第六导向孔106的下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接触部201、第二接触部202、第三接触部203,这样能更好的将导航模板固定在皮肤表面。

所述导航模板的外形呈不规则的矩形,所有导向孔的孔径比选择使用之钢针直径粗2mm,导航模板的厚度不超过3mm。在使用时先找到三个骨性标记:两侧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再将导航模板放置在对应的骨性标记上,最后将钢针通过导向孔植入体内实现固定,详见图2使用效果模型图。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信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