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穴位埋线推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768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新型穴位埋线推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穴位埋线推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中,穴位埋线成为一种新的诊疗方法,通过装置将羊肠线等植入人体的软组织中,用于长时间刺激相应穴位,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哮喘、面瘫、癫痫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中。

现在市售的穴位埋线针具中埋线针和埋线分离包装,工具繁琐,携带不便,而且该工具在使用时,需要人工穿线,操作时间长,并且一针多穴的埋线针具,不仅容易污染针头,而且每针都要重新穿线,比较耗时。为解决针头易污染的问题,有文献报道了一种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具,该针具包括一中空针头,该中空针头内部装有埋置线,当中空针头扎至穴位后,通过一内针将外部针头内的埋置线推入人体中,但是在上述操作中,由于每次推入埋置线的过程都需要将内针对应在针头中空处,依然十分浪费时间。

另外在埋置线方面,目前常用的可吸收穴位埋线为羊肠线,近年来虽然有专利对埋置线体进行改进,如药物羊肠线和经过生物线及其植入器,但都以羊肠线作为载体。羊肠线主要成分为生物蛋白,在体内经酶解吸收,人体内酶的分泌不同部位是不一致的,植入人体后有效支撑时间和吸收期的可控性较差,不能根据临床辨证治疗需要控制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所以应用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虽然来源方便,价格便宜,但是羊肠线降解速度难于控制,作用时间短,可吸收性差,组织反应大,易发炎和药物吸收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穴位埋线推针,安全卫生,不污染针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穴位埋线推针,包括套管针、护套、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的套管针的顶部,所述的护套套于所述的套管针的外侧;

所述的套管针包括穿刺针、针芯、推进器、针芯座,所述的推进器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的穿刺针的尾端固定于该通孔处,所述的针芯的尾端固定于所述的针芯座上,所述的针芯穿过所述的推进器的通孔,所述的穿刺针内设有一腔体,该腔体内侧的一端容置有针芯的前端部,另一端用于容置埋置线,所述的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的穿刺针的顶端,所述的护套套于所述的穿刺针的外侧,并固定于所述的推进器上。

进一步,所述的推进器为压簧;所述的压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的针芯座与所述的穿刺针上。

进一步,所述的针芯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穿刺针的长度;所述的针芯为平头结构。

所述的埋置线的长度为1-10cm。

所述的埋置线选择PPDO可吸收缝合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穴位埋线推针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穴位埋线推针针线合一、一针一穴式,减少了手术中人工穿线的繁琐,不易污染针头,更加安全卫生。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穴位埋线推针的穿刺针外部装有护套,可保证装置的卫生安全,避免了外界环境或人员误操作对其造成的污染或损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穴位埋线推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套管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套管针;2-埋置线;3-护套;4-固定块;11-穿刺针;12-针芯;13- 推进器;14-针芯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穴位埋线推针,包括套管针1、护套3、固定块4,所述的固定块4固定于所述的套管针1的顶部,所述的护套3套于所述的套管针1的外侧;

所述的套管针1包括穿刺针11、针芯12、推进器13、针芯座14,所述的推进器13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的穿刺针11的尾端固定于该通孔处,所述的针芯12的尾端固定于所述的针芯座14上,所述的针芯12穿过所述的推进器13的通孔,所述的穿刺针11内设有一腔体,该腔体内侧的一端容置有针芯12的前端部,另一端用于容置埋置线2,所述的固定块4固定于所述的穿刺针11的顶端,所述的护套3套于所述的穿刺针11的外侧,并固定于所述的推进器13上。

所述的推进器13为压簧;所述的压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的针芯座14与所述的穿刺针11上。压簧在延伸状态下,针芯12的前端部位位于所述穿刺针11的中后部,所述压簧在压缩状态下,针芯12前端将埋置线 2推出。

所述的针芯12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穿刺针11的长度;所述的针芯12为平头结构。

为了保证将所述埋置线2全部推出,所述针芯12要比所述穿刺针11针体长,并且所述针芯12要为平头,针芯12内径要小于所述埋置线2线径,以避免推线时出现卡线的现象。一般穿刺针11长度为3-15cm,针芯12长度为5-20cm,埋置线2可以为1-6/0任意规格。

所述的埋置线2选择PPDO可吸收缝合线。所述埋置线2的长度为 1-10cm。

所述的新型穴位埋线推针使用方法如下:左手食指与中指提捏住穴位旁皮肤,右手持穿刺针11针柄处,垂直刺入穴位,达到所需深度,出现针感后,右手固定穿刺针11,轻推针芯12,将埋置线置入组织,退出套管针1,从而完成整个埋线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