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482阅读:1192来源:国知局
鼻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指一种用以连接供氧及加压空气设备的鼻枕。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现代人的阻塞型及中枢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即为一种睡眠呼吸障碍,这将会导致睡眠期间的上气道闭塞,而这症状导致受影响的患者每个夜晚将可能停止呼吸10至120秒之间,这严重影响可能导致白天嗜睡,或者可能引起心脏血管疾病与脑损害,虽然受影响的人可能没有注意到这问题,但这问题却影响受影响人的一生,而当今,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鼻塞式呼吸器1,具有一主体11、一连接该主体11两侧的头带12、一连接在该主体11内侧的鼻塞件13、以及一相反在该鼻塞件13安装在该主体11外侧的输气管14。其中,该主体11是以软性材质一体成型。

而当使用者再配戴该鼻塞式呼吸器1时,该输气管14受到外力作用,该输气管14即会导致该本体11及该鼻塞件13受到牵动,使该鼻塞式呼吸器1可能导致从使用者的鼻部脱落,这样将会造成氧气不足,而可能发生夜间缺氧的情况,而或因为与头部及面部的接触面积扩大,因让使用者遭受有异物贴附而有不适感,因此,如何解决符合每个使用者的鼻孔大小,而达到紧密配合,使加压供气达到较佳的效果而不至脱落,且又可避免噪音的产生,又可因上提及因紧密配合,而使与使用者的接触面积减少,而达到减少使用者的不适感,这是本创作人欲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符合任何鼻孔大小且而不松脱的鼻枕,让使用者使用时达到安全及舒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提出一种鼻枕,用在连接供氧及加压空气设备的输气管,包含有一主体单元,该主体单元包含有一本体、一连接该本体的进气孔及二连接该本体的第一鼻塞件,其中,每一该第一鼻塞件设有一贯穿每一该第一鼻塞件的第一输气孔,使该二第一输气孔与该进气孔连通形成一输气腔室;以及一鼻塞单元,该鼻塞单元包含有二分别套接在每一该输气孔的第二鼻塞件及每一该第二鼻塞件设有一贯穿每一该第二鼻塞件的第二输气孔,使每一该第二输气孔与该进气孔相连通,其中,每一该第二鼻塞件具有一固定端及一与该固定端相对另一端的卡固端。

更进一步地,该主体单元两侧分别设有一扣接部。

更进一步地,该鼻枕包含有一连接该主体单元的头带单元,该头带单元具有二扣接端,该二扣接端分别扣接每一该扣接部。

更进一步地,该头带单元更包含有一连接该头带单元的支撑带。

更进一步地,该主体单元以及该鼻塞单元为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该第一输气孔的孔径小于该第二鼻塞件的圆径。

更进一步地,该第一鼻塞件设有一缩颈部。

经过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相较在习用具有以下特点。

1. 本实用新型藉助该二第二鼻塞件,由每一该卡固端卡固鼻孔内,使整个鼻枕能够紧密贴附鼻孔,而达到牢靠服贴且减少噪音等问题。

2. 本实用新型的该鼻塞件因紧密贴附鼻孔,而使其他需接触使用者的面积减少,而降低使用者的不适感,进而提高睡眠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鼻枕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鼻枕的主体单元及鼻塞单元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鼻枕的实施示意图。

图号说明:

习用

鼻塞式呼吸器1

主体11

头带12

鼻塞件13

输气管14

本实用新型

鼻枕2

主体单元3

本体31

进气孔32

第一鼻塞件33

第一输气孔331

缩颈部332

输气腔室34

扣接部35

鼻塞单元4

第二鼻塞件41

固定端411

卡固端412

第二输气孔42

头带单元5

扣接端51

支撑带5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枕2,用在连接加压供气设备的输气管,该输气管藉以连接治疗设备以提供加压的空气,包含有一主体单元3以及一鼻塞单元4,其中:该主体单元3采用弹性材质且以一体成型方式所制作,该主体单元3包含有一本体31、一连接该本体31并连接上述输气管使氧气进入的进气孔32、以及二连接该本体31的第一鼻塞件33,其中,二第一输气孔331分别贯穿每一该第一鼻塞件33,使该二第一输气孔331与该进气孔32连通形成一输气腔室34,且每一该第一鼻塞件33设有一缩颈部332,在较佳的结构中,该主体单元3两侧分别设有一提供连接的扣接部35。

接续,该鼻塞单元4与该主体单元3相同为弹性材质且一体成型制作,该鼻塞单元4包含有二分别套接在每一该第一输气孔331的第二鼻塞件41,该第一输气孔331的孔径可以设计成小于该第二鼻塞件41的圆径,如此一来便使该二第二鼻塞件41紧塞在该第一输气孔331中,而不易脱落,而该二第二鼻塞件41与该第一鼻塞件33可为一体成型或分别制作;而二第二输气孔42则分别贯穿每一该第二鼻塞件41,令使每一该第二输气孔42与该进气孔32相连通,使氧气能够通过该进气孔32并传输到该输气腔室34,并使氧气输入至该第二输气孔42至鼻孔。其中,每一该第二鼻塞件41具有一固定在每一该第一输气孔331内壁的固定端411,或者每一该固定端411分别套接每一该第一鼻塞件33,藉助每一该缩颈部332分别卡固每一该第二鼻塞件41,以及一与该固定端411相对另一端的卡固端412,该卡固端412卡固在使用者鼻孔内,使该鼻塞单元4不易脱落,并因无缝隙而使噪音无法产生。

接续,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鼻塞2,该鼻塞2包含有一连接该主体单元3的头带单元5,该头带单元5为弹性材质所制成,由于该些第二鼻塞件41完全依据使用者的鼻孔内壁所做的量身设计,而该头带单元5使每一该第一鼻塞件33更能紧靠在使用者的鼻孔外侧,使加压供气时更不易漏出,该头带单元5具有二扣接端51,该二扣接端51分别扣接每一该扣接部35,使该扣接端51紧扣在该主体单元3,该头带单元5更包含有一连接该头带单元5的支撑带52,藉助该支撑带52来支撑使用者的头部,达到更稳固的作用。

在实际使用时,必须先得到使用者的鼻孔内壁大小,因此,需由使用者的一鼻孔内部轮廓进行扫描,使取得一组空间坐标数据,然后藉助一绘图软件来读取这组空间坐标数据,以建立一第一立体影像,而该第一立体影像的形状会与用户的鼻孔内部轮廓大致相同,并藉助该空间坐标数据制成该二第二鼻塞件41,而达到的该二第二鼻塞件41。

而另一方式为,该二第二鼻塞件41由使用者的一鼻孔内部轮廓分别使用一液化模型液,待使该液化模型液固化后形成一第一模型,而该第一模型的材质相对较为柔软,因此在该第一模型中注入一石膏溶液,干涸后形成一第二模型,藉助该第二模型而制成该二第二鼻塞件41,而藉助该第二模型制作的该二第二鼻塞件41的形状会与使用者的鼻孔内部轮廓大致相同。

上述两种鼻枕的方式,而得到该鼻枕2,接续以实际使用方式为,请参阅图4所示,使用时是将该些第一鼻塞件33抵靠使用者的鼻孔外部轮廓,而该些第二鼻塞件41分别塞入使用者的鼻孔中,然后藉助每一该第二鼻塞件41的该卡固端412卡固并贴附在鼻孔内壁内,如此已达到与鼻孔紧密配合的阶段,如需要再加强,则增加该头带单元5,配戴在使用者的头部,并与该主体单元3卡扣,即可完成配戴作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习知相比,因符合使用者的鼻孔大小以及内部轮廓,因此,而达到与鼻孔紧密配合,而没有缝隙导致噪音的产生,进而减少与使用者的接触面积,降低不适感的产生,避免睡眠时脱落,造成身体的损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