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自毁式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094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自毁式注射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自毁式注射器。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中,为避免给人类或动物输入或取出介质时发生交叉感染,皮下注射器必须一次性使用。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但近年来人们发现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被不法分子回收再次使用,所以在上世纪末卫生组织提出了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应该具有自毁的功能,使用后会自行破坏或锁死而不可再用。

本案申请人于2008年12月23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名称为“自毁式注射器”,申请号为200820214764.0的实用新型专利。但是经长期的应用发现,该产品在使用中仍存有弊端:比如注射器在注射完毕后,芯杆上所设的3个扇形的止退卡片与外套内壁的自毁凸台形成倒扣,但由于3个扇形的止退卡片是独立设置的,止退卡片较软,故在形成倒扣后,再次加力回拉芯杆,止退卡片会翻转而与自毁凸台形成顺向,使得芯杆脱离外套,从而导致自毁性能发挥失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当前自毁式注射器倒扣不牢,容易造成自毁性能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自毁式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自毁式注射器,包括芯杆、外套和针管,所述芯杆的前端设有活塞,尾端设有按手,含有活塞的芯杆置于外套中,针管固定设置在外套的前端,在外套后端的内壁上设有一道自毁凸台,芯杆与外套上自毁凸台对应处设有环槽,环槽中配有止退卡片,环槽与按手之间的芯杆上设有断裂带,断裂带两端的芯杆通过接触点连接,所述止退卡片为两个较大的扇形止退卡片,扇形止退卡片围绕环槽中直径缩小的芯杆对称设置,并且两者之间形成两个对称的扇形缺口,同时在两个扇形止退卡片的边缘的居中位置设有向内形成的弧形缺损部,该弧形缺损部将一个扇形止退卡片变成两个触边,共形成四个触边。

优选的,所述环槽的上壁面与两个扇形止退卡片的顶面之间分别设有一纵向加强线筋,加强线筋围绕直径缩小的芯杆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扇形缺口为100±5度

优选的,所述的扇形止退卡片为弹性片,其扇形的半径大于外套自毁凸台处内腔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断裂带两端的芯杆通过均匀分布在芯杆周边的接触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断裂带呈“十”字状,所述接触点呈点状或短线状,并均匀排列。

优选的,所述接触点设有三个,分别位于断裂带的两侧和中间部位。

优选的,所述按手表面具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按手表面均匀分布的凸堰或沟槽或凸点或凹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适用性强,自毁性能稳定,可靠性高。通过设计增大的扇形止退卡片增加了其相对于自毁凸台的反拉强度,同时通过设置弧形缺损部将两扇形卡片形成四个触边,减小了芯杆在外套中的推进阻力,其四个触边更加牢靠的与自毁凸台形成倒扣,增加了产品稳定性,确保了自毁性能生效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使用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芯杆与活塞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扇形止退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断裂带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毁后芯杆断裂示意图。

图中: 1-外套,11-自毁凸台,2-芯杆,21-环槽,22-扇形止退卡片,221-触边,222-弧形缺损部,23-断裂带,24-接触点,25-按手,251-防滑结构,26-扇形缺口,27-加强线筋,3-活塞,4-针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改进型自毁式注射器,包括芯杆2、外套1和针管4,所述芯杆2的前端设有活塞3,尾端设有按手25,含有活塞3的芯杆2置于外套1中,针管4固定设置在外套1的前端,在外套1后端的内壁上设有一道自毁凸台11,芯杆2与外套1上自毁凸台11对应处设有环槽21,环槽21中配有止退卡片,环槽21与按手25之间的芯杆2上设有断裂带23,断裂带23两端的芯杆2通过接触点24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止退卡片为两个较大的扇形止退卡片22,扇形止退卡片22围绕环槽21中直径缩小的芯杆2对称设置,并且两者之间形成两个对称的扇形缺口26,同时在两个扇形止退卡片22的边缘的居中位置设有向内形成的弧形缺损部222,该弧形缺损部222将一个扇形止退卡片22变成两个触边221,共形成四个触边221。其中,所述环槽21的上壁面与两个扇形止退卡片22的顶面之间分别设有一纵向加强线筋27,加强线筋围绕直径缩小的芯杆对称设置。所述扇形缺口26为100±5度,所述的扇形止退卡片22为弹性片,其扇形的半径大于外套自毁凸台11处内腔的半径。

如图5所示,所述断裂带23呈“十”字状,所述接触点24呈点状(或短线状),并均匀排列。所述接触点24设有三个,分别位于断裂带23的两侧和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将芯杆设有两个较大的扇形止退卡片22, 扇形止退卡片22围绕环槽21中直径缩小的芯杆对称设置, 两扇形止退卡片之间形成两个对称的扇形缺口26,其扇形缺口为100±5度,如此增大的扇形止退卡片22增加了其相对于外套自毁凸台11的反拉强度。扇形止退卡片的半径大于外套自毁凸台11处内腔的半径,为保证增大的扇形止退卡片具有较小的推进力(注:自毁式注射器设计原理,应要求芯杆推进阻力小,拔出阻力大),分别在两个扇形止退卡片的边缘的居中位置设有向内形成的弧形缺损部222,将一个扇形止退卡片变成了两个触边221,共形成四个触边221, 这样减小了扇形止退卡片与外套内壁的接触面,减小推进的阻力,同时四个触边又牢靠的与自毁凸台11形成倒扣。进一步的,为增强扇形止退卡片22的反拉抗力,在形成环槽21的上壁面与两个扇形止退卡片22的顶面之间分别设计一纵向加强线筋27, 加强线筋围绕直径缩小的芯杆对称设置。

具体实施时,带有活塞的芯杆装入外套中前行,当扇形止退卡片22通过自毁凸台11时,其底部收拢呈圆锥状,圆锥状的锥底面向按手,当活塞推至外套封底后,扇形止退卡片越过自毁凸台11,圆锥底部自然展开恢复止退卡片的原状同时被自毁凸台锁死。再由图6可见,在注射器使用完毕后,如果继续回拉芯杆,芯杆将会自断裂带的接触点处断裂,注射器自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