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尿液标本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500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尿液标本采集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诊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尿液标本采集器。



背景技术:

尿液检查是儿童诊疗的常规检查项目,现行的儿童尿标本采集的方法多采用成人方法,而成人尿标本采集方法对婴儿(0-1岁的儿童)尤其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来说,不易采集或采集的标本易受到粪便等污染,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不少儿童在诊疗期间需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而尿量的准确记录是其中的关键记录之一。目前,非创伤性记录多采用称重法,其准确性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尿道与肛门的解剖位置为本设计提供了基础,即采集器只收集尿液,而不收集非尿道排出的其他排泄物,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提出了一种婴儿尿液标本采集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婴儿尿液标本采集器,方便生活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婴儿尿液标本采集器,包括尿不湿和无毒塑料收集袋,所述尿不湿包括表面包覆层、吸收芯层和底布,所述尿不湿包括尿液采集端和粪便采集端,所述尿液采集端与粪便采集端之间采用拉链连接在一起,所述尿液采集端从与婴儿皮肤接触的面向外依次设有表面包覆层、吸收芯层和底布,所述无毒塑料收集袋设置在吸收芯层与底布之间,所述底布上设有开口,所述无毒塑料收集袋的开口与底布的开口通过缝合固定在一起,所述无毒塑料收集袋的开口与底布的开口共用一个开口拉链。

优选的,所述无毒塑料收集袋为试管状,所述无毒塑料收集袋的外表面设有体积刻度,可对收集到的尿液标本准确的计量。

优选的,所述表面包覆层为无纱布面层,透气无纺布能提升尿不湿的透气程度,水蒸气可以流通至尿不湿以外,及时排出湿气、热气,有效减少湿疹发生几率,柔软舒适不刺激皮肤。

优选的,所述吸收芯层的材料为高吸水性树脂和纯木浆,使吸收芯层的吸收量大,储水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底布主要由透气防水的PE膜构成,使尿不湿透气并且防渗透。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材料简单、易得;

2、采集方便快捷;

3、避免其他排泄物污染,计量准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尿液标本采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尿液标本采集器的尿不湿的截面图;

图中:1、尿不湿;2、无毒塑料收集袋;3、表面包覆层;4、吸收芯层;5、底布;6、尿液采集端;7、粪便采集端;8、拉链;9、开口拉链;10、体积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婴儿尿液标本采集器,包括尿不湿1和无毒塑料收集袋2,所述尿不湿1包括表面包覆层3、吸收芯层4和底布5,所述尿不湿1包括尿液采集端6和粪便采集端7,所述尿液采集端6与粪便采集端7之间采用拉链8连接在一起,所述尿液采集端6从与婴儿皮肤接触的面向外依次设有表面包覆层3、吸收芯层4和底布5,所述无毒塑料收集袋2设置在吸收芯层4与底布5之间,所述底布5上设有开口,所述无毒塑料收集袋2的开口与底布5的开口通过缝合固定在一起,所述无毒塑料收集袋2的开口与底布5的开口共用一个开口拉链9。

所述无毒塑料收集袋2为试管状,所述无毒塑料收集袋2的外表面设有体积刻度10,可对收集到的尿液标本准确的计量,所述表面包覆层3为无纱布面层,透气无纺布能提升尿不湿1的透气程度,水蒸气可以流通至尿不湿1以外,及时排出湿气、热气,有效减少湿疹发生几率,柔软舒适不刺激皮肤,所述吸收芯层4的材料为高吸水性树脂和纯木浆,使吸收芯层4的吸收量大,储水效果好,所述底布5主要由透气防水的PE膜构成,使尿不湿1透气并且防渗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尿液标本采集器工作流程为:婴儿排尿后,尿液被储存在尿液采集端6的吸收芯层4中,将尿液采集端6与粪便采集端7之间的拉链8拉开,对尿液采集端6进行单独称重并减去尿液采集端6的初始重量,可得出婴儿排尿的重量,然后拉开底布5上的开口拉链9,将无毒塑料收集袋2取出,通过挤压的方式将尿液挤入袋中,袋表面设有刻度10,可记录收集到的尿液的体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