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出血急诊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05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出血急诊绷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出血急诊绷带。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医用止血绷带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基础性医疗与急救用品,但无论其材质如何,这种传统的产品除去仅有的一定程度的绑扎与固定功能外并无真正的止血功能,因而延误了各种灾难与事故的现场急救,影响了创伤人员的生命与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产品除去仅有的一定程度的绑扎与固定功能外并无真正的止血功能,因而延误了各种灾难与事故的现场急救,影响了创伤人员的生命与身体健康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大出血急诊绷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出血急诊绷带包括:松紧绳、绷带、药贴、魔术贴子扣、魔术贴母扣;

所述大出血急诊绷带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多个通孔;

绷带的左端设置有魔术贴子扣,魔术贴子扣的右端设置有药贴,药贴的右端绷带的背面设置有魔术贴母扣,松紧绳穿过绷带的通孔;

所述绷带包括上层的制冷层、中间的束紧层、底部的绷带层;

所述绷带层由底层到顶层依次为聚氨酯层、石墨烯纤维层、弹力棉线织布层、棉布层、丝绸层、聚酯纤维层、不织布层、自黏绷带层;

所述魔术贴子扣和魔术贴母扣设置在所述自黏绷带层,所述药贴设置在所述弹力棉线织布层。

进一步,所述制冷层包括位于内层的制冷反应层和位于外层的冰袋容纳层;

所述制冷反应层包括位于中部的主制冷反应层和位于两端的副制冷反应层,所述主制冷反应层和副制冷反应层通过软管连接,该软管上设置有连通开关。

进一步,所述束紧层包括位于两端的月牙形压力架和位于中部的充气气囊层,在所述充气气囊层的两端设置有充气接口。

进一步,所述月牙形压力架内表面设有气囊垫层,所述气囊垫层外侧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设有气压表,在所述月牙形压力架外侧设置有套圈,所述套圈上设有粘扣。

进一步,所述充气气囊层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束紧层横向相互独立设置的充气气囊腔,每个充气气囊腔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充气接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魔术贴贴合后,让药贴贴合在伤口部位,然后通过松紧绳紧固住出血口的近心端,通过制冷层制冷,通过中间的束紧层施压,最大限度的为患者止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出血急诊绷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束紧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松紧绳;2、绷带;3、药贴;4、魔术贴子扣;5、魔术贴母扣;6、主制冷反应层;7、副制冷反应层;8、月牙形压力架;9、充气气囊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3:

一种大出血急诊绷带包括:松紧绳1、绷带2、药贴3、魔术贴子扣4、魔术贴母扣5;

绷带2的左端设置有魔术贴子扣4,魔术贴子扣4的右端设置有药贴3,药贴3的右端绷带2的背面设置有魔术贴母扣5,松紧绳1穿过绷带2的通孔。

所述的绷带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的药贴3通过粘接或缝接与绷带2相连。

所述绷带包括上层的制冷层、中间的束紧层、底部的绷带层;

所述绷带层由底层到顶层依次为聚氨酯层、石墨烯纤维层、弹力棉线织布层、棉布层、丝绸层、聚酯纤维层、不织布层、自黏绷带层;

所述魔术贴子扣和魔术贴母扣设置在所述自黏绷带层,所述药贴设置在所述弹力棉线织布层。

进一步,所述制冷层包括位于内层的制冷反应层和位于外层的冰袋容纳层;

所述制冷反应层包括位于中部的主制冷反应层6和位于两端的副制冷反应层7,所述主制冷反应层6和副制冷反应层7通过软管连接,该软管上设置有连通开关。

进一步,所述束紧层包括位于两端的月牙形压力架8和位于中部的充气气囊层9,在所述充气气囊层的两端设置有充气接口。

进一步,所述月牙形压力架8内表面设有气囊垫层,所述气囊垫层外侧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设有气压表,在所述月牙形压力架8外侧设置有套圈,所述套圈上设有粘扣。

进一步,所述充气气囊层9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束紧层横向相互独立设置的充气气囊腔,每个充气气囊腔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充气接口。

绷带层由底层到顶层依次为聚氨酯层、石墨烯纤维层、弹力棉线织布层、棉布层、丝绸层、聚酯纤维层、不织布层、自黏绷带层可有效杜绝细菌滋生,使用者为大出血患者使用时,将药贴部分与出血口贴合,然后将魔术贴子扣与魔术贴母扣粘接,再将松紧绳将出血口的近心端包扎牢固,减少出血量;通过连通主制冷反应层6和副制冷反应层7反应制冷或者在冰袋容纳层中放入冰袋,可有效帮助止血,通过月牙形压力架8可以从绷带两端束紧止血,通过充气气囊层9对出血部位施加压力有利于止血;使用方便,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治疗,减少患者痛苦。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