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795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疾病诊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疾病标志物检测依赖于医疗机构的常规化验,包括血液常规、尿液常规等。但是血液常规检测,虽然可以较为准确的获知血液中的各种物质的成分,但是需要从患者身上采血,会造成患者的疼痛。而尿液常规检测,则需要等待患者产生尿意才能进行检测,检测的方便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该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能够实现按钮被下压之后仍可以持续燃烧而无需手指再持续按压按钮。

一种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包括稳流阀门,稳流阀门的上游设有气体入口,稳流阀门与放电管连通,放电管与立体催化器连通,立体催化器中还设有背照式图像传感器,立体催化器的下游设有气体出口。

通过对由稳流阀门控制流量的气体进行放电作业,将其击碎成带电荷或者自由基的碎片,这些碎片随着气流进入立体催化器,被立体催化器催化发生反应,从而产生出发光中间体,光子或光信号被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捕捉采集,产生出电信号,通过分析电信号得到相关的发光信息。进而判断出疾病标志物信息,从而达到高效分析诊断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CMOS图像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固体成像传感器,与CCD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CMOS图像传感器通常由像敏单元阵列、行驱动器、列驱动器、时序控制逻辑、AD转换器、数据总线输出接口、控制接口等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通常都被集成在同一块硅片上。其工作过程一般可分为复位、光电转换、积分、读出几部分。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气体入口处还通过通气导管连接有集气面罩。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放电管为直管形、弯曲管形、螺旋管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放电管为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管。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立体催化器包括催化阵列板,催化阵列板包括基底和催化材料摆放位孔,催化材料摆放位孔在基底上呈矩阵排布。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壳体,稳流阀门、放电管、立体催化器均设置在壳体中,壳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开关和连接开关。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稳流阀门与稳流阀门控制电路电连接,稳流阀门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继电器的第一端接电源,继电器的第五端接地,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控制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电阻的第二端与保护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保护电阻的第一端与继电器的第六端连接,继电器的第三端与控制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的第四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继电器的第七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继电器的第八端与保护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压力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的第二端接电源,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保护电阻的第二端与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通过将对按钮进行导向的导向槽设置成上大下小的形式,可以在按钮下压后实现自锁,从而可以保证与按钮连接的金属翘片的后部处于压下的位置,相应的气阀也可以打开,点火导线也可以放电,保证了下压之后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仍可以持续燃烧而无需手指再持续按压按钮。当需要关闭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时候,可以将按钮主动上推,从而关闭气阀、使放电过程中断。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金属翘板铰接在机壳上座上,机壳上座上安装有立板,立板的中部设有贯穿立板的V形槽,V形槽内设置有点火导线,V形槽在点火导线放电时卡住点火导线。

由于在立板上设置V形槽,V形槽的宽度小于原有的平行槽,所以在点火导线被金属翘板带动而嵌入到槽中之后,点火导线可以被有效的卡住,避免点火导线以外的从槽中脱离。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V形槽呈上大下小设置,V形槽的两侧面的夹角为5~20°。

通过上大下小的设置V形槽,可以将点火导线的向下的压力转化为阻碍点火导线向上移动的摩擦力,产生摩擦自锁的效应,进一步的防止点火导线从立板的凹槽中弹出。

在夹角为5~20°的时候,不但可以防止点火导线从凹槽中脱出,而且也不会影响点火导线被送入到位。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金属翘板的前端设有一对拨叉,拨叉的上表面顶紧阀体牵引体的下表面,拨叉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出气管,阀体牵引体与出气管之间为相对滑动的设置,阀体牵引体在自然状态下被弹簧顶向远离出气管的出气口方向。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机壳上座安装在壳体上,壳体的远离压电点火装置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能够向压电点火装置变形的弹性体,弹性体的内壁上与杠杆的第一端邻接,杠杆上设有长孔,长孔中容纳设置于壳体的内侧壁的定位销轴,杠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止动齿,止动齿的下表面与第二止动齿的上表面邻接,第二止动齿设置在金属翘板侧部的朝向弹性体的端面上,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凸棱,杠杆的第一端还与限位凸棱的上表面邻接,杠杆与限位凸棱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由于通过设置杠杆,将弹性体的变形转移成对金属翘板的锁止或解锁,当金属翘板进行旋转的时候需要让金属翘板处于解锁状态,弹性体需要被压紧。特别的,因为杠杆的第一端只能位于限位凸棱上,所以杠杆的第二端即使被金属翘板施加以向上的作用力,也不会发生旋转。由于儿童的手较小,即使能够克服可以按动按钮的作用力,但是,如果不能同时握住远离压电点火装置的侧面,将无法按动弹性体而对金属翘板进行解锁,从而达到了防止儿童误操作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安全作用。

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弹性体的数量为4个,弹性体之间的距离为1.5~2.5厘米。

通过设置4个弹性体,使得成人的食指到小指的4个手指分别握住4个弹性体,从而将多个杠杆与金属翘板的锁止关系解锁。但是对于儿童而言,由于手部较小,手指无法轻易的张开到如此的距离,所以很难同时压住这4个弹性体,进而更加保证了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安全性。

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每个杠杆中第一端与定位销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与定位销轴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样的设置杠杆的力臂,使得杠杆可以起到增加第二端动作幅度的作用,弹性体仅仅发生很小的形变,就可以完成杠杆的第二端的解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上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杠杆被抬起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稳流阀门控制电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上部的剖视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1、金属翘板;2、机壳上座;201、导向槽;100、按钮;101、导向片。

一种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包括按钮100,按钮100的中部连接有金属翘板1,按钮100以相对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一对导轨中,导轨为设置在机壳上座2的两个侧壁的内表面的导向槽201,导向槽201的槽底面呈上大下小的设置,槽底面的夹角为4-10°,按钮100具有一对分别嵌入导向槽201中的导向片101,各个导向片101的远离另一个导向片101的表面平行设置。

通过将对按钮100进行导向的导向槽201设置成上大下小的形式,可以在按钮100下压后实现摩擦自锁。由于导向槽和导向片都是塑料材质,硬度不是很大,所以可以允许这两者都有一个形变,以实现二者的可靠稳定的接触。槽底面向导向片101的外侧表面施加压力,也不会造成导向片101和按钮100向上移动,从而可以保证与按钮100连接的金属翘片的后部处于压下的位置,相应的气阀也可以打开,点火导线也可以放电,保证了下压之后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仍可以持续燃烧而无需手指再持续按压按钮100。当需要关闭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时候,可以将按钮100主动上推,从而关闭气阀、使放电过程中断。

实施例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右视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1、金属翘板;2、机壳上座;3、立板;4、点火导线;

一种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包括金属翘板,金属翘板铰接在机壳上座上,机壳上座上安装有一种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包括金属翘板1,金属翘板1铰接在机壳上座2上,机壳上座2上安装有立板3,立板3的中部设有贯穿立板3的V形槽,V形槽内设置有点火导线4,V形槽在点火导线4放电时卡住点火导线4。

由于在立板3上设置V形槽,V形槽的宽度小于原有的平行槽,所以在点火导线4被金属翘板1带动而嵌入到槽中之后,点火导线4可以被有效的卡住,避免点火导线4以外的从槽中脱离。

具体说来,V形槽呈上大下小设置。

通过上大下小的设置V形槽,可以将点火导线4的向下的压力转化为阻碍点火导线4向上移动的摩擦力,产生摩擦自锁的效应,进一步的防止点火导线4从立板3的凹槽中弹出。

进一步具体说来,V形槽的两侧面的夹角为20°。

在夹角为20°的时候,不但可以防止点火导线4从凹槽中脱出,而且也不会影响点火导线4被送入到位。

实施例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左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杠杆被抬起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与上述实施例所使用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仍然沿用上述实施例对于该附图标记的定义,图中新出现的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

11、拨叉;5、阀体牵引体;6、出气管;7、压电点火装置;8、弹性体;9、杠杆;10、定位销轴;12、限位凸棱;13、复位弹簧;14、第一止动齿。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翘板1的前端设有一对拨叉11,拨叉11的上表面顶紧阀体牵引体5的下表面,拨叉11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出气管,阀体牵引体5与出气管之间为相对滑动的设置,阀体牵引体5在自然状态下被弹簧顶向远离出气管的出气口方向。

进一步具体说来,机壳上座2安装在壳体上,壳体的远离压电点火装置7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能够向压电点火装置7变形的弹性体8,弹性体8的内壁上与杠杆9的第一端邻接,杠杆9上设有长孔,长孔中容纳设置于壳体的内侧壁的定位销轴10,杠杆9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止动齿14,止动齿的下表面与第二止动齿的上表面邻接,第二止动齿设置在金属翘板1侧部的朝向弹性体8的端面上,具体说来弹性体8可以为橡胶等弹性物质,或者将壳体的这部分做得明显比其他部分薄,只要受力,就可以发生形变。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凸棱12,杠杆9的第一端还与限位凸棱12的上表面邻接,杠杆9与所述限位凸棱1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3。

由于通过设置杠杆9,将弹性体8的变形转移成对金属翘板1的锁止或解锁,当金属翘板1进行旋转的时候需要让金属翘板1处于解锁状态,弹性体8需要被压紧。特别的,因为杠杆9的第一端只能位于限位凸棱12上,所以杠杆9的第二端即使被金属翘板1施加以向上的作用力,也不会发生旋转。由于儿童的手较小,即使能够克服可以按动按钮的作用力,但是,如果不能同时握住远离压电点火装置7的侧面,将无法按动弹性体8而对金属翘板1进行解锁,从而达到了防止儿童误操作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安全作用。

再进一步具体说来,弹性体8的数量为4个,弹性体8之间的距离为1.5~2.5厘米。

通过设置4个弹性体8,使得成人的食指到小指的4个手指分别握住4个弹性体8,从而将多个杠杆9与金属翘板1的锁止关系解锁。但是对于儿童而言,由于手部较小,手指无法轻易的张开到如此的距离,所以很难同时压住这4个弹性体8,进而更加保证了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安全性。

再进一步具体说来,每个杠杆9中第一端与定位销轴1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与定位销轴10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样的设置杠杆9的力臂,使得杠杆9可以起到增加第二端动作幅度的作用,弹性体8仅仅发生很小的形变,就可以完成杠杆9的第二端的解锁。

本实施例的动作原理为:

当自然状态下,弹性体8不被压缩,杠杆9在复位弹簧13的拉动下,其第二端(即上端)的第一止动齿14,处于钩紧拨叉11的状态。即使按钮被意外的按下,有带动金属翘板1转动的趋势,但是由于杠杆9的第一端已经抵在限位凸棱12上,无法继续向下运动,且杠杆9转动的扭矩也使得杠杆9的第一端与限位凸棱12处于摩擦自锁的状态,所以杠杆9无法转动或移动,所以拨叉11无法上抬而进行点火作业。

当成人手握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点火的时候,由于从食指到小指的四个手指给弹性体8以作用力,使得弹性体8的内壁向图中的右侧移动,使得每个杠杆9均向上转动,杠杆9的长孔也相对于定位销轴10有些微的摆动,所以第二端的第一止动齿14脱离第二止动齿。所以金属翘板1可以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进行点火动作。

当四指从基于人体呼出气体的催化发光疾病诊断分析仪的侧壁离开后,杠杆9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做图示方向的顺时针摆动,同时,定位销轴10相对于杠杆9而言,在长孔中向右上方滑动,即杠杆9相对于定位销轴10向左下方滑动,推动弹性体8恢复成原有位置。

实施例4: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稳流阀门控制电路电路图。图中,与上述实施例所使用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仍然沿用上述实施例对于该附图标记的定义,图中新出现的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

15、保护电阻;16、控制电阻;17、继电器;18、压力传感器;19、三极管;20、开关;21、第一电容;22、第二电容。

稳流阀门与稳流阀门控制电路电连接,稳流阀门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17,继电器17的第一端接电源,继电器17的第五端接地,继电器17的第二端与控制电阻16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电阻16的第二端与保护电阻15的第二端连接,保护电阻15的第一端与继电器17的第六端连接,继电器17的第三端与控制电阻16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电阻16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21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17的第四端与第二电容2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2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22的第二端接地,继电器17的第七端与三极管19的基极连接,继电器17的第八端与保护电阻15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19的集电极与压力传感器18的第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18的第二端接电源,三极管19的发射极接地,保护电阻15的第二端与开关20的第一端连接,开关20的第二端接地。

通过稳流阀门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17控制收集气体的时间长短,具体过程是,当电路通电时,开关20接通,即稳流阀门接通,稳流阀门收集气体,收集后根据收集量以一定的流速排出,达到控制患者呼出气体流速的目的;气体具有稳定的流速后,就进入了介质阻挡放电管,产生放电现象,放电电流将患者呼出的气体中的疾病标志物分子(如甲烷、一氧化碳、胺类、醇类、醛类、酮类、醚类、羧酸类、芳香类化合物、烃类、杂环类)击碎成带电荷或者自由基的碎片。

这些碎片随着气流进入仪器内的设置的立体催化阵列板,立体催化阵列板被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时,碎片在立体催化阵列板的表面上被催化氧化或者催化还原或者催化其他的相关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发光中间体,这些发光中间体产生光子或光信号,这种光信号包含有以下信息:发光强度、发光时长、发光波长、响应时间等。

光子或光信号被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捕捉采集,产生出电信号,通过分析电信号得到相关的发光信息。相关的发光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出患者呼出气体中的疾病标志物信息,从而达到高效分析诊断的目的。

在稳流阀门收集气体过程中,收集一定时间后,通过继电器17断开开关20,即关闭稳流阀门,结束气体的收集,即达到控制稳流阀门收集气体时间的目的。通过此电路中继电器17控制气体的收集时间,可避免过长时间打开阀门以至于收集到空气而不是患者呼出的气体,造成分析结果的不准确。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金属翘板如何被按钮压动、以及阀体的运动如何打开出气管之类的事情并未做表述,因为这些均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做出合适的选择。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例如:①实施例3中是有4个弹性体,实际上可以只设置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弹性体,同样可以起到防止手部较小的儿童误操作的作用;②或者可以只设置自上面数的第1、3、4或第1、2、4个弹性体,同样可以起到防止儿童误操作的作用;③或者可以将V形槽的角度加以改变,在5~20°范围内均可。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