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除湿治疗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08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菌除湿治疗台。



背景技术:

输液时候,护士要事先配置输液袋里面的药水,而配置药水的地方就在治疗室里面。为了方便配药,治疗室里面放置了专用的柜子,也就是治疗台,护士在上面进行操作。

在配药的时候,药水容易抛洒在台面上,和其他灰尘颗粒物等一起污染台面,滋生细菌,影响了药水配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菌除湿治疗台,保持台面的洁净,避免湿润环境,减少细菌滋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菌除湿治疗台,包括:方形的柜体,所述柜体顶部设置嵌入一块工作台板,所述工作台板表面密布有指向柜体内部的微孔,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位于工作台板下方的集风罩,所述柜体外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设置有延伸至集风罩下方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集风罩底部之间设置有数个通风管相连接,所述进风管内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和电加热丝。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柜体中水平设置有隔板而把柜体内部分为第一储物空间和第二储物空间,所述第一储物空间位于隔板上方,所述第二储物空间位于隔板下方,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和第二储物空间分别配备柜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板为铝合金平板,所述工作台板表面设置有纳米银抑菌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延伸至室外的排风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风罩、进风管和通风管分别位于第一储物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无菌除湿治疗台,工作台板上的灰尘、水珠和细菌通过微孔下落,经过进风管时被紫外线灭菌灯灭菌,并被电加热丝进行加热灭菌和蒸发,最后被排出室外,纳米银抑菌涂层消灭了工作台板残留的细菌,确保了工作台板的干爽和无菌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菌除湿治疗台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无菌除湿治疗台,包括:方形的柜体1,所述柜体1顶部设置嵌入一块工作台板2,柜体1顶部可以设置数块位于工作台板2底部的撑筋条板14,避免工作台板2中部的下凹变形。

所述工作台板2表面密布有指向柜体1内部的微孔,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位于工作台板2下方的集风罩3,所述柜体1外侧设置有抽风机8,所述抽风机8的进风口设置有延伸至集风罩3下方的进风管5,所述进风管5与集风罩3底部之间设置有数个通风管4相连接,所述抽风机8的出风口设置有延伸至室外的排风管道9。抽风机8工作时,抽出进风管5和集风罩3内的空气,并产生负压,使得微孔处产生向下的气流,工作台板2上的灰尘、水珠和细菌通过微孔下落,经过进风管5排出室外。

所述进风管5内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6和电加热丝7,灰尘、水珠和细菌经过紫外线灭菌灯6时被灭菌,经过电加热丝7时水分被加热、灭菌和蒸发,最终排出室外。

所述柜体1中水平设置有隔板11而把柜体1内部分为第一储物空间13和第二储物空间12,所述第一储物空间13位于隔板11上方,所述集风罩3、进风管5和通风管4分别位于第一储物空间13内,提升维护便利性。

所述第二储物空间12位于隔板11下方,所述第一储物空间13和第二储物空间12分别配备柜门,提升维护便利性和储物空间。

所述工作台板2为铝合金平板,所述工作台板2表面设置有纳米银抑菌涂层,纳米银抑菌涂层可以消灭工作台板2残留的细菌,确保了工作台板2的干爽和无菌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无菌除湿治疗台,可以清除工作台板2上的灰尘、水分和细菌,保持无菌环境,提升了医疗室护士进修药水配置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