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橡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29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橡胶塞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橡胶塞。



背景技术:

输液袋是指在向生物体注入血液制剂或点滴注射液等液体时或者对它们进行保存时使用的容器。目前,输液袋使用玻璃制、塑料制等,为了不使其中填充的液体(内容液) 泄露,容器的开口部嵌合有橡胶塞。在使用输液袋时,通常金属针或塑料针等注射针刺入橡胶塞,通过其取出内容液。

在上述使用中,注射针在治疗相应的时刻从橡胶塞中拔出,但不仅有在内容液被完全消耗后拔出的情况,而且还有在内容液残留于输液袋中的状态下拔出的情况。此时,对橡胶塞所要求的特性为漏液密封性。该密封性不充分的情况下,存在内容液从刺入注射针处所形成的孔泄露的情况和飞散的情况。

同时,传统的橡胶塞在使用时与注射针头的接触面积过大,还会出现插拔阻力过大的现象,给护士或病人带来一定困扰。在注射过程中需要暂停或中止时,也缺乏对橡胶塞的防护,有污染药品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医用橡胶塞,针对使用过程中插拔力过大、密封性要求高的特点,通过设置弹性密封环与锥形槽配合使用,提高塞体的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同时外置保护组件消除了药品被污染的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橡胶塞,包括塞体、内置密封组件和外置保护组件,所述内置密封组件位于塞体的下端,所述外置保护组件位于塞体的上端面内;所述塞体包括上部手持端头和下部密封端头,所述下部密封端头呈柱状或锥状,所述塞体内部设有锥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置密封组件包括弹性密封环,该弹性密封环热塑在下部密封端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锥形槽的底面距弹性密封环的距离不小于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上部手持端头包括偏心体,该偏心体四周设有防滑竖纹,该偏心体上设有水平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外置保护组件包括侧滑板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侧滑板的两端,所述侧滑板在水平通槽内前后滑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医用橡胶塞,针对使用过程中插拔力过大、密封性要求高的特点,通过设置弹性密封环与锥形槽配合使用,提高塞体的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同时外置保护组件消除了药品被污染的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橡胶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橡胶塞的塞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橡胶塞的塞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偏心体;2、水平通槽;3、锥形槽;4、下部密封端头;5、弹性密封环;6、防滑竖纹;7、侧滑板;8、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医用橡胶塞,包括塞体、内置密封组件和外置保护组件。内置密封组件位于塞体的下端,外置保护组件位于塞体的上端面内;塞体包括上部手持端头和下部密封端头4。

下部密封端头4呈柱状或锥状,可以直接塞入药液容器的端口内以密封上述端口。

塞体内部设有锥形槽3,锥形槽3呈盲孔状,即可以减少注射针头与塞体的摩擦,又可以保证注射针头抽出后的密封性能。

弹性密封环5热塑在下部密封端头4内,距锥形槽3的底面距弹性密封环5的距离为2mm,最大不超过3mm。

外置保护组件包括侧滑板7和定位板8,定位板8位于侧滑板7的两端,侧滑板7在水平通槽2内前后滑动。需要对塞体与注射针头接触的位置进行防护时只需要将侧滑板7推入覆盖住锥形槽3的开口即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