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卧位功能体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815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俯卧位功能体位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俯卧位功能体位板。



背景技术:

俯卧位,患者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是手术常采用体位之一,适用范围:脊椎椎体活检、胸椎部分切除、胸椎前融合术、胸椎矫形和固定、脊髓肿瘤切除等脊椎部位手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突出狭窄滑脱)、腰椎骨折等腰部手术;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使用平卧或侧卧的患者。其具有暴露手术野充分、便于医生操作等特点,但长时间俯卧位易引起皮肤压疮、眼部受损、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通常俯卧位时患者的两臂屈曲在手术床上的手托上,手托上为固定结构不可拆卸,手托的存在不方便手术车与手术床并排对接,手托结构简单面积小病人因手术时间过长易导致的压疮(褥疮)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俯卧位功能体位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俯卧位功能体位板,包括主板、侧板、可折叠连接结构和头部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采用T型结构,所述侧板有2个,2个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板两侧,所述头部托板所设置所述主板上部,2个所述侧板和所述头部托板通过所述可折叠连接结构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侧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头部托板的长度,所述侧板上设置凝胶平片体位垫,所述侧板与所述凝胶平片体位垫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头部托板上设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头部托垫,所述侧板和所述主板底部设置通孔,所述主板和所述侧板的边角处设置倒角。

所述可折叠连接结构为折页,所述侧板的长度比所述头部托板的长度大10-20cm。

所述侧板与所述主板连接处的所述可折叠连接结构为1-3个。

所述连接结构为固定夹、固定带、末端设置有连接卡扣的固定带或末端设置有尼龙粘扣的固定带。

所述通孔为椭圆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患者使用舒适安全,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充分显露视野,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有效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便于透视,且生产成本低廉,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板 2.侧板

3.可折叠连接结构 4.凝胶平片体位垫

5.连接结构 6.限位槽

7.头部托垫 8.通孔

9.头部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俯卧位功能体位板,包括主板、侧板、可折叠连接结构和头部托板,主板采用T型结构,侧板有2个,2个侧板分别设置在主板两侧,头部托板所设置主板上部,2个侧板和头部托板通过可折叠连接结构与主板两侧连接,侧板与主板连接处的可折叠连接结构为1-3个,可折叠连接结构为折页,便于侧板收起,方便手术车与手术床并排对接,头部托板通过可折叠连接结构收起或者支撑,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侧板的长度大于头部托板的长度,侧板的长度比头部托板的长度大10-20cm,经试验和实际工作检查确定侧板的长度比头部托板的长度大15cm,便于患者上肢的放置,手掌略高于头顶,可侧板上设置凝胶平片体位垫,用来缓解病人因手术时间过长而导致的压疮(褥疮)发生,侧板与凝胶平片体位垫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头部托板上设置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头部托垫,方便放置头部托垫,防止头部托垫滑动,头部托垫便于患者俯卧位呼吸和插放胃管和导气管,侧板和主板底部设置通孔,大小适于手部抓握,方便医护人员调整体位板位置和装卸,主板和侧板的边角处设置倒角,防止刮伤患者和医护人员。

连接结构为固定夹、固定带、末端设置有连接卡扣的固定带或末端设置有尼龙粘扣的固定带,方便快捷。通孔为椭圆形或圆形,方便医护人员调整体位板位置和装卸,防止刮伤患者和医护人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