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异物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9308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眼内异物夹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眼内异物夹。



背景技术:

眼内异物是一种特殊的眼外伤,较一般眼球旁穿通伤有更大的危害性。异物进入眼球,除了在受伤时所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外,由于异物的存留增加了对眼球的危害。所以眼内异物需要及早诊断,适时手术,以保护眼球和保留视力。

目前,对于非磁性异物,医疗机构一般选择两爪式或者三爪式异物钳,或者使用夹合部经过特殊处理的镊子夹出,但是用以上方式夹出眼内异物存在一些不足:在夹取表面圆滑的异物时容易打滑,不方便夹出;有些异物经过爆裂、碰撞后进入眼球,在夹取时很容易夹碎,会给伤者增加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眼内异物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上夹爪、下夹爪、芯管和套管,所述上夹爪与下夹爪连接呈V形,所述下夹爪包括第一夹头和与第一夹头固定连接的空心杆,所述第一夹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吸盘,所述吸盘的内腔通过空心杆与芯管的内腔连通,所述芯管滑动装配在套管内,所述套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芯管上设置有第一拨块,所述第一拨块穿过第一滑槽到达套管外侧,所述芯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位置与第二滑槽的位置对应,所述芯管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栓杆,所述栓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拨块,所述第二拨块依次穿过第三滑槽和第二滑槽后到达套管外侧。

进一步,所述上夹爪包括第二夹头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夹头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空心杆的靠近芯管端,所述第二夹头为圆环状,所述第二夹头内设置有弹性网片。

进一步,所述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的外端面均设置有防滑条。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宽度均为2mm-3mm。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设置有刻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内异物夹夹取眼内异物时,向后滑动第一拨块,带动芯管向套管后端移动,套管相对于芯管向上夹爪和下夹爪方向移动,将上夹爪和下夹爪的连接部套入套管内,呈V形连接的上夹爪和下夹爪受压闭合。上夹爪和下夹爪闭合后通过眼球上的切口进入眼球内,在到达异物所在处后,向前推进第一拨块,带动芯管向套管的前端移动,套管相对于芯管向后端移动,上夹爪和下夹爪的连接部向前移动,上夹爪和下夹爪张开。当上夹爪和下夹爪张开到适应异物的宽度时,移动眼内异物夹,使异物保持在上夹爪和下夹爪之间。向后滑动第一拨块,带动芯管向套管后端移动,套管相对于芯管向上夹爪和下夹爪方向移动,将上夹爪和下夹爪的连接部套入套管内,呈V形连接的上夹爪和下夹爪受压闭合,夹住异物。向后滑动第二拨块,第二拨块带动栓杆和活塞向后移动,进行抽吸,由于吸盘的内腔通过空心杆与芯管的内腔连通,在进行抽吸时,吸盘、空心杆和芯杆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的空气的量不变,但是体积增大,使吸盘内的压强减小,吸盘吸住异物表面,然后慢慢夹出出异物。

在夹取异物过程中,吸盘能吸住异物的表面,更容易将表面圆滑的异物夹出;在夹取容易被夹碎的异物时,由于吸盘对异物表面存在吸力,在夹取时只需要轻轻的夹住异物就能将异物取出,不会将异物夹碎,减少了伤者的痛苦。

2、所述上夹爪包括第二夹头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夹头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空心杆的靠近芯管端,所述第二夹头为圆环状,所述第二夹头内设置有弹性网片。在夹取异物时,上夹爪和下夹爪夹合,弹性网片受力变形,弹性网片会紧紧贴合在异物表面,进一步防止异物滑脱,更容易夹出异物。

3、所述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的外端面均设置有防滑条。手指接触防滑条,摩擦力增大,更容易滑动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

4、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宽度均为2mm-3mm。尺寸适宜,能轻易的进入眼球,又不会扩大眼球上的伤口。

5、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设置有刻度。方便观察第一滑块的移动距离,能更好地掌握上夹爪和下夹爪的开合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夹爪;11、第二夹头;12、连接杆;13、弹性网片;2、下夹爪;21、第一夹头;22、空心杆;23、吸盘;3、芯管;31、第一拨块;32、活塞;33、栓杆;34、第二拨块;35、防滑条;36、第三滑槽;4、套管;41、第一滑槽;42、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夹爪1、下夹爪2、芯管3和套管4,上夹爪1与下夹爪2连接呈V形,下夹爪2包括第一夹头21和与第一夹头21固定连接的空心杆22,第一夹头21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吸盘23,吸盘23的内腔通过空心杆22与芯管3的内腔连通,芯管3滑动装配在套管4内,套管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滑槽41和第二滑槽42,芯管3上设置有第一拨块31,第一拨块31穿过第一滑槽41到达套管4外侧,芯管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滑槽36,第三滑槽36的位置与第二滑槽42的位置对应,芯管3内设置有活塞32,活塞32上设置有栓杆33,栓杆33的一端与活塞32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拨块34,第二拨34块依次穿过第三滑槽36和第二滑槽42后到达套管4外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内异物夹夹取眼内异物时,向后滑动第一拨块31,带动芯管3向套管4后端移动,套管4相对于芯管3向上夹爪1和下夹爪2方向移动,将上夹爪1和下夹爪2的连接部套入套管4内,呈V形连接的上夹爪1和下夹爪2受压闭合。上夹爪1和下夹爪2闭合后通过眼球上的切口进入眼球内,在到达异物所在处后,向前推进第一拨块31,带动芯管3向套管4的前端移动,套管4相对于芯管3向后端移动,上夹爪1和下夹爪2的连接部向前移动,上夹爪1和下夹爪2张开。当上夹爪1和下夹爪2张开到适应异物的宽度时,移动眼内异物夹,使异物保持在上夹爪1和下夹爪2之间。向后滑动第一拨块31,带动芯管3向套管4后端移动,套管4相对于芯管3向上夹爪1和下夹爪2方向移动,将上夹爪1和下夹爪2的连接部套入套管4内,呈V形连接的上夹爪1和下夹爪2受压闭合,夹住异物。向后滑动第二拨块34,第二拨块34带动栓杆33和活塞32向后移动,进行抽吸,由于吸盘23的内腔通过空心杆22与芯管3的内腔连通,在进行抽吸时,吸盘23、空心杆22和芯杆3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的空气的量不变,但是体积增大,使吸盘23内的压强减小,吸盘23吸住异物表面,然后慢慢夹出出异物。

在夹取异物过程中,吸盘23能吸住异物的表面,更容易将表面圆滑的异物夹出;在夹取容易被夹碎的异物时,由于吸盘23对异物表面存在吸力,在夹取时只需要轻轻的夹住异物就能将异物取出,不会将异物夹碎,减少了伤者的痛苦。

如图1和图2所示,上夹爪1包括第二夹头11和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与第二夹头11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空心杆22的靠近芯管3端,第二夹头11为圆环状,第二夹头11内设置有弹性网片13。在夹取异物时,上夹爪1和下夹爪2夹合,弹性网片13受力变形,弹性网片13会紧紧贴合在异物表面,进一步防止异物滑脱,更容易夹出异物。

如图1所示,第一拨块31和第二拨块34的外端面均设置有防滑条35。手指接触防滑条35,摩擦力增大,更容易滑动第一拨块31和第二拨块34。

如图1所示,第一夹头21和第二夹头11的宽度均为2mm-3mm。尺寸适宜,能轻易的进入眼球,又不会扩大眼球上的伤口。

如图1所示,第一滑槽41的一侧设置有刻度。方便观察第一滑块31的移动距离,能更好地掌握上夹爪1和下夹爪2的开合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