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865阅读:9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



背景技术:

在临床扎针采血等操作过程中,婴幼儿由于害怕等因素容易躁动、挣扎,尤其是2岁~3岁的患儿,力气较大,躁动、挣扎时难以控制,容易导致穿刺失败,通常需要多次扎针才能成功,如此会给患儿的身心带来伤害,同时也增大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对患儿进行扎针采血时,通常需要多名护士共同参与,由于护士人数有限,尤其是夜班时间,如此会导致进展慢、效率低的结果。

对患儿进行采血时,由于患儿四肢的血管较细,采血难度大,通常会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由于患儿易躁动、挣扎,在进行股静脉穿刺时,护士难以控制患儿,容易跑针。对患儿进行套管针穿刺时,一般需要对患儿的四肢进行穿刺,由于患儿躁动、挣扎,很难在控制患儿躁动的同时将其四肢充分暴露,加大了选择血管及穿刺的难度。另外,多名护士共同参与操作会给患儿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使其对扎针采血产生恐惧,加大了以后对其进行扎针采血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扎针采血时能固定患儿并使患儿保持一定体位的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包括设有床板的床体,还包括设于床板上的挡板,床板上设有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床板的宽度方向一致,挡板插设于滑槽中;所述床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左上固定带和左下固定带,床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与左上固定带对应的右上固定带及与左下固定带对应的右下固定带,左上固定带和右上固定带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结构,左下固定带和右下固定带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通过铁片和螺钉的配合固定有至少两根插杆,插杆的底端向下超出挡板的底部,挡板通过插杆插设于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床板顶面的外部及挡板的外部均包裹有海绵。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采用魔术贴,包括固定缝接在左上固定带上的第一毛面及固定缝接在右上固定带上的第一钩面;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亦采用魔术贴,包括固定缝接于左下固定带上的第二毛面及固定缝接于右下固定带上的第二钩面。

优选的,所述床板长度方向一侧的顶面固定有带刻度的标尺。

优选的,所述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还包括固定器,固定器包括硬质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外部包裹有海绵,固定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绑带。

优选的,所述左上固定带、右上固定带、左下固定带、右下固定带及绑带均具有松紧性,左上固定带和右上固定带的宽度均为18cm~22cm、长度均为50cm~80cm,左下固定带和右下固定带的宽度均为14cm~16cm、长度均为50cm~80cm。

优选的,所述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还包括设于床体上的收集盒,收集盒的一侧外壁上设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还包括软枕,软枕包括枕芯及套装于枕芯外部的枕套,枕芯采用纯棉花或记忆棉或乳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床板长度方向的外侧均固定有与床板长度方向平行的横杆,左上固定带、右上固定带、左下固定带及右下固定带在朝向床板的一端均设有与横杆配合的套接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扎针采血体位床,在现有病床的基础上加设了挡板及多条固定带,通过各固定带的结合可以将患儿固定在床板上,避免患儿因躁动、挣扎导致扎针、穿刺不能顺利进行,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小了扎针、采血的次数,有效提高了穿刺、采血的成功率,且减少了参与操作的护士人数,有利于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对患儿进行股静脉采血时,将患儿采血侧的小腿弯曲并用挡板抵住使其保持弯曲状态,如此可以使股静脉充分张开,便于采血。挡板插设于滑槽内,便于根据具体采血侧进行移动。

2、床板顶面及挡板用海绵包裹,保证床板和挡板的舒适性,避免伤到患儿。床板及挡板包裹海绵后,挡板较难插在滑槽中并在滑槽内移动,在挡板上设置插杆,便于使挡板插在滑槽内相对于床板固定及在滑槽内移动。

3、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均采用魔术贴,左上固定带和右上固定带之间及左下固定带和右下固定带之间的连接方式简便且易于操作,能有效提高操作效率。

4、床板上设置标尺,可以用于测量患儿的身高。

5、在患儿的上肢肘部进行穿刺时,可以用固定器使患儿的肘部完全伸直,防止患儿在穿刺时弯曲肘部影响穿刺成功。

6、床体上设置收集盒,医护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扎针、采血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可以投放在收集盒内,提高体位床的使用便捷性。

7、床板长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横杆,各固定带设置与横杆配合的套接部,各固定带通过套接部套设于横杆上,各固定带可以在横杆上滑动,便于根据患儿的年纪、体型调整固定带相对于床体的位置,提高体位床的通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实施例一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实施例一中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板,11-滑槽,2-挡板,21-铁片,22-插杆,31-左上固定带,32-右上固定带,41-左下固定带,42-右下固定带,5-标尺,6-收集盒,7-软枕,8-固定器,81-固定板,82-绑带,9-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包括设有床板1的床体,还包括设于床板1上的挡板2,床板1上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与床板1的宽度方向一致,挡板2插设于滑槽11中。床板1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左上固定带31和左下固定带41,床板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与左上固定带31对应的右上固定带32及与左下固定带41对应的右下固定带42,左上固定带31和右上固定带3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结构,左下固定带41和右下固定带42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结构。

如图2所示,挡板2上通过铁片21和螺钉的配合固定有至少两根插杆22,插杆22的底端向下超出挡板2的底部,挡板2通过插杆22插于滑槽11中。进一步的,床板1顶面的外部及挡板2的外部均包裹有海绵。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采用魔术贴,包括固定缝接在左上固定带31上的第一毛面及固定缝接在右上固定带32上的第一钩面。第二连接结构亦采用魔术贴,包括固定缝接于左下固定带41上的第二毛面及固定缝接于右下固定带42上的第二钩面。左上固定带31、右上固定带32、左下固定带41、右下固定带42均具有松紧性,左上固定带31和右上固定带32的宽度均为18cm~22cm、长度均为50cm~80cm,左下固定带41和右下固定带42的宽度均为14cm~16cm、长度均为50cm~80cm。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均采用魔术贴,左上固定带31和右上固定带32之间及左下固定带41和右下固定带42之间的连接方式简便且易于操作,能有效提高操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床板1长度方向一侧的顶面固定有带刻度的标尺5,可以用于测量患儿的身高。

本实施例的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还包括设于床体上的收集盒6,收集盒6的一侧外壁上设有挂钩。医护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扎针、采血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可以投放在收集盒6内,提高体位床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施例的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还包括软枕7,软枕7包括枕芯及套装于枕芯外部的枕套,枕芯采用纯棉花或记忆棉或乳胶制成。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还包括固定器8,该固定器包括硬质的固定板81,固定板的外部包裹有海绵,固定板8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绑带82,绑带82均具有松紧性。在患儿的上肢肘部进行穿刺时,可以用固定器8使患儿的肘部完全伸直,防止患儿在穿刺时弯曲肘部影响穿刺成功。

使用本实施例的体位床用于采取患儿股静(动)脉血时,患儿平躺于床板1上,左上固定带31和右上固定带32配合固定住患儿的上身躯干部位,双手位于固定带下。使患儿采血侧的小腿弯曲,用挡板2抵住并使其保持弯曲状态,如此可以使股静脉充分张开,便于采血。挡板2插设于滑槽11内,便于根据具体采血侧进行移动。非采血侧的腿用左下固定带41和右下固定带42固定住。

使用本实施例的体位床用于给患儿扎套管针时,左上固定带31和右上固定带32配合固定住患儿的上身躯干,上肢位于固定带外部。用左下固定带41和右下固定带42固定住患儿的膝关节处,使患儿的脚部充分暴露。多名护士可以同时对患儿的不同部位进行扎针、穿刺操作,缩短操作时间。

本实施例的婴幼儿扎针采血体位床,在现有病床的基础上加设了挡板2及多条固定带,通过各固定带的结合可以将患儿固定在床板1上,避免患儿因躁动、挣扎导致扎针、穿刺不能顺利进行,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小了扎针、采血的次数,有效提高了穿刺、采血的成功率,且减少了参与操作的护士人数,有利于提高科室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床板1长度方向的外侧均固定有与床板1长度方向平行的横杆9,左上固定带31、右上固定带32、左下固定带41及右下固定带42在朝向床板1的一端均设有与横杆9配合的套接部,各固定带上的套接部由固定带的末端弯折后缝接形成。各固定带通过套接部套设于横杆9上,各固定带可以在横杆9上滑动,便于根据患儿的年纪、体型调整固定带相对于床体的位置,提高体位床的通用性。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