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治疗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325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治疗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耳鼻喉治疗台。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是治疗耳、鼻、喉部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喉科的内容,耳鼻喉治疗台是协助医生检查患者病症的常用辅助用具,所以设计了这种耳鼻喉治疗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耳鼻喉治疗台,不仅可以调整固定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而且治疗台可以调整靠背的角度,方便医生检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耳鼻喉治疗台,包括扶手、固定装置、底座、靠背、铰接座、圆柱销、支撑杆和凹槽,不仅可以调整固定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而且治疗台可以调整靠背的角度,方便医生检查。

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卡环、下额带、上额带、固定板、铰链、连接板、螺栓、圆环和连接杆,卡环设有4个,卡环的一端通过铰链相互连接,卡环的另一端设有螺栓孔,并且卡环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卡环与支架配合,连接杆设置在卡环上,圆环套在连接杆上,圆环设有螺栓孔,连接杆上设有多个螺栓孔,螺栓与圆环、连接杆上的螺栓孔相配合,连接板设置在圆环上,固定板设置在连接板上,上额带设置在固定板上,下额带设置在固定板上。

扶手设置在底座上端,靠背铰接在底座上端,固定装置中的支架设置在靠背上端,铰接座设置在靠背上,支撑杆上设有通孔,圆柱销穿过支撑杆上的通孔与铰接座配合,凹槽设置在底座上,支撑杆与凹槽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治疗台所述的支架设有2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治疗台所述的凹槽设有多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治疗台所述的固定板外面设有海绵垫。

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治疗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治疗台,不仅可以调整固定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而且治疗台可以调整靠背的角度,方便医生检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治疗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治疗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治疗台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治疗台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扶手1;固定装置2;支架2-1;卡环2-2;下额带2-3;上额带2-4;固定板2-5;铰链2-6;连接板2-7;螺栓2-8;圆环2-9;连接杆2-10;底座3;靠背4;铰接座5;圆柱销6;支撑杆7;凹槽8。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和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耳鼻喉治疗台,包括扶手1、固定装置2、底座3、靠背4、铰接座5、圆柱销6、支撑杆7和凹槽8,不仅可以调整固定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而且治疗台可以调整靠背的角度,方便医生检查。

固定装置2包括支架2-1、卡环2-2、下额带2-3、上额带2-4、固定板2-5、铰链2-6、连接板2-7、螺栓2-8、圆环2-9和连接杆2-10,卡环2-2设有4个,卡环2-2的一端通过铰链2-6相互连接,卡环2-2的另一端设有螺栓孔,并且卡环2-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卡环2-2套在支架2-1配合,连接杆2-10焊接在卡环2-2上,圆环2-9套在连接杆2-10上,圆环2-9上设有螺栓孔,连接杆2-10上设有多个螺栓孔,螺栓2-8与圆环2-9、连接杆2-10上的螺栓孔相配合,螺栓2-8通过与连接杆2-10上的不同的螺栓孔配合调整固定板的角度,方便医生观察患者,连接板2-7焊接在圆环2-9上,固定板2-5焊接在连接板2-7上,上额带2-4粘合在固定板2-5上,下额带2-3粘合在固定板2-5上。

扶手1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3上端,靠背4铰接在底座3上端,固定装置2中的支架2-1焊接在靠背4上端,铰接座5通过螺栓连接在靠背4上,支撑杆7上设有通孔,圆柱销6穿过支撑杆7上的通孔与铰接座5配合,凹槽8设置在底座3上,支撑杆7与凹槽8配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和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支架2-1设有2个。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和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凹槽8设有多个。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3和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固定板2-5外面设有海绵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患者坐在底座3上,将背部紧靠在靠背4上,然后医生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卡环2-2在支架2-1上的高度以配合患者,将头部固定在固定板2-5上,将上额带2-4和下额带2-3套在患者头部,防止在检查时挪动影响医生观察,连接杆2-10上设有多个螺栓孔,通过调整螺栓2-8与连接杆2-10上不同的螺栓孔配合,来调整固定板2-5的俯仰角,配合医生观察,医生可以根据检查患者的病发部位的不同调整靠背4的角度,方便观察。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