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324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静脉采血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静脉采血针。



背景技术:

静脉采血是临床检查及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采血操作,普通的静脉采血由头皮针和采血正提通过管道连接件而成。使用时将持针器通过螺纹拧到采血针头上。在采血过程中,通出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个将头皮针穿刺到受试者静脉血管后,用胶带固定好头皮,另一个人将负压采血插到采血针头上进行采血,采完一次血后,换另一负压采血管采血。操作起来需要的人力较多,每次采血都有间隔,这样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尤其是在夜班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对应连续多次采血的情形,持针器被反复操作后容易与采血针头脱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采血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脉采血针,包括头皮针、采血针头和将采血针头包覆的持针器,所述头皮针和采血针头之间连接设有输血管,所述持针器包括与采血针头固定连接的收缩本体和若干设置在收缩本体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在收缩本体收缩后能够相互聚拢从而形成用于将采血针头包裹的保护管,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上保护架和对称设置在收缩本体上的下保护架,所述上保护架与下保护架上相对应的端面上都设有与采血针头相对应的保护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静脉采血针在放置时,其整个持针器则能够通过收缩本体的作用上的整个持针器收缩,从而使得持针器快速收缩,这样就能够大大缩小持针器的体积,这样就能够使得安装有本持针器的静脉采血针能够具有更加灵巧的体型,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静脉采血针的运输成本和储存空间。而且在整个持针器在由收缩本体开始收缩时,设置在收纳杯体内的支撑架就能够快速的向采血针头聚拢,从而能够使支撑架能够形成保护管,将采血针头包裹保护;在静脉采血针进行采血操作时,就可以将收缩本体张开,从而使得支撑架能够相互远离,从而能够让整个持针器的开口张开,而其支撑架就能够在这时起到对收缩本体支撑的作用,避免持针器发生塌陷,能够使得持针器形成一个稳定的空腔,从而能够将血瓶伸入持针器内与采血针头相连接,而持针器则能够稳定的将血瓶夹持住,从而使得采血针头能够稳定安全的与血瓶相连通,安全的将由头皮针通过输血管输送出的血液送入血瓶内。其整个支撑架由分别设置有保护槽的上保护架和下保护架构成。其上保护架和下保护架上的保护槽,在整个收缩本体收缩时,其上保护架和下保护架就能够拼接成为保护管,从而能够对持针器内的采血针头进行有效的保护。

优选的,所述的采血针头包括针体和连接针体和输血管的接头,所述接头圆周设有限位环,所述收缩本体一端卡嵌设置在限位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头上的限位环能够方便整个持针器的的安装和连接,在接头上安装持针器时,只需要将采血针头的针体伸入持针器保护管内,让收缩本体上与接头相对应的一端边缘卡嵌进入限位环内,这样就能够完在接头上持针器的安装工作,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等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上保护架和下保护架上远离接头的一端设有向远离采血针头的一侧翻转的引导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导端的作用,就能够在上保护架和下保护架上远离接头的一端形成倾斜引导面,在持针器与血瓶的连接固定时,就能够通过引导端形成的倾斜引导面将血瓶引导进入收缩本体内,从而能够使得持针器快的将血瓶夹持住,从而方便被持针器包裹的采血针头刺入血瓶内。

优选的,所述的上保护架和下保护架上远离接头的一端朝向采血针头的内壁上设有连接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就能够直接与接头的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整个持针器,这样持针器就上的收缩本体就能够沿着接头上的限位环进行旋转,从而能够方便设置在上保护架和下保护架上的连接螺纹能够与血瓶上的螺纹相咬合,增强与血瓶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使得血瓶与持针器的连接更加稳定,方便持针器内的采血针头将血液输送到血瓶内。

优选的,所述的输血管包括用于安装头皮针的主管和设置在主管上若干支管,所述采血针头设置在支管上,所述支管上还设有流量调节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就能够通过支管对多个血瓶进行血液采集工作,而且还能够通过设置支管上的流量调节器自动控制支管的启闭和输送是的流速。

优选的,所述的头皮针包括针管和与针管固定连接的蝶状针柄,所述蝶状针柄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头皮针的粘连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设置在蝶状针柄上的粘连部能够放过头皮针的固定,避免头皮针在刺入血管内后产生不必要的晃动,而且其蝶状针柄既能够方便人们把持操作,而且还能够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设置面积更广的粘连部,使得头皮针能够更加稳定安全的通过该粘连部固定在人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粘连部包括第一离型纸、第二离型纸和设有胶黏层的连接纸,所述连接纸一侧与蝶状针柄固定连接,且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型纸覆盖设置在连接纸的胶黏层上,所述第一离型纸与第二离型纸之间形成供于连接纸从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型纸下方翻出拆装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就能够直接将设置在第一离型纸也第二离型纸下方的连接纸从有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型纸构成的拆卸开口中翻出,并且翻转180度,让连接纸的胶黏层能够翻转处蝶状针柄的覆盖区域,与人体相抵触,通过胶黏层将整个蝶状针柄的固定,这样在医务人员就能够先将头皮针刺入血管内,再将处在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型纸下方的连接纸翻转从而实现对头皮针的固定,能够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纸侧壁上设有向上卷曲的把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持部的作用能够方便人们将连接纸从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型纸下方把持翻转处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连接纸翻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持针器收缩时的剖视图;

图5是持针器张开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头皮针;11、针管;12、蝶状针柄;121、第一离型纸;122、第二离型纸;123、连接纸;1231、胶黏层;1232、把持部;124、拆装开口;2、采血针头;21、针体;22、接头;23、限位环;3、输血管;31、主管;32、支管;4、流量调节器;5、持针器;51、收缩本体;52、支撑架;521、上保护架;522、下保护架;523、保护槽;524、引导端;525、连接螺纹;53、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静脉采血针,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头皮针1、采血针头2和将采血针头2包覆的持针器5,所述头皮针1和采血针头2之间连接设有输血管3,所述持针器5包括与采血针头2固定连接的收缩本体51和若干设置在收缩本体51上的支撑架52,所述支撑架52在收缩本体51收缩后能够相互聚拢从而形成用于将采血针头2包裹的保护管53。本静脉采血针在放置时,其整个持针器5则能够通过收缩本体51的作用上的整个持针器5收缩,从而使得持针器5快速收缩,这样就能够大大缩小持针器5的体积,这样就能够使得安装有本持针器5的静脉采血针能够具有更加灵巧的体型,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静脉采血针的运输成本和储存空间。而且在整个持针器5在由收缩本体51开始收缩时,设置在收纳杯体内的支撑架52就能够快速的向采血针头2聚拢,从而能够使支撑架52能够形成保护管53,将采血针头2包裹保护;在静脉采血针进行采血操作时,如图1所示,其头皮针1就能够刺入静脉血管内,并且整个静脉采血针能够通过设有粘连部的蝶状针柄12现在去静脉采血针的固定工作。通过可以将收缩本体51张开,从而使得支撑架52能够相互远离,从而能够让整个持针器5的开口张开,而其支撑架52就能够在这时起到对收缩本体51支撑的作用,避免持针器5发生塌陷,能够使得持针器5形成一个稳定的空腔,从而能够将血瓶伸入持针器5内与采血针头2相连接,而持针器5则能够稳定的将血瓶夹持住,从而使得采血针头2能够稳定安全的与血瓶相连通,安全的将由头皮针1通过输血管3输送出的血液送入血瓶内。

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架52包括上保护架521和对称设置在收缩本体51上的下保护架522,所述上保护架521与下保护架522上相对应的端面上都设有与采血针头2相对应的保护槽523。其整个支撑架52由分别设置有保护槽523的上保护架521和下保护架522构成。其上保护架521和下保护架522上的保护槽523,在整个收缩本体51收缩时,其上保护架521和下保护架522就能够拼接成为保护管53,从而能够对持针器5内的采血针头2进行有效的保护。

如图4和图5所示,采血针头2包括针体21和连接针体21和输血管3的接头22,所述接头22圆周设有限位环23,所述收缩本体51一端卡嵌设置在限位环23内。在接头22上安装持针器5时,只需要将采血针头2的针体21伸入持针器5保护管53内,让收缩本体51上与接头22相对应的一端边缘卡嵌进入限位环23内,这样就能够完在接头22上持针器5的安装工作,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等效果。

如图4和图5所示,上保护架521和下保护架522上远离接头22的一端设有向远离采血针头2的一侧翻转的引导端524。通过引导端524的作用,就能够在上保护架521和下保护架522上远离接头22的一端形成倾斜引导面,在持针器5与血瓶的连接固定时,就能够通过引导端524形成的倾斜引导面将血瓶引导进入收缩本体51内。

如图4和图5所示,上保护架521和下保护架522上远离接头22的一端朝向采血针头2的内壁上设有连接螺纹525。这样就能够直接与接头22的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整个持针器5,这样持针器5就上的收缩本体51就能够沿着接头22上的限位环23进行旋转,从而能够方便设置在上保护架521和下保护架522上的连接螺纹525能够与血瓶上的螺纹相咬合,增强与血瓶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使得血瓶与持针器5的连接更加稳定,方便持针器5内的采血针头2将血液输送到血瓶内。

如图1所示,通过按照书上输血管3包括用于安装头皮针1的主管31和设置在主管31上若干支管32,所述采血针头2设置在支管32上,所述支管32上还设有流量调节器4。这样就能够通过支管32对多个血瓶进行血液采集工作,而且还能够通过设置支管32上的流量调节器4自动控制支管32的启闭和输送是的流速。

如图1和图2所示,头皮针1包括针管11和与针管11固定连接的蝶状针柄12,所述蝶状针柄12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头皮针1的粘连部。通设置在蝶状针柄12上的粘连部能够放过头皮针1的固定,避免头皮针1在刺入血管内后产生不必要的晃动,而且其蝶状针柄12既能够方便人们把持操作,而且还能够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设置面积更广的粘连部,使得头皮针1能够更加稳定安全的通过该粘连部固定在人体上。

如图2和图3所示,粘连部包括第一离型纸121、第二离型纸122和设有胶黏层1231的连接纸123,所述连接纸123一侧与蝶状针柄12固定连接,且第一离型纸121和第二离型纸122覆盖设置在连接纸123的胶黏层1231上,所述第一离型纸121与第二离型纸122之间形成供于连接纸123从第一离型纸121和第二离型纸122下方翻出拆装开口124。这样就能够直接将设置在第一离型纸121也第二离型纸122下方的连接纸123从有第一离型纸121和第二离型纸122构成的拆卸开口中翻出,并且翻转180度,让连接纸123的胶黏层1231能够翻转处蝶状针柄12的覆盖区域,与人体相抵触,通过胶黏层1231将整个蝶状针柄12的固定,这样在医务人员就能够先将头皮针1刺入血管内,再将处在第一离型纸121和第二离型纸122下方的连接纸123翻转从而实现对头皮针1的固定,能够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连接纸123侧壁上设有向上卷曲的把持部1232。通过把持部1232的作用能够方便人们将连接纸123从第一离型纸121和第二离型纸122下方把持翻转处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