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用手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45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醉科用手术床。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手术前需进行麻醉注射,根据不同的麻醉需要调节成不同的体位,但有时麻醉不彻底或手术时间过长会导致病人痛觉恢复,使得病人乱动不利于手术进行。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三高病患,在进行麻醉手术时易出现恶心、头昏、惊厥、呼吸微弱、窒息甚至死亡的现象,需要医生时刻关注病人的情况,且在手术过程中有些病人需要输液,会导致输液处体温降低,加上长时间麻醉不利于血液循环。而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手术用具,现有技术中通常放置在可移动的储物架上,但是储物架大多存储空间小,且需不停移动,拿取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节体位、可缓和四肢体温、储物便捷的麻醉科用手术床。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麻醉科用手术床,包括床体和支撑架,所述床体下方设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腿和连接板,所述床体包括头部板、背部板、臀部板、腿部板,所述头部板、背部板、臀部板、腿部板间通过活页转动相连,所述头部板、背部板、臀部板、腿部板与所述连接板间通过电动伸缩杆相连,所述头部板左端设有输液杆,所述头部板中间部位设有上设有枕头,所述背部板左端前后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布帘,所述背部板、臀部板连接处的上方设有手部固定装置,所述手部固定装置通过伸缩杆与所述背部板、臀部板相连,所述手部固定装置上设有固定带,所述手部固定装置上设有警铃按钮,所述腿部板上设有腿部固定装置,所述背部板、臀部板、腿部板内前后侧均滑动设有抽拉板。

优选的,所述手部固定装置、腿部固定装置为半圆环形,所述手部固定装置、腿部固定装置内设有半圆环形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布帘上端设有透明可视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倒“L”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下端设有带刹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抽拉板外端设有抽拉把手。

优选的,所述头部板、背部板、手部固定装置的侧边缘均设有卡环。

优选的,所述头部板右部贯穿设有通口,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所述通口处设有痰盂。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床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电动伸缩杆,可有效调整床体各部分的高度,从而调节病人的体位,便于麻醉手术;设有多个内置抽拉板,收放方便,可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和医生的使用习惯选择使用不同部位的抽拉板,选择性好;一方面抽拉板上可放置手术用具,另一方面连接板上也可放置手术需要的其他装置,储物量高;固定装置为适合手臂和腿部的半圆环形,舒适性强,手部固定装置的高度可根据床体各部分间的连接高度及病人的舒适度进行合理调节,且手部固定装置、腿部固定装置内设有加热器,可避免病人麻醉输液过程中四肢冰凉,提高舒适度;头部板、背部板、手部固定装置的侧边缘上设有卡环,在输液时可对输液管进行固定,避免了输液管对其他仪器管线的干扰缠绕;布帘上端设有透明可视窗口,便于医生随时观察病人状况,且手部固定装置上设有警铃,当病人存在不适而医生未及时发现时,病人可按响警铃提醒医生,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101头部板、102背部板、103臀部板、104腿部板、105活页、2支撑架、201支撑腿、202连接板、203带刹万向轮、3电动伸缩杆、4输液杆、5枕头、6支撑杆、601布帘、602透明可视口、7手部固定装置、701警铃、8伸缩杆、9腿部固定装置、10固定带、11抽拉板、12加热器、13抽拉把手、14卡环、15通口、16痰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麻醉科用手术床,参照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床体1和支撑架2,所述床体1下方设有所述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包括支撑腿201和连接板202,所述支撑腿201下端设有带刹万向轮203,所述床体1包括头部板101、背部板102、臀部板103、腿部板104,所述头部板101、背部板102、臀部板103、腿部板104间通过活页105转动相连,所述头部板101、背部板102、臀部板103、腿部板104与所述连接板202间通过电动伸缩杆3相连,所述头部板101左端设有输液杆4,所述头部板101中间部位设有上设有枕头5,所述头部板101右部贯穿设有通口15,所述连接板202上对应所述通口15处设有痰盂16,所述背部板102左部前后侧转动连接有倒“L”形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上设有布帘601,所述布帘601上端设有透明可视口602,所述背部板102、臀部板103连接处的上方设有手部固定装置7,所述手部固定装置7通过伸缩杆8与所述背部板102、臀部板103相连,所述手部固定装置7上设有警铃按钮701,所述腿部板104上设有腿部固定装置9,所述手部固定装置7、腿部固定装置9上设有固定带10,所述手部固定装置7、腿部固定装置9为半圆环形,所述手部固定装置7、腿部固定装置9内设有半圆环形加热器12,所述背部板102、臀部板103、腿部板104内前后侧均滑动设有抽拉板11,所述抽拉板11外端设有抽拉把手13,所述头部板101、背部板102、手部固定装置7的侧边缘均设有卡环14。

本实用新型床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电动伸缩杆,可有效调整床体各部分的高度,从而调节病人的体位,便于麻醉手术。

设有多个内置抽拉板,收放方便,可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和医生的使用习惯选择使用不同部位的抽拉板,选择性好。

储物量高,一方面抽拉板上可放置手术用具,另一方面连接板上也可放置手术需要的其他装置。

固定装置为适合手臂和腿部的半圆环形,舒适性强,手部固定装置的高度可根据床体各部分间的连接高度及病人的舒适度进行合理调节,且手部固定装置、腿部固定装置内设有加热器,可避免病人麻醉输液过程中四肢冰凉,提高舒适度。

头部板、背部板、手部固定装置的侧边缘上设有卡环,在输液时可对输液管进行固定,避免了输液管对其他仪器管线的干扰缠绕。

布帘上端设有透明可视窗口,便于医生随时观察病人状况,且手部固定装置上设有警铃,当病人存在不适而医生未及时发现时,病人可按响警铃提醒医生,安全性高。

具体的,当病人注射麻醉剂躺在手术床上后,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调节头部板、背部板、臀部板、腿部板至合适的高度,然后转动支撑杆至竖直位置固定,进行手术。手术中的手术用具可放置在相应的抽拉板上,如进行腿部手术时,可根据与手术部位间的距离选择使用背部板内的抽拉板或臀部板内的抽拉板,以便于手术为出发点考虑,连接板上也可放置其它手术装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